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ai寫出來的程序看不懂了

ai寫出來的程序看不懂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7 05:40:10

“普通人也能享受創造的樂趣,專業達人創造出來的東西更好。”這大概是AI在音樂領域的最佳诠釋。

————

刺猬公社 | 楊雨晨

繼刺猬君S很方地走進浙江一座被AI“支配”的城市,參加了充斥着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課題的雲栖大會。刺猬君小Y也在三天後到達了同一會場。

ai寫出來的程序看不懂了(難道我們要下崗了)1

還在當晚看了場科技感滿滿的音樂節

不過,與S仿佛“劉姥姥進大觀園”不同,小Y要參加的是阿裡音樂專場——“音樂技術與科技藝術之交響曲”。音樂是多神奇、有趣的東西,這次的專場内容也肯定很有意思(分享開始前小Y信心滿滿)。

然後,小Y就被碾壓了。

當阿裡音樂的首席科學家堯問、算法專家屠零、資深算法工程師風進先後上台,分享新興技術在音樂領域的應用、音頻信息提取、AI作曲技術等方面的結合與創新時,刺猬君全程小吳疑問臉:音頻指紋是什麼?為歌曲打标原來難度這麼大?AI都能自動生成音樂了?

ai寫出來的程序看不懂了(難道我們要下崗了)2

同樣是聽音樂,顯然小Y隻會感慨“好好聽!”三位專家則思考着如何利用技術讓好歌曲被更多人聽見。

說到阿裡音樂将新興技術與音樂結合,用戶端感受最明顯的還要從今年3月蝦米音樂7.0上線說起。此次改版除了将頁面化繁為簡,最大的變化就是上線了AI電台——利用AI技術分析用戶的試聽行為,既可為其推薦喜歡的相似音樂(猜你喜歡),又能拓展更多類型的音樂(聽見不同)。

ai寫出來的程序看不懂了(難道我們要下崗了)3

“我們希望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幫助用戶發現更多好聽的音樂,”堯問說:“越來越多聽音樂的用戶不再滿足隻聽頭部的音樂,他們希望發現沒有聽過的好歌,不一定是新歌,沒聽過,又很符合自己的喜好,就是好音樂,發現的好壞則要靠技術。

除了發現好音樂,他們還搭建了“探樂實驗室”,試圖讓算法自動生成音樂

AI自動完成作詞作曲?這事兒聽起來就有點不可思議,小Y打開蝦米音樂發現真有這一模塊,不過入口相對隐秘,需進入AI電台後點擊右上角進入。

ai寫出來的程序看不懂了(難道我們要下崗了)4

目前“探樂實驗室”的主打功能有三:哼唱配樂、說唱配樂、AI寫歌。亦是蝦米音樂人的屠零在現場播放了自己的試玩片段:“你可以錄一段十幾秒鐘左右的歌,有詞沒詞都可以,點擊配樂,AI就會根據你錄的這段音頻,搭配好音樂。還有個主打功能是AI寫歌,隻需輸入一段歌詞,選擇你想什麼風格、感覺和旋律,AI會幫你自動生成一段歌曲,自動唱出來。”

ai寫出來的程序看不懂了(難道我們要下崗了)5

阿裡音樂算法專家、蝦米音樂人屠零

為了看看普通人的使用效果,刺猬君特地邀請了本司的小麥霸S君體驗了一下,具體片段大家可點擊以下音頻試聽:

顯然,現在的功能效果還不盡完美,但正如AI寫稿出現時引發媒體人的一陣恐慌一般,AI作詞作曲的出現且逐步完善,是否會導緻整個音樂行業的震動?AI作品是否會涉及抄襲?該如何界定它的版權歸屬?AI音樂的具體運用場景有哪些?

或許我們與堯問的一段簡短對話,能解答你心中的不少疑惑:

ai寫出來的程序看不懂了(難道我們要下崗了)6

阿裡音樂首席科學家、蝦米音樂總負責人堯問

Q:在藝術創作上,AI能有哪些幫助?

