大熊貓又被稱為“食鐵獸”,傳說它是蚩尤的坐騎,跟随着蚩尤南征北戰。雖然我沒有找到這個傳說的依據,但從科學角度出發,大熊貓真的無法做坐騎,如果它們真的是蚩尤的坐騎,那隻能說怪不得蚩尤會輸得這麼慘!
大熊貓為什麼不适合做坐騎?在我們的印象中,大熊貓憨态可掬,蠢萌蠢萌的,但實際上人家可是擁有猛獸的基因,它們的牙齒和腸道都是為了适應吃肉而演化的。
和食草動物相比,大熊貓的臼齒較小,這意味着它們無法像其他食草動物那樣研磨植物,将植物研磨成較小的碎屑。而且,大熊貓的腸道較短,且隻有一個胃部,這意味着它們吃進去的食物過後不久就會被排洩出來,在體内停留的時間不長。
如果大熊貓的食物主要是肉類,那麼較短的腸道可以幫助它們吸收能量,又不至于肉類在體内停留時間太久,導緻腐敗的食物産生過多的毒素,威脅身體健康。
但問題是,大熊貓早就轉向了植物為食,而植物單位含量的能量比肉類低多了,1顆魚卵所蘊含的能量就比25顆漿果還要多。而且植物富含纖維素,非常難以消化,食草動物為了從植物中獲取能量,要麼會演化出多個胃室,并且其中一個胃用來盛放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分解植物,從而從植物中獲取能量;要麼會演化出較長的腸道,讓食物在體内較長的時間,同時也讓腸道内的微生物幫忙分解食物。
大熊貓較短的腸道以及隻有一個胃部根本無法從植物中獲取足夠的營養,但好在它們喜歡的植物在它們生活的地方随處可見,它們無需長時間覓食。另外它們體型較大,一般的食肉動物無法威脅到它們,所以它們也不用演化出較快的奔跑速度,即使慢悠悠的生活也不會被追殺。
正因為如此,所以平時大熊貓表現地優哉遊哉,奔跑速度并不快,畢竟這樣可以節約一部分能量。如果蚩尤以大熊貓為坐騎,那麼戰争都結束了可能他們才趕到現場。
大熊貓的生活規律
雖然大熊貓以植物為食,但是大熊貓是一個非常挑剔的動物,它們隻吃竹子,而竹子的營養含量比其他植物更低,富含的纖維素比其他植物更多,再加上大熊貓是一個不太能消化植物的動物,所以它們吃竹子時,難以徹底消化竹子的營養。從它們的糞便之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們的糞便中有許多還未徹底消化的竹子葉子和莖稈。
由于它們從食物中獲得的能量較小,所以它們需要14個小時左右的進食時間。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在動物園觀賞大熊貓時,才會經常看到它們吃竹子憨态可掬的模樣。
如果蚩尤以大熊貓為坐騎,那麼蚩尤要等大熊貓吃飽可能要花費更長時間。如果隻是吃飯時間長,那也就算了,更重要的是,由于獲得能量不易,所以大熊貓要節約能量,吃飽了之後它們就會陷入沉睡,根本沒有留給蚩尤打仗的時間。
除此之外,大熊貓非常挑食,雖然它們主要以竹子為食,但在四川省一共有216種竹子,它們隻吃其中的32種,甚至隻吃這其中的兩種:冷箭竹和缺苞箭竹,其中春天時吃筍,夏天吃嫩竹竿和竹葉,秋冬才會啃難以下咽的竹竿,而且都要是新鮮,不能吃幹制的竹制品。
如果蚩尤以大熊貓為食,還要專門挑出一個軍隊為它們運輸糧草,還要确保新鮮。要知道的是,國外一些動物園都因為大熊貓的食物過于挑剔而承擔不起夥食費,更不用說是遠古時期的蚩尤了。
總結
大熊貓并不适合做坐騎,除了食物、食性之外,還在于它們的骨骼無法承受人類的重量。而且,大熊貓難以被馴化,因為它們的交配非常困難,每年發情期隻有3-4天左右,如果錯過發情期沒有交配,那麼将要再等一年。
另外,它們對食物的要求較高,需要每天提供新鮮的食物,否則就會絕食。也就是說,雖然它們是食草動物,但飼養它們的成本一點兒也不低,如果不是動物園或者其他機構,個人很難有足夠的資金飼養大熊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