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杜甫自己都不曾想到,在自己離世後,平生1500首詩能将自己推上詩聖的寶座,能讓自己與偶像詩仙太白齊名。在其過世後的若幹年内,他的詩成為了衆多文人墨客模仿的對象。有人将他的詩寫在身上,時時誦讀;寫下“何不相逢未嫁時”的張籍更是将杜甫詩燒掉吃進肚子裡。但在種種效仿的後輩中,唯有李商隐真的能學得一、二。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商隐的一首刻意寫杜甫之作,連詩名都叫做《杜工部蜀中離席》。題目中的“杜工部”指的就是杜甫,寫這首詩李商隐正欲離開蜀中,回到梓州任職,想起當年杜甫也曾入蜀出蜀,便模仿杜甫的語氣寫了這首詩,可謂是“挂羊頭賣狗肉”了。最難得的是全詩無論是意境還是遣詞用句,都能達到以假亂真的地點,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杜工部蜀中離席》
唐.李商隐
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幹戈惜暫分。
雪嶺未歸天外使,松州猶駐殿前軍。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雲雜雨雲。
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垆仍是卓文君。
杜甫寫詩一向沉郁頓挫,但是卻不流于傷感,充滿着氣勢。這一點在他的經典詩作《登高》中就可見一斑,這首詩更是被譽為唐詩七律壓卷之作。這種蒼勁雄邁的詩風,在李商隐這首詩中被體現得淋漓盡緻。
首聯淺談離别,人生本的悲觀離合本就是常事,更何況正是幹戈之時。詩人用一個反問句,大開大合、氣勢雄放,落筆就不凡。詩人對人生離合充滿着無奈,但卻并不悲情,與蘇轼“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一樣,仍對将來充滿了希望。
後兩句是寫當時局世之亂,對于劍拔弩張的沙場,詩人隻字未提,隻寫雪嶺外的使臣還未歸,松州還駐紮着朝軍,可見局勢仍不明朗。在這兩句中,詩人抓住了戰局最重要的兩個細節,大氣而又不落俗套,立意頗新。
頸聯是全詩最妙的兩句,這是一組句中對,十分耐人尋味。詩人筆鋒一轉,從局勢寫到眼前的酒宴。客中醉客敬着醒客,江上晴雲雜雜着雨雲,詩人用“醉客”對“醒客”,用“晴雲”對“雨雲”,這樣的寫法在杜甫詩中并不少見,而能學得如此得心應手的卻不多。同時這兩句又是是一語雙關,江上的風起雲湧正是朝局的多變,而衆人拼一醉自有一番無可奈何,所謂“衆人皆醉而我獨醒”,正是此意。
最後一聯詩人用看似戲谑之語點題,,成都有美酒,還有卓文君當垆賣酒的美好,表達了自己對成都的不舍。看似诙諧幽默下,其實不過是以樂景寫哀愁,對朝局之亂的憂心暗藏在字裡行間。
李商隐這首詩無論是憂國憂民主旨,還是遣詞用句都深得杜甫詩的精髓,可謂炫得一把好詩技了。《玉溪生詩意》中評價此詩:“雖無工部之深厚曲折,而聲調頗似之”,評價還是比較客觀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