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是我國宋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所以在詩人筆下留有許多千古絕唱,這些詩篇幾乎包含了詩人一生中所經曆的全部事情,有的時候詩人看到一朵美麗的鮮花都會不禁寫下一首詩篇,以此來表達詩人對它的喜愛之情。公元1074年,詩人與楊繪應酬之時,不禁有感而發,随之便創作了這首《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在這首詩中也表達了詩人對于杭州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對于楊桧人品的贊美之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好好地欣賞一下這首詩篇吧。
《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宋朝:蘇轼
東武望餘杭,雲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觞,痛飲從來别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堕淚羊公卻姓楊。
熟悉地理的人們都會知道,東武和餘杭兩個地方如果相望的話,你會感覺他們就像是遠隔天涯雲海茫茫。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到了那個時候我一定會與你一同歡笑,一醉方休。我們再也不用像世俗的樣子,用酒來述說着自己心中的離情别緒,痛痛快快地喝酒,從來都不需要有任何理由。酒闌人散,我會手中拿着殘燈送你歸來,走過熟悉的河塘,恍恍惚惚之間不禁落淚如羊祜,這全都是因為你楊元素啊。
在這首詩的前兩句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詩中主要描寫了詩人與友人離别之後的思念之情。開頭詩人便寫密州與杭州相隔天涯,兩者相望十分地渺茫,似乎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暗自神傷之感。然而在接下來的兩句當中,卻讓我們看到了什麼叫做人世間的悲哀。詩人為什麼會如此思念自己的友人?為什麼又會無可奈何?又為什麼會暗自神傷呢?這一連串疑問都是詩人在詩中想要表達的内容,原來詩人僅僅也隻是為了自己心中尚存的一點功名熱望,一看到自己現如今勞累奔波,或許還能有個指望,可能也會有些盼頭。
"何日功成名遂了",到時"還鄉",在我們看來這裡的"還鄉"并不是回到家鄉,而是和錦衣還鄉一個道理。在我國古代人們不遠萬裡離開自己家鄉,不就是為了有一天可以功成名就。在外漂泊多年,這一切的一切不就是為了求一個功名再還鄉嗎?然後回到家鄉好好坐下,把酒飲歡,細細述說着自己這些年來的不如意。"陪公三萬場",将自己這些年來失去的歲月通通彌補回來,從而再去重拾,再去追憶。在我們看來這裡既有詩人的不舍之情,也有詩人别後的思念之意,所以也會給我們帶來一種豁達豪邁之氣。
"不用訴離觞,痛飲從來别有腸。"在接下來的這一句當中,詩人希望可以勸誡自己的好友不起拘泥于黯然離别之情。"不用訴離殇,"詩人對于即将遠行的楊繪表達出自己"痛飲從來别有腸"的感情,我們也很難看出到底是豪邁還是離愁,都會在在其中百轉千回,我們也是完全沒有必要費神狡辯。我們都知道離殇是從來都不用我們進行訴說,當然也是我們無法訴說的。在我們看來他們分别之後痛苦也好微笑也罷,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不一樣的性格出現不一樣的反應。在首詩當中,我們發現詩人以酒化情,不管是千言萬語,還是不忍離别,這一切的一切都都在那詩人的這杯酒中。但是面對這些,我們雖然在表面上看似豪邁,但是在詩中卻處處深藏凄然别情,這般矛盾的勸酒之詞,可以說是美妙極了。
"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在最後的這兩句當中,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清冷嚴肅的送友圖,在我們看來,荷塘月色、殘燈燭火、斯人月下。這些美麗的景象顯然都已經是馬上進入秋季的景象了,我們都知道每到那個時候我們都可以在河塘邊聽到連續不斷的蛙叫聲。詩人蘇轼擅長于書畫,這一點在我國古代詩人當中也是十分地少見,可是現如今蘇轼官海沉浮,身不由己。一把辛酸史怎樣都是無法掩飾,飲酒到了最後,硬是是沒有留下眼淚。因此詩人随後便說出了那句"堕淚羊公卻姓楊",我們看到詩人以楊繪比羊祜,從而表達出自己對于有人的欣賞之情,也從側面反映出詩人與有人之間深厚友誼。最後詩人也是巧妙地運用友人堕淚收尾,一把辛酸史到此也就戛然而止了,雖然詩人描寫到此為止了,但是詩境卻依然長存。
這篇著作後來也被辛夷塢創作的小說《緻我們終将逝去的青春》所引用,随後這篇小說也被改拍成電影,從而也使得這首詩篇名聲大造,并随之廣為流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