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佛系小資
據市場消息,飛利浦将出售家電業務給高瓴資本。交易完成後,飛利浦預計将獲得約30億歐元的稅後現金收入和與交易相關的費用。荷蘭醫療設備制造商飛利浦周四向第一财經确認,将以37億歐元(合43.7億美元)的價格将其家用電器部門出售給高瓴資本。對于高瓴來說,這是繼百麗國際、普洛斯、格力電器之後又一百億級重大并購交易。
此外,飛利浦和家用電器将簽訂獨家品牌許可協議,以使用飛利浦品牌和飛利浦的某些其他家用電器品牌在全球範圍内制造,銷售和營銷家用電器産品,為期15年,可續簽。遵守品牌許可協議的條款。
在此期間,每年的付款額約為7億歐元的淨現值,總交易額約為44億歐元。(340億人民币)
根據今天的協議,自2021年第一季度起,家用電器業務将在飛利浦的财務報表中以已停産的方式進行呈報。
該交易預計将在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但要遵守慣例成交條件,包括相關監管部門的批準。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年來,飛利浦一直謀求出售家電業務。曾邀請鼎晖投資和TCL集團提出第二輪報價,最終布局格力電器的高瓴資本成功完成交易。飛利浦盤前漲近1%,消息稱飛利浦将出售家電業務給高瓴資本。
晚上吃飯的時候,突然新聞消息稱飛利浦把家電業務賣給了高瓴資本,一共是340億元人民币。這收購總價值相當于格力一年多的利潤了,高瓴資本作為格力電器的大股東反正多多少少和格力有關系。
飛利浦稱高瓴資本将持續創新,出售案将在第三季完成,但需獲得監管批準。根據出售協議,高瓴資本将獲得飛利浦授權品牌名稱15年。
但是條款裡面一條為期15年,可續簽。付款額約為7億歐元,總交易額約為44億歐元。
這裡的7億歐元是品牌的授權經營費用,很多國際大企業有很多這種的收費制度。這7億歐元應該是15年的飛利浦品牌使用費,收購飛利浦一共交易費用54億元人民币。但話說飛利浦2020年銷售額22億歐元,如果是按銷售額來算大概2%的品牌使用費,這些都是高瓴資本收購飛利浦條款裡面的,這品牌使用費還是處于合理。
業務出售後,飛利浦将和家用電器簽訂獨家品牌許可協議,以授權使用飛利浦品牌和飛利浦的某些其他家用電器品牌在全球範圍内制造,銷售和營銷家用電器産品,為期15年,可續簽。
總的來說,飛利浦本次出售的340億人民币是要高于早期262億人民币報價的,但是由于存在稅費等關系影響,并不确定是否追加了其出售的籌碼。
3月25日,全球健康科技公司飛利浦(NYSE:PHG;AEX:PHIA)宣布已簽署協議,将其家用電器業務出售給知名投資公司高瓴,交易金額約為37億。此外,飛利浦将與家用電器通過獨家全球品牌授權協議,許可家用電器繼續使用飛利浦品牌及其旗下特定家用電器産品之品牌在全球範圍内進行生産制造、品牌營銷和市場銷售,授權期限15年,并可視條件延長。
作為亞洲PE/VC領域的頭部機構,此次收購飛利浦家電,也将是高瓴在百麗國際、普洛斯、格力電器之後,又一百億級重大并購交易。高瓴創始人張磊表示:“我們期待與飛利浦攜手拓展新市場,在全球尋找更多成長機會。我們與飛利浦的使命一緻,即為全球消費者帶來高質量的産品和健康美好的生活。”
對于為何選擇整體出售這部分核心業務,飛利浦全球首席執行官Frans vanHouten表示:“我很高興飛利浦能與高瓴達成合作,以進一步擴大家用電器業務的市場領導地位,打造強大的品牌,拓展創新的渠道。該交易完成後,飛利浦未來的重點是擴大我們在健康科技方面的領導地位,并進一步轉型為一家健康服務公司,為客戶提供專業的醫療保健服務。”
我們就仔細看這一條吧,你們自己去理解開始我下面的分析邏輯了。
今日好日子,剛好小資我生日,願望格力趕上美的。格力已經一個月沒有回購,為何有機會回購時公司不買:内有大事發生?
