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湘西矮寨大橋的意義

湘西矮寨大橋的意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4:42:52

來源:海外網

湘西矮寨大橋的意義(讓湘西走向世界)1

矮寨大橋遠景。劉振軍攝(人民視覺)

湘西矮寨大橋的意義(讓湘西走向世界)2

矮寨大橋近景。王 華攝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的崇山峻嶺間,有一座世所罕見的特大懸索橋,淩空飛架于大峽谷之上。每當薄霧升起時,深紅色的橋身在虛無缥缈的雲霧中若隐若現,宛如架在雲端上的彩虹“天橋”,令人歎為觀止。

這座非同尋常的大橋就是矮寨大橋,曾被推薦為“十大非去不可的世界新地标”,已成為美麗湘西走向世界的又一張新名片。

矮寨大橋,不僅見證了湘西高速公路從無到有、湖南高速公路從有到強的過程,更是一個催人奮進的精神坐标,連通了新時代湘西老表們的幸福緻富路。

由中宣部、交通運輸部、文化和旅遊部組織的“沿着高速看中國——紅色之旅”主題報道活動發車儀式,近日在湖南湘西矮寨大橋舉行。數十位中央及地方媒體記者從這裡出發,沿着包(頭)茂(名)高速,見證沿線各地滄桑巨變。

從半小時到1分鐘的跨越

湘西行路之難,古有記之。《湖南省志·交通志》記載:“湘西地區……千山萬壑,群峰壁立,險峻崎岖,羊腸土路,繞溪越嶺,時上時下,回絕人寰,登涉艱難……”

湘西行路之難,難在矮寨。史籍記載:“矮寨坡,山連山,一十三道彎,彎彎都是鬼門關。”

1936年9月,湘西第一條公路——湘川公路全線竣工通車。湘川公路中段橫貫湘西全境,路面在崇山峻嶺中盤旋俯仰,其驚險程度,超出人們想象。其中一段被稱為“矮寨公路奇觀”,修築于440米的懸崖陡坡上,6公裡13道彎,像一道陡峭的天梯。

仰望矮寨大橋,第一感覺就是險。記者到達山腳時,車子沿着崎岖的山路,緩慢地向前行駛,随着路面向上傾斜的角度越來越大,車子拐的彎也就越來越多。從車窗向外望,公路的旁邊就是萬丈深淵;但一擡頭,就見矮寨大橋高高地聳立在雲端上,像一道長長的彩虹,下面沒有任何的橋墩支撐它。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副總工程師、矮寨大橋原常務副指揮長陳國平告訴記者,為改變湘西落後的交通狀況,湖南省決定修建吉茶高速公路(包茂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跨越橫亘在必經之路上的德夯大峽谷,成為當時建設者必須面對的難題。“峽谷寬度超過1000米、距地面垂直距離超300米,施工難度在國際建橋史上十分罕見。”陳國平說。

“2012年3月31日,矮寨大橋建成,創下了4項世界第一:采用世界首創的軌索滑移法工藝進行主桁梁架設,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離結構,首次在懸索橋上使用大型岩錨吊索,首次采用碳纖維預應力索對岩錨底座進行錨固。”看着眼前這座讓天塹變通途的超級工程,陳國平臉上寫滿了自豪。

湖南高速公路集團湘西分公司黨委書記塗征宇向記者介紹,矮寨大橋的建成通車,實現了“從半小時到1分鐘的跨越”。以前,跨越德夯大峽谷最快也要半小時,如今隻需要花1分鐘。

據統計,矮寨大橋通車運營以來,2012年日均車流量約3989台次,2013年日均車流量約6505台次,到2016年日均車流量已經突破了11609台次,2020年日均車流量達到14040台次。2021年1月至3月11日,車流總量67萬台次,日均車流量約為1萬台次。其中,2021年2月17日(正月初六)矮寨大橋日流量2.7萬台次。

