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

娛樂 更新时间:2024-06-27 22:30:43

澎湃新聞記者 王昱

2003年末,非典疫情在香港漸漸平息,人們終于從恐懼中解脫。在跑馬地的養和醫院内,一位曾經叱咤風雲的女歌手,卻永遠告别了她最愛的世界。那一年她40歲,一個多月前剛剛舉辦完人生的最後一場演唱會。

她就是Anita梅豔芳。

電影《梅豔芳》自11月12日上映以來,雖然口碑褒貶不一,但賺足了歌迷和影迷的眼淚。作為一部人物傳記電影,導演梁樂民不僅細心還原了梅豔芳各個階段的服飾、妝發和造型,而且每一幀的光影、構圖都帶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懷舊港風,為人物形象的塑造加分不少。

最難的是重現當時的城市風貌。梁樂民在采訪中說,香港是一個急速變化的城市,20多年前的香港是什麼樣子,現在已經很難看到了,很多地方都已經拆除改造,幾乎沒有當年的影子。

因此,電影《梅豔芳》不僅展現了梅豔芳的傳奇一生,同時也讓觀衆看到香港這座城市在時代巨變下的起起伏伏。兩者相輔相成,恰如導演所說,電影的女主角是“梅豔芳”,男主角則是“香港”。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1

電影《梅豔芳》海報。

荔園

由于父親早逝,梅豔芳童年家境清寒,全家五口人靠母親創辦的“錦霞歌舞劇團”糊口。1963年出生的梅豔芳從四歲半開始,便跟着姐姐梅愛芳,以“依依”和“依娜”藝名在荔園登台演唱,賺錢養家。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2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3

的梅豔芳從四歲半開始,便跟着姐姐梅愛芳,以“依依”和“依娜”藝名在荔園登台演唱。 資料圖

荔園,原名“荔枝園”,1949年由聖心英文書院校長石鐘山在荔枝角灣畔興建,是香港第一個大型主題樂園。當時園内多為體育設施,有4個遊泳池,每天開放時間由早上8時至午夜,入場費成人港币5角,兒童3角。

1950年,遊樂場易主,改名為“荔園遊樂場”,負責人斥巨資進行擴建,從美國訂購多種新式機動遊戲,包括摩天輪、過山車、騰空飛艇、碰碰車、碰碰船等。新園還興建一個可容1000觀衆的劇院,另設有水上舞廳、露天電影院以及餐廳食肆,可以說是一個全能型合家歡的玩樂場所。開幕初期,生意十分興旺,每日入園人次高達逾萬。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4

早期的荔園遊樂場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5

1970年的荔園通訊,可以看到上面的演出節目和演唱嘉賓(香港文化博物館藏品)。 維基百科 圖

荔園的劇院裡,不僅有現代歌舞,每晚還有粵劇名伶、雜技劇團的演出,中西荟萃、新舊融合。不光是梅豔芳姐妹,日後許多如日中天的大明星,如鄭少秋、成龍、洪金寶、元彪等人都曾在這裡表演過,著名歌手羅文還曾在1964年任職過荔園驗票員。

電影《梅豔芳》的導演梁樂民在采訪中介紹道,這是大家都經曆過的一個時代,每個人有着不同的印象。因此影片的很多場景細節都是根據工作人員父母結婚的照片和視頻來制作的。在許多香港人的腦海裡,荔園遊樂場帶來很多快樂的回憶。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6

上世紀七十年代改造後的荔園,增設了很多新的項目,入口标志性的城堡和寶塔形成獨特的中西合璧特色。 維基百科 圖

1970年代,香港海洋公園建成後,荔園受到巨大的競争壓力,業務逐漸下滑,最終在1997年結業。政府宣布收回荔園土地作住宅發展,如今荔園原址已改建成了學校和住宅區。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7

過去的荔園恐龍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人的童年回憶。維基百科 圖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8

2015年,闊别18年後的荔園以嘉年華形式,在香港島中環新海濱區重現。有很多懷舊項目,包括鬼屋、恐龍屋、大劇場等等。 維基百科 圖

彌敦道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高速發展,白天人人都在拼命賺錢,到了夜晚,華燈初上,忙碌了一天男男女女去娛樂場所縱情聲色,可以說是當時香港生活的真實寫照。

由于家庭的因素,梅豔芳的少年時代,出入最多的地方并非學校,而是歌舞廳、酒廊、街頭等等表演地。她曾在采訪中回憶說:“我早上要上學,中間人家休息的時候要做功課,回家要練習唱歌,練完了晚上就演出,有時唱到淩晨兩三點。那時候覺得又沒得吃,又沒得睡,又沒得玩,好幸苦,好後悔。

