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湖南的一趟列車
突然被人民日報點了名
截至目前
#湖南最後的慢火車#話題閱讀量
已經超過1.4億
這趟承載湖南懷化人民希望的
綠皮“慢火車”終于火了
沒有空調、沒有軟座和軟卧
逢站就停
在火之前,它和它的兄弟們
已寒來暑往的在深山裡默默運行了13年
這樣的慢火車,湖南有四列
7269/7270次
7272/7271次
7266/7265次
7275/7274/7273次
7272/7271次
7點30分,懷化火車站5号站台。
一聲汽笛,一輛綠皮火車7272從站台緩緩駛去,一路向西,經貴州,抵重慶,全程178公裡,經停13個車站。
列車出發前15分鐘,列車員楊波檢查完衛生後,正守在6号車廂的門口,準備為乘客檢票上車。
與之相隔150公裡的重慶蘭橋站,車站值班員李再軍正與晚班同事做交接,檢查設備運行。
在這兩地之間,麻陽果農田昌儀已把剛摘的枇杷,裝進了竹筐,他要趕1個小時後停靠在錦和站的7272次列車,到貴州銅仁下車,賣掉這些水果。
這趟和7272次列車并行的“生命之旅”,3人都已曆經了13年。“慢火車”停靠途經的每個縣鄉小站,當地群衆親切地稱之為“慢慢遊”;因票價便宜,大家又叫它“扶貧公益火車”。
“慢火車平均上座率不足40%,隻有在趕集時列車上才會熱鬧,一直都是在虧損運營。”——郭立亮
△2月21日上午,7272次列車上,73歲的楊桃香正在清理清晨從野外采摘的野生菌和野蔥,準備到貴州省銅仁市去賣。
雖然車内設施簡陋,但開行以來深受群衆的歡迎和喜愛。除了買賣貨物,當地群衆還搭乘“慢慢遊”走親訪友,聯絡感情。
湖南日報郭立亮攝
跟車13年:“最美的風景就在車廂”
楊波第一次踏進7272次車廂,是在2007年,那年她27歲。同年,上海已經開通了區間運營的動車,掀起運營革命的高鐵正在籌備,随時可能橫空出世。
7272次是列綠皮慢火車,這種火車舊、老,條件艱苦,夏天是“高壓鍋”、冬天是“寒窯”,誰都知道這是幾近淘汰之物。
楊波覺得,“它和自己的年輕很是不配,況且本趟列車線路偏僻,停靠的也幾乎全是小站。”
剛上7272次列車的她,有點不甘、甚至氣惱,她記得自己“第一次是煩躁地甩開的車門”。
“一定要去更好的線路,到更新的列車上。”楊波說,那時她覺得7272次列車,根本盛不下她的夢想。
每天,7272次列車沿着辰水一路向西,穿過山間,沿途13個站,有12個站隻停靠這一輛列車。偏僻的線路有最美的風景,每趟跟車,一旦得閑,楊波就靠着車窗看着窗外,她在欣賞美景,也在憧憬自己的人生。
将目光專注到車廂,是在一個早晨。那天,車經錦和站,一位年老的果農,差一點就誤車了,幸虧楊波提醒、幫忙,老農才順利上了車。楊波後來去查票,老農對她連連稱謝,“要是沒你們這趟車,我們會窮一輩子!”
還有一次,一位在漾頭站上車的菜農,被籮筐劃傷了手,流血了。楊波趕緊轉身到工作間取了消毒水與創可貼,給他處理傷口。雖然隻是舉手之勞,菜農卻放在了心上,時不時會捎上幾把自家種的小菜給楊波。冰災那一年,菜農連着幾天沒有搭車,有一天特意把蘿蔔和白菜送到車站,遞給楊波說:“冰災嚴重,小菜難買,拿點回去給家裡人吃。”
原來,最美的風景就在車廂,楊波說,這趟列車,基本就是為農民在服務,他們勤勞、樸實,還懂感恩,他們和自己一樣都在為理想奮鬥。
跟車13年,沿線的農民什麼季節該挑什麼擔子,楊波已能說得準确無誤。她喜歡看着農民每天早上高高興興挑着擔子來,下午帶着收獲的喜悅歸去,這種用勞動來換取幸福,很真實,也很樸實。
這些年,火車的線路沒變,一元一站的票價沒有變,窗外的景和車上的人,卻悄然發生着改變。
楊波記得火車剛開通時,沿線的農家多是木頭房子、泥巴路,如今幾乎家家小樓房,門前都是水泥路,還停起了小汽車。
楊波漸漸發覺自己的夢想其實就在這輛綠皮火車上。
搭車13年:開往“幸福”的列車
7272次列車途徑的第四站是錦和站。
果農田昌儀早早便挑着兩筐剛摘下來的枇杷,趕到了站,今天的水果質量好,他開心地笑笑,“到了銅仁後,又能賣個好價錢。”
