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孕囊到底準不準

孕囊到底準不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20:04:54

孕囊到底準不準(科普知識準媽媽對于)1

孕囊是什麼?

孕囊是原始的胎盤組織,被羊膜、血管網包裹的小胚胎。孕囊是懷孕最初的形态,那時候胎兒還沒有形成,胎芽出現時已經有胎心跳動了。

孕囊也算子宮外孕的一種産物,受精卵在7天時由于發炎、粘連等某些因素未進入子宮,通常宮外孕都會大出血,一般來說胎兒無法存活。小寶寶的母親本身是宮内妊娠,但由于子宮發育不良,孕囊從子宮薄弱的頂端撐破,進入了腹腔,孕囊周圍的絨毛在腹腔内到處尋求養分,再通過胎盤供給胎兒。通常這樣的胎兒由于沒有子宮大環境的保護,生存環境極為惡劣,營養也比較差,正常兩個月内胎兒就會死亡。

懷孕多久B超能看出孕囊?

孕囊是懷孕最初的形态,是原始的胎盤組織被羊膜、血管網包裹的小胚胎。那時候胎兒還沒有形成,胎芽出現時已經有胎心跳動了。

一開始孕囊是很細小的,然後再慢慢地長大。那麼懷孕多久B超能看出孕囊呢?

一般情況下,懷孕5周以後,B超可看見小胎囊,胎囊約占宮腔不到1/4,或可見胎芽。如果是正常的宮内妊娠,懷孕40天左右可以通過B超在子宮内看到孕囊,不過因個體差異而受孕時間的早晚,有的孕婦會推遲至45天左右時才能看到。

通常,HCG達1000U/L時,陰道超聲應該可以識别出宮内孕囊,這個時候大約是孕5周的第4、5天的樣子,HCG達到6500U/L時,腹部超聲才能識别出宮内孕囊,因此,陰超會更加準确,如果正常的月經周期,到了孕49天還看不到宮内孕囊,則應懷疑宮外孕。

孕囊大小标準是多少?

妊娠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卵子受精後,進入宮腔,胚胎及附屬物迅速生長發育直至成熟的過程中,每個孕周都會有不同的變化。

4周:胎兒隻有0.2厘米。受精卵剛完成着床,羊膜腔才形成,體積很小。超聲還看不清妊娠迹象。

5周:胎兒長到0.4厘米,進入了胚胎期,羊膜腔擴大,原始心血管出現,可有搏動。B超可看見小胎囊,胎囊約占宮腔不到1/4,或可見胎芽。

6周:胎兒長到0.85厘米,胎兒頭部、腦泡、額面器官、呼吸、消化、神經等器官分化,B超胎囊清晰可見,并見胎芽及胎心跳。

7周:胎兒長到1.33厘米,胚胎已具有人雛形,體節已全部分化,四肢分出,各系統進一步發育。B超清楚看到胎芽及胎心跳,胎囊約占宮腔的l/3。

8周:胎兒長到1.66厘米,胎形已定,可分出胎頭、體及四肢,胎頭大于軀幹。B超可見胎囊約占官腔1/2,胎兒形态及胎動清楚可見,并可看見卵黃囊。

9周:胎兒長到2.15厘米,胎兒頭大于胎體,各部表現更清晰,頭顱開始鈣化、胎盤開始發育。B超可見胎囊幾乎占滿宮腔,胎兒輪廓更清晰,胎盤開始出現。

10周:胎兒長到2.83厘米,胎兒各器官均已形成,胎盤雛形形成。B超可見胎囊開始消失,月芽形胎盤可見,胎兒活躍在羊水中 。

11周:胎兒長到3.62厘米,胎兒各器官進一步發育,胎盤發育。B超可見胎囊完全消失,胎盤清晰可見。

正常孕囊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孕囊隻在懷孕早期見到。月經28~30天規則來潮的女性,停經35天,B超就可以在宮腔内看到孕囊。在懷孕6周時孕囊直徑約2厘米,孕10周時約5厘米。孕囊位置在子宮的宮底、前壁、後壁、上部、中部都屬正常。

胎囊形态圓形、橢圓形、清晰為正常,如孕囊為不規則形、模糊,且位置在下部,孕婦同時有腹痛或陰道流血時,可能要流産。

什麼是空孕囊?

空孕囊是胚胎沒有發育好,原因很多,如精子質量不好、環境因素等都會影響胚胎發育,有時受精卵晚也會出現空孕囊,一周後複查B超,說不定就有了。空孕囊一般會自然流産。

孕囊形狀看難看女

許多網友提到了孕囊的形狀看生男生女,長形可能生男孩。其實,孕囊的形狀是由其張力以及其可伸展的空間來決定的。

舉個例,如果母親的子宮形态比較标準,孕囊着床後,絕大多數是圓形或橢圓形。如果母親的子宮不太标準,或者子宮内有肌瘤,當孕囊着床後,形狀便随之發生變化。

準媽媽們的孕囊看上去形狀有所區别與胎兒性别沒有關系。一般發育較好的孕囊是圓扁形的,但是有時孕囊會随宮腔的形狀而變長。孕囊的形狀由其張力和含羊水量決定的,會自行改變形狀。這樣,懷孕天數不同,看到的孕囊也可能不一樣。另外,每次B 超探頭的方向不同,從不同的角度看,孕囊的形狀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将孕囊形狀和寶寶性别聯系在一起,想象力實在是過于豐富了。孕囊形狀看生男生女也是不靠譜的。

你的孕期貼心閨蜜——哆啦孕媽(dlma888)。關注微信公衆号每天提供最全面最科學的孕期知識,備孕妙招、産後恢複及育兒知識。還有孕媽廣場大家一起讨論備孕妙招、暢聊快樂孕期、分享育兒心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