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6 03:47:37

原标題: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家當”,呈現真正的中國

原創:一條

從2003年開始,東北人黃慶軍

花了16年的時間,

為102戶中國家庭拍攝一種特殊的“全家福”。

每戶人家都被要求

将一家一當全部搬到家門口的空地上,

或站或坐,與自己的家産合影。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1

電影導演張元 北京 2011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2

漫畫家偉大的安妮 北京 2015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3

《網購家當》作品 浙江 2015

這些人中,有電影導演、活佛、網紅、

更多的還是普通人:

安徽企業家,光把物品擺在一起就花了13個小時,

三亞的50歲單身漢,所有家當加一起不到2000塊,

拉薩的活佛,隻在網上買酥油燈……

對每一個小家來講,這可能隻是一張全家福,

但放在一起,卻能看出中國16年來的巨變。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4

《家當》系列攝影作品,

在國内幾乎無人知曉,

卻被BBC、紐約時報,英國衛報

等很多國外的媒體報道,

還被牛津大學教材、美國國家地理收錄。

2012年,BBC的報道僅僅發布三天,

閱讀量就超過了100萬。

攝影大師羅伯特·弗蘭克也給出了極高的贊譽:

“這些作品,幫我打開了一扇看中國的窗。”

撰文 | 張翔宇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5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6

内蒙古 2007

2007年的秋天,黃慶軍在滿洲裡阿爾山旅行,他開車在草原上,車窗外黃土飛揚,幾公裡都看不到一個人。這時候,突然出現了幾個蒙古包。

他停車,找到了一對40歲左右的夫妻,請他們和家裡的兩隻狗、風力發電機、以及全部家當一起,站在自家的蒙古包前,黃慶軍準備好腳架、相機,從正面為他們拍下了一張全家福。

作為遊牧民族,夫妻倆隻在這裡住半年,這張照片也成了他們此情此景下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7

《牛津教材》收錄的家當照片

這張照片最終成為黃慶軍《家當》系列作品中,傳播最廣、影響最大,同時也是他自己最喜歡的一幅作品。

它被選入了美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Learning)、牛津大學教材(Oxford university teaching book),就連BBC學英語中也引用了這張照片和它背後的故事。外國人正在通過這張照片,了解真正的中國。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8

所有的家當裡,什麼最重要?

《家當》系列中,花了13個小時拍攝的企業家、在南浔古鎮生活的大叔、已經去世的紹興老兩口……這些身邊的普通人,每個都令人難忘。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9

浙江紹興 2007

導演張元是拍攝中比較特别的一個人。他的工作室在北京東直門的春秀路,面積很大。拍攝當天他才知道要把這麼多東西搬到小區,覺得既擁擠又麻煩。

張元的工作室裡,最多的就是電影拷貝,所以擺在了最明顯的位置,這是在其他人家裡很難看到的。

所有家當擺好之後,突然來了2個快遞,張元直接将它們放進了拍攝畫面裡。黃慶軍說:“最後我問他,你覺得哪件最重要,張元卻說,什麼都不重要。”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10

黃慶軍在海南三亞的槟榔谷,碰到一個叫譚其珍的人。他的家空空蕩蕩,床是用兩根棍子、一塊木闆搭成的,所有家當加起來都不足2000塊。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11

單身漢譚其珍 海南 2011

譚其珍50多歲,單身,喜歡抽煙和喝酒,他并沒有過上普通人認為的富足生活,但精神狀态還不錯。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12

照片是在他的房子前面拍攝的,當時唯一一件沒有挪動的家當,是他供奉的一尊觀音。這張照片帶給黃慶軍特别大的觸動:“我是覺得人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可能都需要有一個精神上的信仰,人生才算真正的富足。”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13

北京 第一次網購時間:2009年 “網購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快銷品,有些能用一輩子”

對一個人來說,到底哪件家當最重要?這個問題黃慶軍問了許多人。上海的一對80後夫妻,男生認為電腦主機最重要,女生認為床最重要。但更多的人還是覺得房子最重要,這是當下這個時代才有的一種現象。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14

吉林 2003

2003年,黃慶軍為《家當》系列拍下了第一張照片。在吉林省的小沙河村,他找到了當地一戶賣人參的人家。家裡有些東西不能拆,有些不能搬,如何把這些家當擺在一起,是一個難點。

