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馮。清朝官員帽子上的小珠子是幹什麼用的?看似不起眼,但在現在,卻是價值連城。清朝是滿族所創建的具有鮮明民族特征的國家政權,清朝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将過去的民族特性與幾千年漢族文化相結合,在許多方面形成了具有時代特征的文化傳統與體制。
清朝初期,滿族統治地位尚不穩固,滿族與漢族之間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異。因此,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地位,形成一套為大衆所接受的冠服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清朝入關之前,滿族作為遊牧民族,服飾上并無等級之分。但滿族入關以後,統治者開始對服飾制度進行重大改革,濃郁的異域風情改變了整個時代的着裝風格,并對近代中國服飾文化産生了影響。
在冠服制度中,統治階級通過冠服的顔色、圖案和材質來區分身份和地位,同時,朝堂上的每一個細節都代表着身份和榮譽,在清政府的朝堂上,服飾制度的改革有着特殊的意義。
清朝以前,官員做錯了事情,一般都會被人說成是烏紗帽,所以一提到“烏紗帽”,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人是個官員。清代以後,官員所戴的禮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後演變成了“頭戴花翎”。
“頂戴”一詞,是清代官帽與帽飾的統稱,也常被稱為“頂帶”。帽子上的裝飾通常是用玉質、金質和銀質制成的托座,托座的底端用絲質帽緯裝飾,再用珍珠和寶石裝飾。冒頂制度始于元朝,但在清代得到發展。
“翎”是清代特有的冠飾,又叫“翎子”,羽毛是用孔雀的羽毛做成的,叫“花翎”,藍色的羽毛叫做“藍翎”。“頂戴”、“翎子”與穿戴者的官階有着嚴格的一一對應關系,因此,頭戴花翎成為清代服飾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清代的冠制,禮帽分為“涼帽”、“暖帽”。“暖帽”通常在秋季和冬季佩戴,從8月至次年2月。“涼帽”在春季和夏季佩戴,從三月到八月一直佩戴。暖帽多為黑色呢子、絨布或綢緞制成,帽子通常由玉草或藤絲、竹絲編織,外罩上羅紗。
不管是暖帽還是涼帽,帽頂都是紅色的,中間是一顆珠子。為了區分官職,頂珠的顔色和材質也是五花八門,從一品到三品,官員帽子頂珠的材質依次是紅寶石、紅珊瑚、藍寶石。從四品到九品,分别是青金石、水晶、巨蚌、素金、陰文镂花金、陽文镂花金。
如果帽子上沒有一顆珠子,那就是沒有級别的,被稱為“未入流”。而且,我們經常在電影和電視劇裡看到這樣的一幕,皇上一怒之下,直接把他的頭摘下來,戴上花翎。
清朝官員頭上戴着的珠子,在現代社會,依舊是價值連城。
就拿紅寶石來說,它不僅外表看起來高貴典雅,而且數量極少,在世界各地一直受到很多皇室貴族的追捧,每克紅寶石的價值甚至超過了鑽石。所以,當時清朝隻有一品官員才有資格佩戴紅寶石。
紅珊瑚和藍寶石雖然沒有紅寶石那麼稀有,但是也不是一般人能夠輕易接觸到的。對比了一下現在的市場,紅珊瑚的價格比藍寶石要高一些,一克紅珊瑚的價格已經超過了五千,甚至接近一萬,藍寶石的價格比現在的黃金要高一些。
從四品官員開始,帽子上的珠子就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了,普通人都有能力購買和擁有。所以,三品官職對于很多官員來說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二品、一品的官員更是鳳毛麟角。
這種頭戴花翎的獨創性,進一步凸顯了滿族及其統治者的民族自信,同時也體現了滿族朝堂之美,為後人留下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圖畫。
你了解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