如果非要說價值的話,可能就在于飛利浦的全球布局的品牌和渠道。如果收購飛利浦小家電業務,能讓“接盤俠”壯大自家業務規模,并成為全球小家電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看起來,這是一條彎道超車的捷徑。因此,目前飛利浦也不愁下家。其中,對飛利浦小家電業務最感興趣的。
我去年12月份好幾篇文章寫飛利浦出家電業務,猜測格力會出收購飛利浦,但今天的消息稱高瓴資本收購飛利浦業務。但八九不離十的邏輯和我猜想的差不多的,基本上都實現了。
去年飛利浦出售家電業務的消息放出後,坊間自然少不了傳聞,而在各種版本的小道消息中,绯聞對象略有些差異,除了早前曝光過的美的外,現如今包括格力、九陽以及海爾等都成了新的绯聞對象。2020年3月,飛利浦官方宣布拟轉讓包括飲品電器、廚房電器、熨燙和清潔電器以及空氣處理電器等在内的家電業務,但此次出售的家電業務中并未包含剃須刀、電動牙刷等明星産品線,預計交易價值最高可能達到30億歐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飛利浦繼2011年将在華電視業務出讓給冠捷科技有限公司後,戰略轉型的又一次取舍。飛利浦繼續出售家電業務,并保留剃須刀、電動牙刷等明星産品線之後,計劃将戰略中線轉移至醫療保健領域。對此,飛利浦CEO曾在此前表示,飛利浦希望未來專注于醫療技術業務,家電業務與集團戰略已經不再匹配,因而考慮将其家電部門出售。
飛利浦:專注醫療健康服務
據了解,飛利浦在2020年初表示計劃出售家電部門,其産品涵蓋了包括咖啡機、空氣淨化器等大量品類。據悉這一出售決定,部分源于飛利浦CEO Frans van Houten試圖将公司轉型為專注于醫療保健設備制造商的計劃。去年十月,飛利浦CEO表示正在推進剝離這項業務的進程,預計交易将會在2021年三季度完成。
作為2021年家電及消費電子領域的開年大戲,AWE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衆多在家電及消費電子領域的頂級品牌。其中,備受關注的飛利浦智能鎖、飛利浦智能晾衣架及飛利浦保險櫃三大品類魅力亮相。
飛利浦智能鎖今年的AWE2021展館共分為上下兩層,包括新品展示區、專賣店展示區、場景體驗區、合作洽談區等區域。在展位設計風格方面,采用藍白色調、流暢線條等元素,品牌識别度非常強,主要圍繞用戶生活應用場景,全方位提升品牌形象,向參展觀衆傳遞“以人為本”的品牌溫度
飛利浦在未來的發展中将繼續洞悉行業發展趨勢,啟動品牌多類目計劃,除智能鎖、保險櫃、智能晾衣架之外,還将深度布局投影儀、激光電視、智能門等智能安防或家居品類,緻力于推動不同品類齊頭并進、百花齊放,從而為用戶提供安全、健康、美好的智能生活體驗,為更多家庭帶來智慧生活圖景。
公開資料顯示,飛利浦家用電器總部設在荷蘭,在廚房、咖啡、服裝護理和家用護理電器領域占據全球領先地位,全球擁有7000多名員工,并在100多個國家開展創新、制造和商業活動,産品包括全自動濃縮咖啡機、空氣淨化器和真空吸塵器等等,2020年相關業務的銷售額為22億歐元。
這飛利浦出售家電業務,飛利浦也是找美的,聽說擡高了5億歐元。後面美的沒有買到,被高瓴資本買了。至于格力董明珠怎麼看這件收購事情,畢竟董明珠的主導還是以自主創新自己研發,比如格力自己做的小家電等廚房電器賣的非常好的。
高瓴資本雖然自己有vesync美國小家電零售商公司,但把這次的飛利浦裝進這家公司可能性也不大。還有一種可能性格力自己運營飛利浦公司,這種可能是也是很小的畢竟高瓴資本沒有這種精力去,畢竟高瓴資本是資本公司去做實業的可能性比較的小。
目前存在就是兩種可能性:
可能性一:假設飛利浦和格力家電有關,可能是因為年報披露潮、回購中限制,高瓴資本先幫格力拿下。目前高瓴資本收購飛利浦的關系,這種關系(和現在的銀隆、格力的關系),當時高瓴資本買飛利浦時候讓格力去收購買,可能董明珠不太同意,畢竟思路上要自己做,而且飛利浦賣的價格可能開的有點高,感覺不太劃算。但收購飛利浦事情因為高瓴資本在海外市場以及收購整合談判上都是比較厲害的,高瓴資本也是看到這是格力出海的機會,所以先買了。