整體來看,通過矮寨大橋的遊客車輛以及農産品等物流運輸車輛的占比約為40%。矮寨大橋使天塹變成通途,“引燃”了旅遊産業,帶動了精準扶貧,如今已然成為湖南交通乃至湖南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一張新名片。

1994年前的湖南,沒有高速公路,直至長永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才結束了湖南境内無高速公路的曆史;2008年,常吉高速公路通車,全省14個市州實現高速公路全覆蓋,湖南形成4小時經濟圈,全面進入高速時代;2016年,湖南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突破6000公裡,居全國第六位;2020年底,湖南實現“縣縣通高速”,高速公路出省通道達25個,昔日偏僻山鄉已形成“七縱七橫”的康莊大道。

“最美收費員”的網紅效應

2018年冬,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導緻張家界、湘西等地高速公路限行,一些司乘人員被困在路上,連喝水、吃飯都成了問題。當時作為吉首西站的高速公路收費員彭莉琴,在收費站廚房裡煮了一大缽粉,親手端到了司機們的手上。

“我隻想讓那些在車内倦宿一夜的司機們,吃上一碗熱乎乎的粉,盡量讓他們感到暖和一點。”彭莉琴說。

讓她沒想到的是,有司機悄悄地把這一幕拍了下來,上傳到社交平台,并迅速獲得了90多萬的點贊,“最美收費員”也因此叫響。

如今在矮寨大橋的旅遊景區,穿着苗族服飾的彭莉琴很是惹眼,不一會兒就被遊客和記者們圍上了,紛紛與她合影。她的臉上浮現出燦爛的笑容。

彭莉琴曾先後獲得“湖南高速公路ETC形象大使”、第六屆中國高速公路“最美路姐”等稱号。抖音名“莉琴”,最高時擁有超過600萬的粉絲,有5500多萬的點贊量。

“矮寨大橋讓湘西與州外、省外甚至世界連通,湘西的特産能出去,外面的人能進來,這讓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彭莉琴告訴記者,她的老家在永順縣農村,沒有通高速公路之前,從永順縣到吉首市走國道需要3到4個小時,現在50多分鐘就到了。

彭莉琴向記者透露,空餘時會主動與周邊縣鄉的政府、扶貧基地、供銷社聯系,幫着在網上賣貨,“今年春節前,幫着‘苗老表’賣臘肉,一個星期賣了1萬多單。”除了臘肉,彭莉琴還幫着老表們賣柑橘、猕猴桃、永順莓茶、萬坪豆腐、糍粑等土特産品。賣貨最多的一次,彭莉琴直播12個小時,成交金額達到56.8萬元。

直播中,彭莉琴會穿着苗族服飾,化身旅遊博主。而更多的時間,她會在矮寨大橋的觀景台上做向導,向遊客們介紹矮寨大橋以及大橋通車帶來的變化。“我希望遊客們來到這裡,看到的不僅是風景,還有湘西人民的熱情。我會替遊客們拍照,也會陪他們拍照。”彭莉琴笑着說。

“包茂高速公路通車,特别是矮寨大橋通車後,把湘西州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湘西州委副書記、州長龍曉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高速公路帶來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使湘西州成為産業轉移的寶地。“2019年和2020年,湘西州承接産業轉移引進省外境外資金和落地項目,都排在湖南省第一位。”龍曉華說。

湘西現在是全球最大富硒猕猴桃基地、全國最大百合基地、全省最大茶葉基地。交通的發展帶動了各個行業的提質,産品要賣到全國,甚至是全世界,就必須提高品質,轉換過去售賣初級産品的發展方式。企業生産必須要有加工、物流、倉儲、包裝等等環節,這一系列的改變,提升了産業鍊,帶動了品牌發展。“這座橋建成的短短8年時間,是湘西脫貧緻富最快的時期,它就是一座脫貧緻富之橋。”龍曉華說。