在當時的香港,賣唱的職業仍被人看不起。因此梅豔芳常常在學校遭到冷眼和嘲笑,被說是“歌女”,是沒出息的孩子,最後不得不在中學一年級時退學。盡管如此,少時四處登台,仍為她打下紮實的功底,培養了她極強的舞台天賦,而那時候也是香港娛樂産業發展最快的時期。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9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10

成名前,梅豔芳和姐姐曾以“伊麗娜姐妹”組合在大大小小的歌舞廳裡“走穴”演出。 視頻截圖

電影《梅豔芳》中,導演用CG特效,還原了彌敦道過去的繁華景象。這條要道全長約3.6公裡,幾乎貫穿整個九龍中心地區,連接旺角與尖沙咀兩大主要商區,是香港最著名的道路之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更是遍布大大小小的夜總會、歌廳和舞廳。影片中大樓上五光十色霓虹燈牌,和街角路燈下的流動小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襯托出燈紅酒綠背後打工人的艱辛。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11

電影中重現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彌敦道街景。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12

過去彌敦道路口處的“妙麗”商城招牌,電影中也還原。 視頻截圖

現在的彌敦道,仍然是來港遊客不會錯過的打卡勝地之一,TVB港劇中經常出現的油麻地警署、九龍公園、廟街,還有著名的重慶大廈,也都在這裡,沿途有許許多多的品牌店鋪,走到盡頭就能看到美麗的維多利亞港。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13

TVB港劇中經常出現的油麻地警署。 維基百科 圖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14

現在的彌敦道。 維基百科 圖

利舞台戲院

1982年,18歲的梅豔芳參加香港無線電視與華星唱片主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比賽,以一首《風的季節》脫穎而出,摘下了冠軍,由此正式踏上星途。那一年的評委中有香港著名的詞曲作者黃霑,梅豔芳以其磁性的嗓音和沉穩大氣的台風,被冠以“小徐小鳳”的稱号。

但很可惜的是,舉辦新秀歌唱大賽的“利舞台戲院((Lee Theatre)”,在現實生活中早已不存在了,影片中這一香港樂壇重要的地理坐标,是通過電腦特效重建的。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15

1982年,18歲的梅豔芳參加第一屆新秀歌唱比賽,以一首《風的季節》脫穎而出,摘下了冠軍。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16

影片通過電腦特效重現了利舞台戲院。 視頻截圖

曆史上的利舞台坐落于銅鑼灣波斯富街99号,即波斯富街與霎東街交界處,面向禮頓道。建築以19世紀末法國和意大利式歌劇院為藍本設計,其内部則輔以中式裝飾,據說還配置了一個可360度旋轉,自動轉換布景的舞台,是當時香港設備最先進、最豪華的表演場地。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17

1976年《環球小姐》選美,在利舞台舉行。西式建築門口懸挂着一個中式宮燈,别具一格。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18

利舞台内部。 維基百科 圖

利舞台于1925年落成,1927年啟業。有趣的是,雖然看上去是一個西式劇院,但最早卻主要用作粵劇表演,後來用途更加多元,舉辦電影放映、歌劇、演唱會等等。1970年代,香港無線電視在利舞台舉辦首屆香港小姐競選,自此每年的香港小姐競選決賽都在利舞台舉行,直至1980年代後期。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19

1938年粵劇《貂蟬》在利舞台首演盛況。 維基百科 圖

進入1980年代,香港樂壇受西方流行音樂的影響,開始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粵語流行歌曲。新秀歌唱比賽在當時隻接受香港參賽者報名,因此培養了很多本地歌手,迎來了香港樂壇最黃金的十年,比如張衛健是1983年第三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是1985年第五屆比賽的季軍獲得者,并由此出道;當時還叫做“李美林”的李玟獲得了1993年第十二屆的亞軍;陳奕迅、楊千嬅則是1995年第十四屆新秀歌唱比賽的冠軍和季軍。

但随着香港經濟起飛,地産有價。1980年代,利氏家族開始考慮拆卸利舞台,以帶來更大經濟效益。1991年8月18日,利舞台正式謝幕,四年後建成了今日的利舞台廣場。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20

如今的利舞台廣場。 維基百科 圖

樓梯街

在梅豔芳的演藝生涯中,《胭脂扣》無意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她曾憑借這部電影一舉拿下台灣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成為三料影後。她所飾演的“如花”與張國榮飾演的“十二少”也成為了華語電影史上的經典銀幕情侶。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21