可能性二:高瓴資收購了的飛利浦家電業務,私有化飛利浦家電業務,成為高瓴資本旗下的高端家電業務,和格力沒有任何關系。以高瓴投資的百麗集團為例,從小的場景來看,2017年雙11百麗品牌BeLLE馬丁靴隻占其銷售總量的1%,但是,經過前期大數據分析和多年經驗判斷。從大的布局上來看,從2017年雙11取得同比30%增長,到2018年6·18同比增長41%、雙11同比增長71%,高瓴的大數據驅動重構人貨場、新零售全渠道融合,的确能為傳統企業優化電商渠道。
二,(和百麗一樣二次資本市場上市)我更傾向第一種可能性,因為張磊是個資本家,根據資本家的屬性,不可能再搞一個業務和旗下占有15%股權的格力競争,為了利益和長遠出發,兩個業務關聯合作,利益最大化。高瓴資本張總,很喜歡搞強強聯合的,之前的騰訊、京東(78.71, -0.36, -0.46%)就是張磊撮合過。
三,格力電器的股權受讓方除了必須具備至少近400億元的資金實力以外,珠海市國資委也曾表示,必須要有能力為上市公司引入有效的技術、市場及産業協同等戰略資源,甚至要擁有推進珠海市産業升級或産業整合的資源,具備為珠海市導入有效戰略資源的能力。
而且不能同質化競争,那麼現在高瓴資本收購飛利浦,如果不放入格力電器裡面那就不符合混改時候的條款了,現在就是和格力是同質化競争。所以未來高瓴資本一定會把飛利浦業務裝入格力裡面。
四,飛利浦的渠道和品牌價值對于格力可以讓高瓴資本帶頭,一個雙品牌的合作,也可以借用格力品牌和飛利浦的渠道,打通格力小家電線下市場和海外的家電市場,這方面是高瓴資本最熟悉做的事情。
比如用飛利浦的線下渠道,格力和飛利浦合作開發幾款小家電産品,品牌名字就用格力-飛利浦等等,這些産品全部鋪到飛利浦的線下渠道和海外的市場裡。
五,也有可能高瓴資本把飛利浦産品讓格力代工,格力代工飛利浦的。飛利浦的産品都是格力設備工藝造的,格力拿到飛利浦的設計,飛利浦拿到格力産線賦能。同時,在産品上亦打上格力的标志,這是格力出海的一種方式,不管是品牌還是産品小家電空調等,海外市場一直是格力的一直來薄弱點,格力海外自主品牌市場一直打不開銷售。高瓴資本可以用飛利浦渠道幫助格力海外的自主品牌打開市場銷量,增加格力海外市場銷售額。
這些都從合作開始,不一定直接把飛利浦家電業務裝到格力裡面,在公司文化上産品上存在一定的磨合的。而且高瓴資本入股格力時候也說到了幫助格力引入資源,這可能高瓴資本投資入股格力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可能通過格力的制造能力賦能飛利浦産品線,同時将飛利浦的産品和技術賦能格力小家電研發設計,同時将維持雙品牌運作的模式。格力和飛利浦雙方能夠互相賦能,又不損害各自的品牌發展,高瓴其賦能企業,讓企業家坐主駕駛位的投資理念。
比如銷售賦能方面,以騰訊系、京東系與高瓴的關系,未來都可以成為格力變革的力量,高瓴可以引入這些力量幫助格力電器改革。格力電器最缺的其實是對未來零售市場的變化以及90後、00後消費者的變化的把握,而這背後需要大量思維的轉變和渠道工具的轉變。但高瓴資本收購飛利浦收購挺好的,可能對格力是最好結果了。
高瓴資本出資收購飛利浦裡面會不會有格力資本參與,搞不好高瓴資本他不會都自己出錢,弄不好等後面交割好股權穿刺下來,有格力出錢。我們就拭目以待吧,看看後面報道的新聞有沒有更加勁爆的出來,以及後續的發展信息等。
阿姨兩會說的高瓴資本帶來資源應該就是這個,飛利浦的渠道以及品牌等等。所以總之,格力的想象空間已經打開,但是我還是覺得到時候要扒開内部看,可能後面是格力電器站位高瓴資本出面去完成這項收購計劃的。具體操作高瓴和董總已經商讨完成,不過高瓴資本很看好家電制造行業,格力、公牛、飛利浦還有其他公司,這些合計起來都是大手筆的收購了。但高瓴資本把收購來的飛利浦給公牛可能性很小小,這樣看還是格力大一些。那我們就等待市場驗證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