“交通 旅遊 扶貧”緻富模式

一大清早,吉首市矮寨鎮排兄村吉鬥苗寨居民龍秀成像往常一樣,花30分鐘,對苗寨的旅遊設施、環境衛生進行了一番巡查,做好登記後,步行到景區旅遊扶貧示範街上班。2014年初,龍秀成一家因病緻貧,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政策幫扶和自身努力,他從旅遊區一名普通員工晉升為部門主管,2016年全家實現脫貧。

“矮寨大橋沒開通前,我們除了幹農活,還要外出打工,一年賺的錢隻能維持日常生活。”龍秀成說。矮寨大橋通車後,他在自家開起了農家樂,不用外出打工,一年就能掙10多萬元,“現在的日子好多了,村民們在家就能掙錢,很開心。”

矮寨大橋建成通車後,交通運輸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探索推進“交通 旅遊 扶貧”模式,以矮寨大橋為核心,打造矮寨奇觀旅遊區。旅遊區借助“中國十大最美橋梁”等品牌優勢及當地古苗寨、峽谷風光的吸引力,延伸産業鍊條,帶動周邊村民從事旅遊銷售、農家樂、民宿服務等。其中,緊鄰矮寨大橋的排兄村,依托景區客流,發展農家樂108家、客棧47家,2019年實現整村脫貧。

“以前賺不到錢,現在在這裡工作,加上計件工資每個月能有兩三千元。”在矮寨鎮坪朗村金畢果民族服飾就業扶貧車間内,十幾位工人正忙個不停。

金畢果民族服飾公司經理時麗梅告訴記者,當地的婦女心靈手巧,對民族服飾也很了解,基本培訓後就能達到公司的要求,有些年齡較大的婦女,手工繡出來的服飾已經有很高的品質了。

值得一提的是,坪朗村離矮寨大橋很近,扶貧車間制作出來的民族服飾主要是提供給景區、演出團體和旅遊公司,運輸出去非常方便。“扶貧車間今年上半年的訂單已經滿了,相信以後我們的生活都會越來越好。”

目前,矮寨奇觀景區每年接待旅客500萬人次,旅遊收入超過3億元。景區員工87%為本地人,區内從事旅遊銷售、農家樂、民宿服務的貧困戶達285家,通過旅遊 扶貧,帶動周邊近3萬村民加快脫貧緻富奔小康步伐。現在,矮寨大橋周邊還修建了玻璃棧道、矮寨天橋仙居。下一步,景區将建設滑翔基地、幸福峽谷星空汽車營地、懸崖酒店等系列旅遊配套設施,讓遠道而來的客人享受更震撼、更舒适的旅遊體驗。

湘西旅遊資源豐富,有着厚重的曆史文化。鳳凰古城、世界文化遺産老司城享譽世界,裡耶、芙蓉鎮、浦市、邊城茶峒等曆史文化名鎮在國内聲名鵲起,每年吸引數千萬國内外遊客領略湘西的山水人文。近代以來,湘西在沈從文、黃永玉等人的筆下變得活色生香,神秘湘西文化散發出迷人的光彩,國内外遊客絡繹不絕。整個矮寨大峽谷連接呂洞山區與花垣金龍大峽谷,西可連接鳳凰長潭崗景區,北可連接永順猛峒河漂流龍山八面山景區。

龍曉華向記者介紹說,目前,矮寨大橋景區已創4A景區,并正全力推進5A景區創建。“到湘西,遊鳳凰,看大橋”成了去大湘西旅遊的新理念。

湖南高速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嶽文斌告訴記者,今年公司還将繼續挖掘矮寨大橋旅遊發展潛力,利用大橋355米橋高的天然優勢,發展蹦極、秋千、雲中漫步等深度體驗項目,力争将其發展成為湘西旅遊的新熱點。

龍曉華說,矮寨大橋修成以後,特别是近5年,湘西的旅遊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這也使其成為中國旅遊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她透露,大橋的觀光長廊,每年能帶來幾千萬元的旅遊收入,在交通之外又創造了另外一大筆财富。她預計,今年湘西300萬人人均旅遊收入将達到2萬元,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記者 陸培法)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5月13日 第 05 版)

責編:趙寬

本文來自【海外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