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是什麼季節出現的?大小新聞客戶端11月10日訊(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李俊玲 通訊員 馮雪英)“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随着一波一波冷空氣的到來,冬天的腳步近了,也進入了多種呼吸道傳染病興風作浪的季節,猩紅熱就是其中一種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市疾控中心專家為您詳細介紹猩紅熱的特點和預防知識,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猩紅熱是什麼季節出現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小新聞客戶端11月10日訊(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李俊玲 通訊員 馮雪英)“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随着一波一波冷空氣的到來,冬天的腳步近了,也進入了多種呼吸道傳染病興風作浪的季節,猩紅熱就是其中一種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市疾控中心專家為您詳細介紹猩紅熱的特點和預防知識。
什麼是猩紅熱?
猩紅熱是由A群乙型溶血性鍊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其冬春季節多發。
A群乙型溶血性鍊球菌抵抗力一般,加熱56℃30分鐘和一般消毒劑均能将其殺滅,但在痰和膿液中,可生存數周。
猩紅熱如何傳播?
猩紅熱患者和帶菌者是傳染源,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發病前24小時至疾病高峰時期,傳染性最強,當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通過空氣飛沫就會傳給别人。也可通過手接觸被病人污染的食物、餐具、玩具、圖書、日常用品等,未及時清洗後觸摸口鼻引起傳播。
人群對引起猩紅熱的病原菌普遍易感,發病年齡以3-10歲兒童為主,6個月以内嬰兒因從母體獲得免疫保護而很少發病。
感染後可獲得較長久的免疫力,但僅産生針對此次感染鍊球菌的保護性抗體,抵抗同類型病原菌的侵犯。由于引起猩紅熱的病原菌型别衆多,抗體不能産生交叉保護,因此易感者可以多次感染發病。
猩紅熱主要臨床表現有哪些?
猩紅熱潛伏期1-7天,一般為2-3天。
發病初,通常出現發燒和喉嚨痛、吞咽痛,偶爾會有頭痛、嘔吐和腹痛;第2-3天,患者會出現全身彌漫性紅色皮疹,從耳後、頸部擴散蔓及全身,48小時達到高峰;第3-5天内紅疹消退,重者可持續一周左右。疹退後,開始出現皮膚脫屑。
此外,猩紅熱發病初期,孩子的舌頭表面覆蓋白苔,紅腫的乳頭凸出于白苔之外,呈現出草莓般的外觀,又稱為“草莓舌”;2-3天後白苔開始脫落,舌面光滑呈肉紅色,乳頭仍凸起,稱為“楊梅舌”。
如果猩紅熱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或者因患者的個人體質,有可能出現并發症,甚至可損害心髒。
猩紅熱應如何治療?
猩紅熱的病原菌對青黴素較為敏感,可使用青黴素治療;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紅黴素。懷疑猩紅熱感染時,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在醫生指導下,規範使用抗生素治療,且不可自行服用抗生素治療。
個人和家庭如何預防?
目前,猩紅熱尚無疫苗可用來預防接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至關重要,建議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家庭居室清潔、通風。随時關注天氣變化給孩子增減衣服,合理膳食,加強身體鍛煉,教育孩子勤洗手、勤漱口,不用不幹淨的手觸摸口鼻;
二是在高發季節盡量少到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周圍出現猩紅熱病人時,家長要密切關注兒童的身體狀況,一旦兒童出現發熱或皮疹,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
三是感染猩紅熱的患兒應注意卧床休息,不要與其他兒童接觸,自覺居家隔離,隔離期自發病日起不少于7天;有化膿性并發症的患兒需隔離到炎症消退。症狀未見好轉要及時送醫院規範診治。
學校和托幼機構如何防控?
由于有咽痛、吞咽痛等咽峽炎症狀的猩紅熱患者排菌量大且不容易被發現,猩紅熱極易在托幼機構、小學等單位發生聚集暴發疫情,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落實好各項預防措施。
一要嚴格做好晨午檢,切實落實因病缺勤登記和追蹤工作;
二要保持教室、食堂等場所良好通風;
三是托幼機構要對玩具、餐飲具、門把手、桌面等日常使用和接觸的物體表面做到每日嚴格消毒;
四是教育指導兒童養成正确洗手的習慣,保持手衛生;
五是一旦發現出疹、咽痛等猩紅熱可疑症狀的患兒,應立即隔離,通知家長帶孩子去正規醫療機構規範診治。确診患兒,在症狀消失、發病7天後,方可複課。
責任編輯:高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