黃慶軍想,人參是這家人最重要的經濟來源,牛車是為賣人參準備的,所以就将兩樣東西都放到了畫面裡。他覺得,照片雖然隻拍攝了某個瞬間,卻是一個家庭、一個人的生活切面。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15

第一次拍攝安永慶 北京 2011

有一張照片拍的是黃慶軍的朋友安永慶。8年前,他在北京前門的胡同裡租房住,一個月的租金才300塊,今年黃慶軍回訪了他。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16

第二次拍攝安永慶 福建 2019

因為交了女朋友,他的居住地換到了福建的一個偏遠山區,親手修複了荒宅,過上了養魚、種菜的逍遙生活。

十幾年前的家當中,隻有一架照相機還帶在身邊。“他的狀态更坦然了,8年的境遇好像都在這2張照片裡,包括他選擇了怎樣的伴侶、怎樣的生活方式。”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17

耗費16年,為102戶中國家庭拍攝家當

《家當》系列的拍攝耗費16年,一共記錄了102戶中國家庭。除了一些網紅、活佛、電影導演、文物保護者,更多的是普通人。

黃慶軍出生在黑龍江大慶,沒上過大學,技工學校畢業。幹了差不多10年的電工,攝影完全是自學。

80年代黑白照片正熱,為了支持他拍照,母親花了1700塊給他買了一台照相機,成了他家裡最貴的一件家當,當時的黑白電視機才500塊。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18

《街頭賣藝的女孩》 大慶 1990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19

《第一次找感覺》 北京 1992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20

《蒸汽機車》 阜新 2002

很多照片都是他抽出工作的空檔,業餘時間出門去拍攝的。隻要有合适的拍攝對象,黃慶軍就會随時出發,究竟拍了多少底片,連他自己也記不清楚了。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21

2019年,黃慶軍将《家當》系列作品撰寫成書:“家當,就是你家裡擁有的每一件東西,他們都是你挑選、因為喜歡才買回家的。把原本放在不同地方的物品集中放在同一個空間,就能直觀地感受到這戶人家的狀态。時間足夠長的話,就能從一戶戶普通的家庭中,看出中國的巨變。”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22

從《家當》到《網購家當》:

我們是互聯網的獲益者還是受害者?

最開始拍《家當》系列的時候,黃慶軍強制将房子設置為每個家庭的拍攝背景,因為他覺得,人和房子是沒辦法分割的。

随着時間的流逝,這個“拍攝背景”的變化,有時甚至比每一樣家當更讓人震驚。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23

大慶 2007

抽油機是大慶的特色景觀,黃慶軍特意在大慶找到了一戶人家進行拍攝,房子的後面就有一台抽油機在作業。

12年過去了,黃慶軍再去這裡拜訪的時候發現,土坯房變成了磚房,家具都換新了,隻有抽油機依然還在。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24

山西 2011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25

廣州 2016

城市和農村的不同發展階段,在黃慶軍的作品裡也有體現。

“十幾年來,城市裡的一套房可能翻漲了7、8倍,但農村人辛辛苦苦種地一輩子,也未必追趕的上,有些事并不是靠自己努力就能獲得的。”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26

北京 2019

《家當》系列之後,又衍生出了《網購家當》系列。這個系列的創作就不僅僅局限在人和房子的關系,而是把地域的特點作為大的背景。

2015年,黃慶軍沿着“集安—漠河—烏蘭浩特—喀什—拉薩—麗江—柳州—杭州—北京”,一共拍攝了13個有着網購習慣的中國家庭。

先選擇地域再選擇被互聯網改變的有趣的人,黃慶軍想看看,在不那麼發達的地區,網購如何改變着人們的生活。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27

漠河 第一次網購:2009年 “網購是我生活的樂趣”

漠河是他去過最北面的地方,黃慶軍在那裡找到了當時28歲的小北。

小北的家在北極村的邊境線附近,當時是冬天,河面結冰,小北用一輛面包車把網購的全部家當拉到了戶外,鋼絲網就是邊境線,對面就是俄羅斯。

邊境戰士看到後對他們大喊,黃慶軍主動把拍攝的照片給戰士們看,“看了照片之後戰士就明白了,這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也是吸引大家想嘗試的原因之一。”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28

西藏 第一次網購:2014年 “網購是節約開支的一個辦法”