最大的幫助是可以給音樂人或者其他做藝術的人一些靈感。可能AI做的整個曲子不好聽,但中間有幾段旋律可以被借鑒。因為音樂人需要靈感,需要自己腦子裡面想到旋律是什麼樣子,這個旋律聽下來很難,但AI創作輸入或許會給你一些啟發,根據你的創作能力再把這個啟發轉到自己的作品裡面去,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幫助。

Q:AI作詞作曲會不會讓音樂人變懶,拿機器生成的内容改改就當做自己的用了?

這個問題可能需要未來哪一天請音樂人自己回答。但我覺得至少目前的階段做不到,國内真正能夠拿出AI作曲産品的公司不多,我們的研究也還處于初級階段,可能在某些曲風可以幫一幫,比如古典,因為古典音樂以單一樂器為主,結構感包括很多東西會好一點。我們也花了比較大的篇幅在嘻哈上,還有電音,它跟技術是非常非常接近的東西。可絕大多數現在流行的曲風,還是幫不上的,像搖滾。但技術這個東西,說不準某一天可能就爆發了。

Q:AI作曲會涉及抄襲嗎?

大家對版權都有所了解,八個小節或者是四個小節全都一樣相當于侵權。AI作曲方法有很多,規則型的算法侵權可能性最大,本身這個規則很有可能跟現有的東西重複。偏機器學習或是深度學習的算法抄襲可能性非常低,它是一個非常随機的過程,而且它完全可以控制說,我雖然是學了很多我們自己數據集裡的音樂,但是我保證出來的結果肯定跟原來數據集裡的東西不一樣。所以我相信如果是通過AI的算法——機器學習或是深度學習的算法,不會出現侵權的問題。

Q:AI音樂作品該如何界定版權歸屬問題?

很多新興技術是領先于法律的,也許會越來越清晰,但是我自己現在的判斷是,我認為這個版權應該歸屬于用戶和有這個技術的平台,這兩方面共有該版權。

但這還要有一個細分的地方,看用戶對平台産生的内容後面做了多少修改,如果用戶後面做的修改足夠大,我認為這個版權應該屬于用戶;如果就是用了平台産出的内容,用戶的貢獻是創意,我傾向于版權歸屬于用戶,同時平台也有一定的使用權或傳播權。

Q:能否列舉一下AI音樂的具體運用場景?

現階段主要是好玩。但探樂實驗室也不是為了做而做,我是希望能夠把創作音樂相關的内容成本和門檻降得更低。普通人也能享受創造的樂趣,專業達人創造出來的東西更好。比如我今天想給女朋友送一個禮物,可以借助AI自己學着寫一首歌,之前這種事情是不可想象的,現在是技術讓普通人享受創作、分享這種樂趣變成可能。

Q:AI作曲的出現,會對當前的行業産生沖擊嗎?

我覺得短期内不會有任何沖擊。目前AI創作的音樂作品,跟真正的音樂人或藝人的專業團隊創作出來的東西差距很大,隻不過能在某一段或者曲風上給音樂人一些幫助。我覺得任何一個藝術家或者靠創意吃飯的人,總有一段時間創意是枯竭的,需要靈感,靈感來自于哪裡,聽别人的歌,但不能抄襲,AI的音樂可能整段整段的歌不一定好,但中間有一小段跟他的情緒相符,拿過來作為他整個音樂的出發點或者帶來靈感的迸發,這個價值挺大的。

Q:大概需要多久,AI作曲的技術才能趕上現在創作人做的曲子?

不好說,雖然我是樂觀派,但技術發展的不确定因素實在太多了。可能今天哪一個特别牛的教授在生物學系統發現了深度學習上了CNN,一下子推動生物學往前走了好多年,也有可能人工智能這個技術要停滞十年才會有下一個高峰。這是非常難預計的,我的判斷可能至少5年以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