田昌儀今年70歲,已經種了50年的水果。火車沒開通以前,他每天隻能在本地的集市上賣水果,運氣好,一天能賺二三十元錢,很多時候幾近滞銷。
都知道臨近的貴州銅仁,當地人很喜歡麻陽水果。但如果要去,就得先坐公共汽車到懷化麻陽的郭公坪,然後包農用車去貴州的漾頭,再轉車到銅仁,單程4個小時,往返車費50元。
誰能經得起這樣的折騰呢?交通不便扼住了“湘黔咽喉”錦和鎮,盡管這裡高山連綿,溪河交錯,素有魚米之鄉、瓜果王國的美譽。
2006年4月18日,田昌儀記得清楚,這是7272次列車正式運營的第一天。天還沒亮,他就挑起了100斤的柑橘來坐火車。
“那時候還隻有幾個人,不像現在,整車都是大大小小的籮筐。”田昌儀說,那天在銅仁,柑橘2元錢一斤,不到一個小時就賣完了,比在麻陽翻了20倍,而且到銅仁的火車票價隻需3元。
水果好賣了,膽子就放大了,步子就邁開了,現在田昌儀不僅種上了柑橘,還種上了枇杷、李子、桃子等,四季的水果都有,四季的銷售也旺,田昌儀一天最少能賣到200多元,多的時候有三四百元了。
13年裡,田昌儀搭着火車,把自家的水果賣到了貴州,不僅供5個子女上學,家裡還蓋上了三層的新樓房。偶爾,他也會給自己放幾天假,坐着高鐵、飛機去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旅遊。“我還想去國外看看,以前總是在電視裡看到外面的世界,現在日子過好了,我也想走出去感受下。”
田昌儀覺得7272次列車就是一趟開向“幸福”的列車。
堅守13年:列車送來外面的世界
每天有無數的列車從它身邊呼嘯而過,隻有7272次在此停靠。
蘭橋鎮,位于重慶市秀山自治縣的最南端,有重慶市“南大門”之稱,2006年渝懷線建成,蘭橋設站。
悠長的鐵軌,安靜的小站,緩緩駛過的綠皮火車,李再軍守在這裡已經13年。
李再軍剛到小站值守時28歲,蘭橋給他的第一感覺就是窮,“家家戶戶都是老舊的木闆房,肉類及蔬菜的價格隻有懷化的一半,附近的青壯年幾乎外出打工。”
7272次列車開通後,這裡逐漸有了人氣。有商販從懷化、貴州來收購農産品,再坐火車返程,新鮮蔬菜、小豬崽、雞鴨、鳝魚、泥鳅、幹筍等土特産都是搶手貨。
乘坐7272次列車前往銅仁賣菜的向桂桃在車上數着零錢,她每天賣蔬菜能有100多元的收入。 湖南日報郭立亮攝
小鎮的物資出去了,外面的東西跟着進來了,在蘭橋鎮,經常可以看到操着湖南、貴州口音的外鄉人,他們有的是來做生意,有的是來走親訪友……
火車拉近了距離,還改變了思想。
李再軍說這些年裡,不少曾經在外務工的蘭橋人回來了,他們覺得在家門口也能掙到錢。蘭橋小站對面一塊坡地,原來是一塊荒地,回鄉創業的人從麻陽買回水果苗種植,荒地成了一片水果林,尤其到了夏天,一串串紫紅的葡萄挂在藤葉上,十分誘人。這些年過去,原來的木闆房不見了,都換了小樓。
去年大年三十,沒有煙花,沒有與家人團聚,李再軍在小站與同事一起吃了頓簡單的年夜飯。他說,年終歲末,那些在外辛苦打拼了一年的老鄉回家,看到家鄉的變化,一定非常開心。
綠皮火車雖慢,也能送來外面精彩的世界。
7269/7270次
每天往返于懷化和塘豹之間的7269/7270次列車全程174公裡,最高票價11.5元,最低票價1元。從懷化出發到塘豹叫7269次列車,從塘豹返回懷化叫7270次列車,沿途經過21個站,有6節車廂,每天7:15從懷化火車站發車,13:08到達通道侗族自治縣塘豹火車站,17:30返回懷化火車站。沿線雖然有21個車站,但其中18個站屬于乘降所。
乘降所,即為方便旅客上下車所設置的小站,不設售票裝置,也不辦理客運業務,僅供乘客上下車和貨運車所用,乘客需要上車補票。“目前還在乘降所停靠的火車,就隻剩下慢火車了。”廣鐵集團長沙客運段武滬車隊黨總支書記曾令雲說。
火車徐徐行駛,旅客們在車廂内拉起了家常,籮筐、扁擔、蛇皮袋……就堆在身旁。“慢點慢點,還有時間,不要慌。”列車在冷水井車站剛剛停下,挑着擔子、提着包裹的旅客們便一股腦往車上擠,列車員一邊招呼大家注意安全,一邊幫助大家上車。
