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和降息都是央行放寬貨币政策的措施,通過降準和降息,可以為市場注入更多的資金,推動市場繁榮。不過,雖同為寬松的貨币政策,但二者還是有區别的,對市場産生的影響也有所不同。那麼,哪個對市場影響更大呢?
所謂降準,就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從公衆手中吸收到的存款,需要拿出一部分存到央行,這部分就是存款準備金,存款準備金占銀行總存款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所以,需要存到央行的存款準備金越多,存款準備金率就越高。
正常情況下,商業銀行存在央行的這筆存款準備金是不能拿出來用的,所以屬于銀行的受限資産,不能給銀行帶來多少收益。
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就意味着商業銀行可以向央行少繳納存款準備金了,原來多繳納的部分就可以拿出來用了。這些資金回到銀行後,銀行又會把它們貸出去,也就是給市場注入了更多的資金。
降息就是降低基準利率。這裡的利率并非單指存貸款利率,隻要是央行掌握的利率工具,都能算是降息。
降息雖然不能直接讓流入市場的資金變多,但還是能間接地為市場注入更多的資金。因為在降息後,無論是商業銀行向央行借錢還是企業或個人向商業銀行借錢,利息都會減少。借錢的利息減少後,就會鼓勵大家多借錢。
尤其是商業銀行向央行借錢,是可以增加央行的基礎貨币投放的。根據貨币乘數原因,央行每多投放一筆基礎貨币,可以讓全社會的貨币供應量增加好幾倍。
而鼓勵企業和個人向商業銀行多借錢,也可以讓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釋放出來,同樣可以增加全社會的貨币供給。
所以,無論是降準還是降息,都可以為市場注入更多的資金。
那麼,這兩種方式中,哪種對市場的影響更大呢?
降準和降息哪個對市場影響更大,還要看降準降息的力度、市場反應、時間長短等。
從力度上看,顯然是力度越大影響就越大。降準力度越大,能釋放出來的資金量就越多,而降息力度越大,就越能鼓勵大家多借錢,同樣可以釋放更多的資金。誰的力度更大,就看誰能為市場注入更多的資金。
從市場反應來看,市場反應越強烈,造成的影響也就越大。降準雖然可以直接增加商業銀行的可用資金,但如果市場融資的意願較低,這些資金可能就貸不出去,如果讓資金躺在商業銀行中,對市場的影響就比較小。相反,如果大家借錢的意願較強,造成的影響就更大。
同樣,降息雖然可以鼓勵大家多借錢,但能為市場注入多少資金,還是得看市場的借錢意願。如果借錢意願不強,就算利息再低大家也不願多借,降息對市場的影響就比較小了。
而從時間長短來看,降準影響的時間周期會比較短,因為降準是一次性釋放資金,等釋放出來的這筆資金用完了,對市場就難以再産生影響了。
而降息的影響是長期存在的,隻要利息沒有漲回去,市場就一直可以享受低利率的好處。由于靠降息向市場注入的資金不是一次性釋放出來的,所以在短期内對市場造成的影響可能會比較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