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清晨,在位于重慶市璧山區的重慶市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裡,來自江蘇鹽城響水縣的嚴井偉,由重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陪同,專程前來祭奠一位闊别十年的親人。
嚴井偉在重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陪同下為王慶勇獻上鮮花。(供圖)
十年前,2012年11月24日,來自江蘇鹽城響水縣老舍中心社區花枝村的農民王慶勇,因為在工地上搬運物品時意外摔傷導緻腦死亡。王慶勇的哥哥王慶健和姐夫嚴井偉趕到重慶,在征得家中老父親的同意後,毅然做出捐獻王慶勇有用器官挽救他人生命的決定。
捐獻手術前,醫護人員及紅十字協調員向王慶勇默哀緻敬。(供圖)
王慶勇因此成為重慶第二例、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第一例人體器官捐獻者,他捐獻的腎髒,一個成功移植給一名27歲的男性患者,另一個成功移植給一名24歲的尿毒症患者;他的肝髒也成功移植給一名19歲的女性肝癌患者,而他捐獻的眼角膜,讓4名眼疾患者重見了光明。2012年11月26日上午,哥哥王慶健和姐夫嚴井偉帶着王慶勇的骨灰回家,受到江蘇省紅十字會,響水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特意安排時任縣紅十字會會長蔡麗萍到機場接王慶勇回家鄉,當地鄉親們自發拉着寫有“響水好人大勇回家“的橫幅,紛紛前來迎接悼念。
王慶勇離世後,留下十來歲的孩子王海航成為了孤兒,本該由王慶勇贍養的老父親也失去了依靠。在重慶市紅十字會和響水縣紅十字會的愛心接力下,王海航入讀了當地紅十字博愛班,并得到了重慶、響水兩地愛心人士的捐資救助。同時,響水紅十字會會長蔡麗萍還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落實政策保障孩子順利完成學業并考上了大學;王慶勇的老父親也辦上了低保、解決了養老問題。當年,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在重慶剛剛啟動,王慶勇的捐獻,在打開了人們對人體器官捐獻的認識之門的同時,對推動重慶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影響深遠。
響水縣94歲高齡的“中國好人“周仁甫在中央電視台看到王慶勇的事迹後,深受感動,他花了近半年的時間,終于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同意他捐獻遺體。2016年5月7日,周仁甫在家人的陪同下一起到響水縣紅十字會簽字登記成為一名遺體捐獻志願者,成為響水縣紅十字會志願服務大隊最年長志願者,并關心博愛班的孩子和王海航的成長。
2017年12月,受響水縣紅十字會的邀請,時任重慶市紅十字會調研員的秦紅梅前往響水縣開展器官捐獻公益宣講和志願服務聯誼活動,并在響水縣紅十字會會長蔡麗萍的陪同下,專程到王慶勇家裡看望慰問他的家人,為他們送去過冬的棉衣、棉被和慰問金。在響水縣紅十字會舉辦的志願服務活動中,在秦紅梅的積極宣傳動員和王海航的感召下,大家紛紛在線登記加入器官捐獻志願者,這次活動對推動當地人體器官捐獻事業起到了促進作用。
在甯靜、肅穆的重慶市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裡,嚴井偉給紀念園裡包括王慶勇在内的所有遺體和器官捐獻者敬獻了鮮花。他站在刻有王慶勇名字的墓碑前,用手輕輕地扶摸着他的名字,滿眼飽含深情的淚花,哽咽着說:兄弟,一别十年了!今天,我終于過來看你來了!你放心吧,家裡現在一切都很好,老爸身體也很好,我們對你的承諾已經做到了,海航已經長大小夥子了,現在比我還高,他馬上就要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在這期間,重慶紅會,響水紅會,重慶的好幾位醫生、還有一個院長,包括重慶的媒體,特别是響水縣紅會的蔡會長,他們對我們全家都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我們都特别感激。兒子海航他在蔡會長的長期持續地關愛和培養下,積極參加公益活動,還被評為了響水縣紅十字會的“十佳紅十字青少年“,志願服務時長達到了100個小時以上。
重慶市紅十字會組織宣傳外聯部部長秦紅梅在現場用手機視頻電話連線遠在常州的王海航。秦紅梅用手機視頻把紀念園的場景分享給王海航,最後停頓在墓碑上的王慶勇名字處,對海航說“海航,你看到了麼,在你爸爸的身後相繼有了幾百個捐獻者,十年前,你爸爸捐獻的器官都還健康地活在這個世上,其實你爸爸他并沒有走,他的生命在五個人身上得到了延續!“
海航在電話的那頭說:當我從知道爸爸永遠地離開自己的那一天起,自己身邊就出現了一群紅十字人,也正是從那時開始,我得知:遠在重慶有一個秦阿姨,跟他們這群人一樣,大家一直都在關心着自己。每年,我都會收到來自社會好心人寄來的課外書籍、文具用品、衣服和食物等。十年來,我一直堅信爸爸還在重慶活着,活在7個人的生命裡。而我,如今也快要大學畢業了,目前正在準備畢業實習,這一路走來,我特别感謝紅會的叔叔阿姨和社會的愛心人士對我的關注及幫助,畢業以後,我也會發光發熱,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用自己的力量去傳遞愛心。
嚴井偉說:“我兄弟在十年前做捐獻的時候,當時他隻是重慶的第二例,今天來到這裡,我看到紀念園裡器官捐獻人數都已經達到幾百例了,甚至要快接近一千例了,而且遺體角膜捐獻者已經有好幾千人了,這讓自己感到非常震撼。這讓我覺得在十年前,我們全家做出的捐獻決定是非常正确的。而且我們也沒想到,當時我們做這個決定會對孩子的正面積極影響這麼大,這也是我感到非常欣慰的事情。兄弟捐獻以後通過媒體宣傳,社會影響很大,甚至帶動了後面這麼多人獻出大愛,我感覺到非常高興和自豪!”
重慶市紅十字會有關負責人表示:2012年,重慶市器官捐獻工作才剛剛起步,作為重慶市第二例捐獻案例,這在當時,是我市紅十字會向社會公開宣傳社會影響效果最好的一例。王慶勇的捐獻,在打開了人們對人體器官捐獻科學認知的同時,也對重慶此後推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影響深遠。幾年來,兩地紅會聯手,對這個捐獻家庭持續的人道幫助和關懷做了大量的工作。
通過這例捐獻,重慶市紅十字會逐步探索建立了器官捐獻規範化流程和器官捐獻人道救助機制,包括後續的紀念園建設和緬懷紀念活動的開展等等,對重慶器官捐獻走向法制化、規範化的軌道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十年來,在王慶勇捐獻事迹的感召和影響下,重慶市目前登記捐獻志願者已超過10萬人,已成功捐獻器官捐獻872例,挽救了2000餘名器官衰竭患者生命。
重慶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全景。(供圖)
另據江蘇鹽城響水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受王慶勇捐獻的影響,響水縣目前已有器官捐獻登記志願者2358人,有15名器官捐獻者成功實施捐獻,挽救了50餘名器官衰竭患者生命。(中國日報重慶記者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