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土塘養殖都會用大劑量的生石灰清塘。在用量上,大部分人的做法主要依據經驗值或較随意,有的人用量為75~100公斤/畝,有的人用量為100~150公斤/畝。那麼,生石灰的用量有沒有标準呢?
生石灰,學名氧化鈣,由石灰(碳酸鈣)煅燒而成,溶于水後生成熟石灰(氫氧化鈣)。一般情況,水産養殖過程中,改底、消毒、補鈣等都會用到生石灰。
經資料及經驗表明,潑灑生石灰後使池水的pH達11以上,并保持2h不下降,就能達到殺死病原體和敵害生物的目的。至于需要多少劑量,需要根據你的池塘底質、水質和深度來确定,而不是簡單地“75~100公斤/畝”或“100~150公斤/畝”。總體來說,總堿度越高,生石灰的用量越大,鈣離子濃度越高,生石灰用量越小。
潑灑生石灰後,能升高土壤的pH值,中和有機質厭氧産生的氫離子,同時可以中和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機質時産生的二氧化碳,這也進一步促進有機質的分解。
需注意的是,幹塘時在池塘土壤中使用的生石灰劑量太大,有可能導緻土壤pH太高而影響微生物活性,反而達不到土壤改良的效果。養殖生産上清淤時,往往會留一層,這也是出于保留土壤微生物的考慮。
大劑量的生石灰,能與水體中的二氧化碳結合,并形成碳酸鈣沉澱。在形成碳酸鈣沉澱的時候,通過共沉澱作用也能将其它重金屬一起沉澱。因此生石灰也發揮了降低重金屬的作用。投入生石灰幾天後,水體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碳酸鈣又有部分轉化成碳酸氫鈣,形成穩定的緩沖體系,使水體pH值回到養殖的正常範圍内。
在養殖期間,由于鈣被生物同化或被底泥交換或被生物沉澱而流失。多年養殖的池塘,底部也易較發酸。使用生石灰,能提高池塘堿度和硬度。堿度的高低直接影響着肥水時池塘藻類光合作用效率高低,所以使用生石灰能恢複和提高池塘的初級生産力,提高養殖水體的淨化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池塘承載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