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亞特
意大利的驕傲
菲亞特是一個深受其祖國眷顧的品牌。1899年,喬瓦尼·阿涅利與9位意大利企業家和貴族聯合成立了意大利都靈汽車制造廠(Fabbrica Italiana Automobili Torino),簡稱F.I.A.T,并被董事會推舉為主席。而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身份——維拉爾佩羅薩市長,以及前維拉爾佩羅薩市長之子。
公司成立當年,3 1/2HP就面世了。上世紀初葉,菲亞特公司的規模發展迅速,業務範圍不包含及車輛,也涉及鋼鐵、軍工等各個領域。1915年開始建造的Lingotto工廠是當時歐洲規模最大的汽車生産基地。
代表工業,更是文化
在其百餘年的發展曆程中,菲亞特從一個汽車品牌逐漸發展成為巨型工業帝國。二戰之後的動蕩之中,菲亞特收購了衆多本土品牌資産,包括當時意大利規模第二大的汽車制造商藍旗亞、法拉利、阿巴特和Autobianchi等。之後的幾十年間又陸續收入了阿爾法·羅密歐和瑪莎拉蒂。作為真正的國民車,菲亞特在意大利極為深入人心,甚至成為文化的一部分。前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甚至曾表示,與他年齡相仿的意大利人有一半将初吻留在了菲亞特500裡。
目标遠大,但不一定前途光明
2008年爆發的次貸危機使美國汽車工業重新洗牌,菲亞特借此機會收購了峭壁邊緣的克萊斯勒公司。新組建的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制定了野心勃勃的發展計劃,主打經濟型車的菲亞特品牌将在這份計劃中發揮基石的作用,而亟待開發的中國市場将成被看成是提升銷量的突破口。然而,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巨頭之間的聯姻往往麻煩重重。瘋狂并購造成的巨額債務也如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
藍旗亞
曆史悠久,輝煌一時
藍旗亞品牌的起源有着鮮明的意大利式個人英雄主義色彩。這個曆史悠久的品牌由文森佐·藍旗亞在1906年創立,他不僅是公司的首腦, 同時也是戰功卓著的賽車手。過去一百年間,藍旗亞留下了許多為人稱道的優雅車型。1969年,菲亞特公司接管了這家他們的前員所工創立的公司。
集團中定位尴尬,淪為地方性品牌
在如今的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中,藍旗亞品牌陷入了尴尬境地,在菲亞特、阿爾法·羅密歐和克萊斯勒之間顯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Delta、Ypsilon等在産車型隻在意大利本土和少數幾個歐洲國家銷售,已經徹底淪為地方性品牌。而一些粗魯的換臉手術更是徹底破壞了它的優雅。也許讓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品牌走入人們的記憶中不失為一種明知的選擇。另一種出路是将其打造成類似DS的高端品牌,不過對于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的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來說,那将是一次情懷滿滿的冒險。
瑪莎拉蒂
源于賽場的運動貴族
1912年,阿爾菲利·瑪莎拉蒂在博洛尼亞建立了以自己命名命名的公司,為私人車隊改裝Isotta Fraschini賽車。但随後爆發的一戰打亂了他們的計劃,瑪莎拉蒂兄弟也随之應征入伍。戰争結束之後,瑪莎拉蒂第一款獨立開發的車型Tipo26,該車在Targa Florio首次亮相就獲得了同組别冠軍。
放下身段,以求大賣
1993年菲亞特收購瑪莎拉蒂之後,這個當時處于半癱瘓狀态下的品牌重新煥發了青春。如今,瑪莎拉蒂正朝着年銷5萬輛的目标努力,這對于過去一百年間任何時期的瑪莎拉蒂品牌而言,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利用菲亞特克萊斯勒的集團化優勢,瑪莎拉蒂大幅降低了成本,因此新一代總裁和Ghbili的價格比以往更加親民,而以大切諾基為基礎的SUV無疑将成為新的增長點。
