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最初領略到物理的魅力,都是從吸鐵石開始的,從小我們便接觸到了這種有趣的“石頭”,學會了用這種“石頭”來鑒别面前的金屬是不是鐵質的,可是為什麼這個世界上隻有能夠吸鐵的“石頭”,卻沒有能夠吸銅和吸鋁的石頭呢?
吸鐵石又稱為磁鐵,但其實它既不是石頭,也不是純粹的鐵質物體,一般的磁鐵中還會含有很多其它物質,在物理學上,我們将磁鐵稱之為“永磁”,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在常溫下永遠能夠表現出磁性的物質。永磁能夠表現出磁性,而其它未能表現出磁性的物質并不等于就沒有磁性,從本質上來講,世界上所有的物質在微觀層面都是具有磁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涉及到磁場的本質了。我們知道,電磁同源,所以要說磁,就不能不說電,而電子就是磁場産生的最初源頭。
世界上的所有物質,鐵也好、銅也罷,都是由一個個原子所組成的,而一個原子的結構大體可以分為兩部分,即原子核與核外電子。
以鐵原子為例,在原子核外就有26個電子分層排布,并圍繞原子核運動。那麼電子為什麼要圍繞原子核運動呢?因為在原子核之中有質子,而質子帶正電,而核外電子是帶負電的,根據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原子核外的電子便與原子核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于是一個完整的原子就形成了。
由于原子核内帶正電的質子與原子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數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普通的原子都是不帶電的,而一旦因為某種原因,少了或多了一個電子,那麼原子則會成為帶電的離子。雖然普通的原子是不帶電的,但原子内的電子卻實實在在擁有電荷,有了電荷,周圍就一定會存在電場。
既然有了電場,想要把磁場弄出來就很容易了,隻需要讓帶電的粒子動起來就可以了,而事實上,無論是電子還是原子核都沒有一刻的停歇,始終處于運動之中。
電子存在着一種被稱為“自旋”的運動,而電子的高速自旋就必然會産生磁場,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所有的物質在微觀層面都是具有磁性的。有趣的是,雖然在微觀層面,物質都具有磁性,但是在宏觀層面,能夠表現出磁性的物質卻極為有限,在自然界之中,隻有鐵、钴和鎳等少數幾個金屬物質具有天然磁性。為什麼會這樣呢?物質雖然都是由原子構成的,但不同的物質,原子的排布結構存在着極大的差異。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大多數物質的原子排布方向都不是整齊而規則的,所以原子的磁性則發生了相互抵消,于是由有磁性的原子構成的物質則沒有了磁性。
一種物質要想具有天然磁性,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具有半滿的外層電子層結構,另一個則是具有磁場同方向排成一列的晶體結構。
别看隻有兩個條件,就足以将世界上大部分的物質篩除出去,于是算下來隻有上述的幾種金屬物質可以滿足這兩個條件了。那麼為什麼磁鐵可以将鐵吸起來呢?因為在正常情況下,鐵塊内部的磁性區域是随機分布的,所以磁場相互抵消,不能直接對外顯示出磁性,而當磁鐵靠近時,出現了一個外加磁場,在這個外加磁場的作用下,鐵塊内部的磁性區域方向則趨于一緻,于是便對外顯示出了磁性,與磁鐵吸附在了一起。
銅之所以不能被磁化,是因為銅原子的電子殼層是充滿的,當它受到外部磁場作用時,會産生電子環流,使得自身的磁性與外磁場方向相反,從而表現出抗磁性,所以銅也是一種典型的抗磁性物質。
鋁與銅不同,由于鋁原子之中存在着一個未成對的電子,所以在外加磁場的作用下,鋁原子會順着外加磁場線的方向排列,從而表現出順磁性。順磁性物質本身也是一種非磁性物質,但是其并非毫無磁性,如果使用精密儀器進行測量的話,就會發現在外加磁場的作用下,鋁會依磁場方向出現非常微弱的磁化。總結一下,一種物質是否能夠被某種神奇的“石頭”吸起來,關鍵就在于這種物質是否能夠被磁化,而一種物質能否被磁化,取決于這種物質的微觀結構,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隻有吸鐵石,而沒有吸銅石和吸鋁石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