互聯網下的每個人,究竟是獲利者,還是受害者?這很矛盾。拉薩的一個活佛,他隻在網上買酥油燈,節約寺廟的支出成本。讓黃慶軍感到驚訝的是,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深入到了寺廟中。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29

拉薩 第一次網購:2005年 “網購可以幫助自己實現自我”

賈昱昊和呂雪峰,辭掉企業工程師的高薪工作,跑到拉薩去開客棧。賈昱昊9年網購,共花費50多萬,而呂雪峰在10年裡網購高達86萬。

兩人覺得,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很多東西,節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做更多喜歡的事情。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30

《90後家當》系列:

夢想是年輕人最大的家當

黃慶軍最近還嘗試了《90後家當》系列,拍攝大部分在北京完成,其中有演員、有模特、有售貨員,還有音樂人、創業者。

70後、80後和90後,是完全不同的三代人。90後的優越性更大一點,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會享受到父母的幫助,借到互聯網的東風。黃慶軍把這些特點囊括在了這個系列的作品中。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31

家電銷售員 1991年出生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32

音樂人 1990年出生

因為更享受當下的生活,90後大多租房住,有很多更自我、更個性的東西。深圳的一個女孩,戶外物品、3D眼鏡非常多。

北京的音樂人李凡,養了一隻狗,家裡擺滿了影像資料、碟片。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33

公益人 1990年出生

黃慶軍早期的攝影作品中,人是一定要進到畫面裡的,隻要不閉眼睛,面無表情也可以。“人就像家當一樣,融為一體就挺好的。”

後來黃慶軍覺得,人對這些家當是有情緒的,一旦擁有了喜歡的東西,整個人就會變得不一樣,于是就鼓勵拍攝對象放開表情,做自己就好。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2

漫畫家 1992年出生

在清華大學附近租房住的一個漫畫家,叫偉大的安妮,2015年拍攝她的時候,還不是很出名。她租房創業,東西很少,大部分空間留給了一起工作的同事,所有東西擺在一個書架上就夠了。

“拍照的時候,她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她說自己的夢想是她最重要的家當。”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35

紐約時報、英國衛報、BBC:

“謝謝你,給我們一個觀看中國的窗口”

攝影大師羅伯特·弗蘭克,是黃慶軍年輕時候的偶像。

2012年3月,兩個人第一次在紐約的曼哈頓見面,羅伯特·弗蘭克看了他的作品之後,在送給黃慶軍的《美國人》這本書的扉頁上寫了一句話:謝謝你,提供給我們一個觀看中國的窗。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36

攝影大師羅伯特·弗蘭克 黃慶軍攝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37

攝影大師羅伯特·弗蘭克送黃慶軍《美國人》 并提筆寫下這句話送給他

後來黃慶軍的作品被英國BBC的一名記者偶然看到,對方專門到中國采訪了他。2012年9月報道發布之後,僅僅三天文章閱讀量就破了100萬。

荷蘭的一個年輕人看到了BBC的報道後,專門來中國旅行了半年,甚至因為内蒙古夫婦的那張照片,專程到内蒙古去了一趟,當時他還在讀高中。

今年年初,黃慶軍收到了他的一封信,說自己已經大學畢業了,希望可以買到黃慶軍在内蒙古拍攝的這張照片,挂在自己的房間裡。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38

和保羅·史密斯第一次見面合影 倫敦,2013

不久之後,紐約時報、英國衛報等諸多國外媒體紛紛進行了報道。

就連英國著名的時尚品牌創始人保羅·史密斯,也請秘書聯系到他,珍藏了一幅黃慶軍的《家當》作品。“雖然每個人的感受不同,但這張照片真的影響了很多人,更讓全世界能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

國内著名評論家王春辰老師,評價黃慶軍的《家當》系列作品為“社會的骨相”。黃慶軍覺得:中國這個大家是由一個個小家組成的,就像人的骨肉一樣,家當是骨架,而你賦予每件家當的感情就是血肉。

國外攝影師拍攝2500個家庭(攝影師16年拍攝102戶家庭的)39

對于黃慶軍本人來說,16年來拍攝的照片,就是他最重要的家當。

“很多人在接受我的拍攝請求後,才發現自己有這麼多的東西,其中大部分已經被他們遺忘。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很多東西,但其實并不是必需品。若幹年之後,你再回首看到這些照片的時候,就能了解到當年中國人的生活狀态是怎樣的。”

部分圖片由黃慶軍提供

編輯 | 張翔宇

澎湃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