阿爾法·羅密歐
性能與美感的結合
阿爾法·羅密歐的前身是1909年成立的A.L.F.A公司。1915年8月,那不勒斯商人尼古拉·羅密歐入主公司,并将自己的名字寫入品牌之中。二戰之前是屬于阿爾法·羅密歐的黃金時期,不僅流下了大量經典車型,在賽車場上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1986年,經曆了6年與日産公司不愉快的合作經曆之後,阿爾法·羅密歐與藍旗亞一起被菲亞特集團收入,進入了一段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
馬爾喬内的掌上明珠
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的掌舵者馬爾喬内曾對媒體表示,阿爾法·羅密歐對于他的意義就像奧迪之于皮耶希。他斷然拒絕了大衆汽車集團的收購意向,不惜與德國競争者大打口水戰,甚至價格戰。
對于未來,阿爾法·羅密歐有着引人入勝的設想。如果一切順利,到2018年這個風格鮮明的意大利品牌将推出8款新車,所有産品都将以後驅平台為基礎,強調駕駛樂趣和純正的意大利血統。如能實現,這有望将部分菲亞特處于閑置狀态的産能解放出來。
斯柯達(捷克)
投身汽車行業的工業巨子
在汽車曆史開始之前,斯柯達公司就已經是一個龐大的工業帝國了。他們是奧匈帝國最大的軍工制造商,甚至尼亞加拉大瀑布下安裝的水輪機都由這家公司制造。然而,有關斯柯達汽車的故事要從L&K 公司講起。1925 年,斯柯達收購了L & K公司,從此正式走上生産汽車的道路。而在此之前,由勞林和克萊門特創建的L & K公司已經有30年曆史,業務範圍從生産自行車,拓展到摩托車和汽車。在布拉格,最早的公交線路之一就由L&K 公司生産的H型客車執運。
斯柯達的未來在中國
1989年,蘇聯的解體對東歐經濟産生了巨大影響。斯柯達也随之開始尋找合作夥伴,并最終在1991年成為大衆汽車集團的全資子公司。2014年,時任CEO範安德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斯柯達的未來在中國。"盡管在排放門事件之後,範安德因不願接受大衆汽車北美CEO一職而決定辭職,但我們相信他當初的話并非隻是客套。
世爵(荷蘭)
作為馬車生産商,世爵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880年。1900年,世爵公司向世人展示了他們的第一款汽車。1903年,為了融入國際市場,世爵将公司名稱從Spijker改為更符合英語習慣的Spyker。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公司為軍方生産了超過100架戰鬥機。不過戰後不久,世爵便宣告破産。在1922年以前,這個古老的荷蘭品牌總計生産了大約2000輛汽車。
1999年,維克多·穆勒用複活計劃打動了Spijker家族的後代,無償得到世爵品牌。随後複活的世爵汽車推出了C8、C12等車型。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對薩博資産的收購使世爵陷入瀕臨破産的境地,在2014年被荷蘭法院宣布破産。但2015年2月,事情再次發生轉折,一筆來源不明的過渡資金使其得以續命。最新消息稱,早在計劃中的電動跑車有望在今年日内瓦車展亮相。
三菱(日本)
不成功的嘗試成就日本第一車
最早的三菱汽車出現在99年前,如果按照中國傳統的虛歲計算,正好可以編入我們本期的百年汽車品牌之中。事實上,三菱公司早在1870年就成立了,業務範圍涵蓋了工業制造、運輸等多個方面。1917年,三菱第一次嘗試生産汽車,以菲亞特Tipo3為基礎的Model A是日本曆史上第一款批量生産的汽車。但三菱認為其與歐美進口産品相比成本沒有優勢,僅制造了22輛。
壯士斷腕,專心造好城市SUV
2015年底,三菱汽車宣布放棄轎車研發,将精力集中到中小型SUV及新能源車的研發上。Evo、帕傑羅等叫好不叫座的車型面臨後繼無車的凄涼局面,但未來五年,将有3款SUV陸續上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