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童年報複性補償行為”指的是各種不理性的行為,有可能是因為在童年的時候得不到滿足,到自己長大之後進行的補償。
一個粉絲跟我提到他自己親身經曆的一件事情,在小的時候父母告訴他外面的東西很髒不幹淨,而且家裡面窮,沒有這麼多錢,所以從來不讓他在外面買零食。
從小學開始到高中,每次看到同學們吃零食,他内心裡面都極度的羨慕,卻隻能忍着控制自己,不要把視線投到同學的零食上面,不停地忍住想要流下來的口水。
高三畢業的時候父母就給了他一定可以自由支配的錢,而且也不再管他的學習,也不再管他,他開始放肆地吃辣條。
一整個暑假,每天都會吃好幾個包辣條,吃得喉嚨幹啞,吃得口唇生瘡,依然不肯放棄。
而到了上大學之後更是每天不怎麼吃飯,就是吃零食。
現在他已經結婚生孩子了,而他們家的零食全部都是成箱成箱買的,但是他的孩子每天看到這麼多零食,卻也沒有吃多少,一根棒棒糖他可能含了兩口就不吃了,所以孩子現在長得高高大大了,也非常的健康。
而他的父母在他結婚裝修房子的時候給了他100萬,但是他内心裡面對父母還是存在怨恨的,畢竟在自己需要錢來買零食,需要錢來維持自己的安全感的時候,父母卻把錢攥得緊緊的,而且跟他說家裡面窮。
這個粉絲就是非常典型“童年報複性的心理”,這些消費的行為,買零食的行為,就是屬于童年報複性行為。
父母常見的這5種教育方式,就容易養出心靈匮乏的孩子,長大容易出現童年報複性行為
第1種:絕對不讓孩子吃零食
确實現在國内大部分的零食都是不健康的,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甚至有很多反式脂肪酸,有各種色素,添加劑,給孩子吃對身體确實是一種負擔。
但是孩子吃零食不僅僅是生理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滿足。
就像是全紅婵作為一個奧運冠軍,教練需要對她進行嚴格的體重控制,所以平時不能亂吃東西,但是隻要比賽結束,教練會讓他們放縱幾天,他就會去買各種的零食。
而她自己的願望是在村裡面開一個小賣部,她最喜歡的零食是辣條,所以她在奧運會拿到冠軍的時候,很多辣條的公司直接開着大貨車運辣條到他們家。
第2種:為了省錢,給孩子穿别人家的舊衣服
如果孩子是剛出生,還不太懂事的時候,穿姐姐或者是親戚家的舊的幹淨的衣服,這對孩子來說還沒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孩子慢慢懂事卻要孩子穿舊衣服,很容易讓孩子有一種“不配得感”,自己不配擁有新的衣服,或者是導緻孩子童年産生匮乏感,成年後需要不斷的買新衣服,才能滿足自己的這種匮乏感。
小何是我的同事,她有一個嗜好就是每次發完工資都會去買衣服,每個月幾乎都要買個好幾件衣服,逛街是她最大的嗜好,所以她每個月都是月光族。
但這些衣服有一些吊牌都沒拆,又送給其他同事了,所以同事們跟他關系都挺好,因為很少見這麼豪氣的同事。
後來跟她熟了,她就提到小時候家裡面的一些事情,她上面有個姐姐,所以她都是撿姐姐的舊衣服穿。
現在長大了自己有工資了,她覺得每個月不買新衣服内心裡面就會很空虛,所以要不斷地買新衣服。
第3種:學生的任務是學習,不能打扮
愛美其實是女孩子的天性,有一些學校要求學生每天都穿校服,但是放假的時候可以穿自己的衣服。
有些學校也要求女孩子不能打耳洞,不能染頭發,這些都是學校的規定,遵守沒有問題,但是作為家長要懂得孩子愛美是天性。
平時也要給孩子買一些他喜歡的好看的衣服,不要是周一到周五穿校服,星期六星期天依然是穿校服。
這樣的孩子也容易在成年後大部分的金錢都會拿去買漂亮的衣服,或者是對美過于追求。
第4種:絕對不允許孩子看電視看手機
現在的10後20後可以說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也是陪伴着電子産品成長的一代孩子。
他們每天周邊都充斥着各種電子屏幕,坐公交車上面也有電視機,坐個電梯旁邊也有可能有播放廣告的電子屏幕,家裡面爸爸媽媽每人各兩部手機是很正常,還有電腦,電視機。
所以他們生活周圍都是這些東西,你讓他完全不看有點不太現實,隻是你能禁止孩子看,但是孩子發現别人家的孩子都能看就是我不能看,就會讓孩子産生非常強的匮乏感,到孩子成年之後開始瘋狂地滿足童年得不到的欲望。
一個網友說,小時候父母不讓玩遊戲機,現在一有錢就買。
第5種:總是在孩子面前哭窮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
傅首爾就提到要告訴孩子家裡面不富裕,讓孩子學會理性消費!但是也提到告訴孩子家裡面不富裕,并不代表着在孩子面前哭窮。
比如孩子,每次想買什麼東西或者想要幹什麼的時候,隻要涉及到花錢,父母就在孩子面前說我們家窮買不起,這就會讓孩子有負罪感,因為他讓父母犧牲了。
家裡面不富裕,可以說是90%以上家庭的現狀,可以如實地告訴孩子家裡面的大概經濟收入,然後跟孩子說經濟的支出大概是要分在哪一塊?
所以孩子在買東西的時候,并不是絕對不能讓孩子買,而是跟孩子分析我們現在暫時買不了,你可以用你的零花錢或者是過年時候的紅包自己去買,就讓孩子知道消費是可以的,但是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内消費。
孩子的“童年報複性行為”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而這種報複性的行為還可能會被有心的人士利用。
比如說一個女孩子她從小都渴望穿漂亮的裙子,但是都從來沒有買過,那麼她在長大之後,是不是很容易會被一個男孩子用幾條漂亮的裙子騙去呢?
父母要了解,很多時候你認為對孩子好,并不一定真的是對孩子好,還要考慮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請點擊:
錯過最佳生育年齡就别生了?研究:高齡媽媽更易生出聰明寶寶
研究發現:最佳生育年齡并非30歲之前,高齡媽媽生的孩子更聰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