“如花”與“十二少”成為了華語電影史上的經典銀幕情侶。 視頻截圖

樓梯街位于香港上環,是一條以樓梯為主的街道,由皇後大道中起,沿山勢而上,經過摩羅上街、弓弦巷、荷李活道、四方街、必列者士街及裕林台,直至堅道,全長350米,共有316級台階。《胭脂扣》中“如花”想去石塘咀,迷了路,與袁永定(萬梓良飾)第二次相遇的地點就在這裡。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22

樓梯街 維基百科 圖

據說香港開埠之初,城市大部分依山而建,樓與樓之間遍布又高又陡的階梯,是标志性的地域特色。樓梯街興建于1841年至1850年期間,原本由花崗石鋪成,現在大部分已鋪上混凝土,亦更換了新型鐵欄,被香港古物古迹辦事處列為一級曆史建築。同時,它也是港劇中的“常客”,許多經典警匪片、愛情片,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23

電影《梅豔芳》中的取景 視頻截圖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24

《胭脂扣》中飾演“如花”的梅豔芳。 視頻截圖

另外,位于樓梯街與荷李活道交界處的文武廟也是《胭脂扣》的取景地之一,文武廟雖然不大,但香火很旺,最有特點的是廟堂上挂滿了大大的盤香,是香港開埠初期最早興建的中式廟宇之一。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25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26

文武廟也是《胭脂扣》的取景地之一,其特點是廟堂上挂滿了大大的盤香。 維基百科 圖

香港體育館(紅磡體育館)

對于香港歌手來說,職業生涯中最夢寐以求的一件事,就是在紅館開演唱會。

香港體育館,俗稱為紅磡體育館(簡稱“紅館”),位于九龍油尖旺區紅磡灣暢運道9号,于1983年4月27日建成開幕,外形上闊下窄,呈倒金字塔狀,内設12500個座位,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娛樂表演場地之一。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27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28

香港體育館,俗稱為紅磡體育館。 維基百科 圖

梅豔芳一生在紅館開了147場演唱會,是港樂最高榮譽“金針獎”和“中國金唱片獎藝術成就獎”的最年輕得主,保持着華語女歌手全球演唱會場次最高紀錄。2003年5月,非典在香港蔓延,深知自己已患絕症的梅豔芳,仍然組織群星在香港舉辦了“1∶99抗非典演唱會”,為病患及犧牲的醫護人員家屬募集捐款,鼓舞香港人士氣,而後11月又決定在紅館再開八場演唱會,用最後的歌聲向所有愛她的歌迷緻謝。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29

在“梅豔芳經典金曲演唱會2003”上,梅豔芳身穿劉培基為其設計的開場服飾。 資料圖

導演梁樂民在采訪中說,為了在電影中還原最後一場演唱會,攝制組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因為紅館從未允許電影公司在其場地上搭棚拍攝。拍攝團隊沒有放棄,不斷給紅館的管理高層寫信,通過各種渠道,終于讓紅館“破例”,給予了五天的拍攝時間。

在電影中的最後,伴随着《夕陽之歌》的樂曲,舞台上的教堂大門緩緩開啟,梅豔芳身着潔白的婚紗一步一步走上台階,在台階最高處,她微笑轉過身向衆人揮手,一句铿锵有力的“bye-bye”,成為絕響。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30

在最後一場演唱會上,梅豔芳身着潔白的婚紗,表示将自己嫁給舞台,嫁給觀衆,成為香港樂壇最動人的一幕。 資料圖

香港星光大道

2003年12月30日淩晨2時50分,梅豔芳終因癌細胞擴散導緻肺功能衰竭,于養和醫院逝世,享年40歲。

2014年7月18日,在維多利亞港附近的香港星光大道上,人們豎起了一座紀念梅豔芳的銅像。整座銅像高約兩米,用紫銅鑄造,重現了梅豔芳經典的舞台造型。在其底座的碑文上,刻有其生前好友劉德華題寫的 “香港女兒梅豔芳”幾個大字。

一部紀念梅豔芳很有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角是)31

香港星光大道上的梅豔芳銅像,上面寫着“香港女兒梅豔芳”。 維基百科 圖

梅豔芳也是繼已故武打巨星李小龍後,第二位在尖沙咀星光大道上豎立銅像的香港藝人。每年無數歌迷在此獻花紀念,懷念她在香港樂壇留下的傳奇。

責任編輯:徐穎

校對:丁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