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詩人李白的死,似乎成了千古之謎,有人說他“飲酒醉死”,有人說“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有說“以疾終”,更有誇張的說法說他根本沒死,而是羽化成仙了。那究竟李白是怎麼死的?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文化是避諱談論死亡。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我們連活着都沒弄明白,又怎麼知道死亡呢?于是,關于死亡,我們一般選擇避而不談,刻意回避掉。而對于自己的出生及血緣關系,卻詳盡記錄保留。皇宮貴族、名門望族、小康之家以至普通百姓,都立家譜,尋根問祖,把自己的出生地及親族關系記錄得清清楚楚,而至于是如何死的,一般直接回避掉。這就是為什麼曆史上的大名人,我們都能查到他的出生地,而他們的死因卻大多成謎的緣故。
李白的詩歌,縱馳想象,飄逸灑脫,天馬行空,不拘一格,浪漫無比。這樣的人,如果就像我們普通人一樣奄奄病死,似乎枉費了詩仙的美名。于是,對于李白的死,就給賦予了很多浪漫的說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說:“李白著宮錦袍,遊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容齋随筆》中說:“世俗多言李太白在當塗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見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台。”這種傳奇浪漫的說法,似乎才符合李白的個性。而這種“捉月而死”的說法,可能來自于白居易的《李白墓》:“采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可憐荒隴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詩中“采石江邊”“就中淪落”的字眼最能引人遐想,于是民間傳着傳着,就變成了美麗的故事,“捉月而死”的結局,才符合李太白的詩風。但可惜的是,這隻是人們一廂情願的想象而已。
李白一生嗜酒,關于酒的詩,多達200多首。如“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醉君複樂,陶然共忘機”,“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對酒不覺暝,落花盈我衣”,“感之欲歎息,對酒還自傾”……李白喜歡“酒”與“月”,所以給他編造一套“捉月而死”的浪漫歸宿,再合适不過了。
那實際上,李白是怎麼死的呢?答案很肯定:就是普通病死的。而且他的病因,極有可能就是過量飲酒緻病而死。
李陽冰《草堂集序》說“公又疾亟,草稿萬卷,手集未修”,李華《故翰林學士李君墓志》說“賦臨終歌而卒”,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說“天寶初诏令歸山,偶遊至此,以疾終,因葬于此”,範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說“盤桓庀居,竟卒於此”,《舊唐書》說“以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從這些正式的史料中就可明白得知,李白就是因病而死的。
李白因病緻死,是确鑿無疑的。他晚年是非常凄苦潦倒的,終日飲酒,奄奄病死。他的詩歌,是那麼的潇灑瑰麗,人們不願相信他病死的真相,就給他想象出同樣傳奇浪漫的死法,這樣似乎他的死才更有意義。其實,關于死,我們要正視它,大多數人的死,就是毫無意義,悄無聲息。再偉大的人,最終結局就是普通病死而已,不必過度粉飾,也沒必要追加意義。普通病死,沒什麼可嫌棄的。上天在死亡這把标尺上,是公平的,不偏不倚的。
#詩歌##李白##文化##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