盡管車廂内人流密集,逃票也很容易,但老百姓都會主動買票,遇到有些老人家忘記帶錢了,列車員也不會強求。“畢竟,我們本來就是公益火車。”
曾令雲算了一筆賬,7269/7270次列車跑一個來回300餘公裡,不算人力成本,消耗的柴油費就需8000餘元,除開節假日,列車的售票收入還滿足不了油費,基本都是虧損運營狀态。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投進懷化火車站,林立交錯的鐵軌沿着晨曦,沖破黑夜與迷霧,蜿蜒消失在目光盡頭。7269/7270次列車每天清晨都會準時停靠在這裡,加水、檢修、清掃、上客……7:15,它将一路向南,穿會同、經靖州,最後來到侗鄉——通道侗族自治縣塘豹火車站。
作為目前懷化市境内唯一一條沒有進行電氣化改造的鐵路線路,多年來,沿線的苗族、侗族兒女,搭乘着它走出了大山,将自己的農産品及民俗文化帶出去。因票價便宜、通行方便,他們也親切地将這列火車稱之為“鐵路上的中巴”。
傍着蜿蜒的渠水一路向南,7269/7270次列車如同過山車般,将這片曾經貧瘠的土地,和鐵軌那頭的世界緊密聯系在一起。
7266/7265次
7266次列車是懷化至澧縣的一列普客列車,由廣鐵集團懷化客運段擔當。列車07:00從懷化站始發,曆時9時30分,于當日16:30抵達澧縣站。7265次列車則由張家界開往懷化。
△今年2月22日上午,7266次列車的車廂裡站滿了背着籮筐的百姓,他們是剛從麻陽縣大龍村站上來,準備前往吉首市賣菜。
△2月22日上午,7266次列車經停吉首利略站,來自常德的杜益方(左)正忙着往車廂連接處堆放臍橙樹苗,他剛批發了1100多棵臍橙樹苗,搭乘慢火車回臨澧縣新安鎮。
7275/7274/7273次
7275/7274次列車,從懷化始發,先向西開往新晃,再掉頭向東,從新晃途經懷化再開往終點益陽,7273則是由益陽開往懷化。由于列車沿途站點多是大山裡的各個村落,為的也是方便沿途的老百姓,所以它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鐵公交”。
“咣當、咣當,嗚……”每天7時21分,在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懷化站,都會有許多提着籃子、背着籮筐的旅客陸續登上列車,開啟一趟“慢慢遊”之行。
△圖為沿線的旅客帶着自家産的蔬菜瓜果前往集市上賣,以貼補家用。
這四趟“鐵公交”途經的地區大多處于山高路險、交通不便的偏遠貧困地區,因此很好地解決了當地居民的出行問題。盡管速度不快,但“慢火車”符合當地居民的習慣。無論是外出上學、就醫、打工,還是日常趕集、購物、回家,居民都少不了它。
小站攻略
龍鼻嘴站:
◐通往列車:懷化至張家界至澧縣區段的慢火車7266次
◐景點:“最小候車室”、團結亭、墨戎苗寨
萬岩站:
◐通往列車:懷化至張家界至澧縣區段的慢火車7266次
◐景點:吾戀苗寨、盤草村
溪口鎮站:
◐通往列車:7266次列車
◐景點 :古街、蘇維埃溪口居委會、紅二、六軍團指揮部舊址、“千年古樟樹”、“棉花山阻擊戰”、金秋梨園等
八家旺站:
◐通往列車:從懷化出發,乘坐懷化到塘豹7269/7270次列車
◐景點:竹林和楊梅樹、五龍潭國家濕地公園
◐特産:筍、蕨菜
周公坪站:
◐通往列車:從懷化出發,乘坐懷化到梅江的7272/7271次列車
◐景點:郭公坪境内錦江河、喇叭溪、離這裡不遠的溪口還有觀音洞,還有“神仙水”
◐特産:錦江河魚、蕨菜、胡蔥等
溫馨提示:
◑由于慢車本身的特性,所以慢車可能會有晚點或提前到站的情況發生,各位需要規劃好自己的行程,安排好出行時間。
◑這些火車每日隻有一組。回程的列車要自行注意好時間。
◑徒步時要注意安全性,在火車站周邊遊玩時,不要随意靠近鐵路,不要輕易進入鐵軌,以免受傷。
來源 | 湖南日報、大湘網、紅網時刻、湖湘地理、三苗網X智慧苗族、人民鐵道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