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20:22:12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1

策劃:窦楠楠 剪輯:青梅工作室 馮茹雲

又到一年水稻成熟期

多地驚現“巨型”水稻

湖南長沙:2.2米!

今年

長沙長沙縣路口鎮明月村的

“隆平稻作公園”裡

栽種了近十畝巨型稻

5月份播的種

9月份現在已齊穗了

巨型稻有2米2高

将進入成熟期了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2

在這裡,稻谷的品種多達數百種

稻株長得比人還高

稻米的顔色可以有七種以上

它的香味也可以被定制

如今,巨型稻試驗田裡的稻株

已經超過普通成人伸直手臂的高度

隆平稻作公園工作人員激動地說:

我們以此向袁老緻敬!

您的“禾下乘涼夢”成真了!

浙江淳安縣:2.2米!

金秋九月

走進淳安縣汾口鎮稻立方水稻基地内

金燦燦的稻田映入眼簾

“巨型稻”已經成熟

在基地内“鶴立雞群”格外顯眼

“巨型稻”是由袁隆平團隊

與中科院夏新界研究員團隊

共同研發的一種新型水稻

具有産量高,耐鹽堿的特點

可種植在河岸灘塗,鹽堿地中

此次成功種植對于擴大糧食種植面積

提升糧食産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2年5月

300畝“巨型稻”

在淳安縣汾口鎮正式插秧

目前已經成熟

植株可達2.2米

高度一般是常規稻的兩倍

同時這也是“巨型稻”在浙江省

首次大面積試種成功

預計畝産可達1500一2000斤

中國水稻為什麼這麼牛?

為什麼大家如此想念袁爺爺?

近日#中國水稻為什麼這麼牛#

和#為什麼大家如此想念袁爺爺#

兩個話題引起熱烈讨論

以袁隆平為代表的一批農業科學家

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将雜種優勢

應用于水稻生産的國家

截止2021年

可冠名“超級水稻”的品種共135個

從事水稻育種相關研究的科學家

接近2萬人

龐大的隊伍造就了中國水稻研究

從基礎研究到技術開發

到品種培育再到産業化

處于世界比較好的位置

國之重器

一個人養活了幾代人

他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半個世紀

為解決人民糧食問題作出卓越貢獻

耄耋之年

他仍下田搞研究

隻為“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

他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是“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他一生緻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籼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傑出貢獻。

——共和國勳章頒獎詞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颠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隻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

——2004年《感動中國》緻辭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3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4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5

他不是魔術師

卻能創造“奇迹”

還記得在2019年

第四屆國際海水稻論壇上

袁老及其團隊所創造的

四個水稻産量“奇迹”引爆全網:

奇迹一:

“鹽堿地,畝産800公斤!”

奇迹二:

“山東東營,平均産量超過600公斤!”

奇迹三:

“台州遇到台風,産量還有670公斤!”

奇迹四:

“海水稻,産量300公斤,可以養活1億人!”

很多網友說:“袁老是奇迹的創造者

他才是真正的奇迹”

盡管我們已經不用再為吃不飽飯發愁

袁老以及他的團隊

仍在為高産努力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6

曾經有記者問

什麼樣的初心

讓袁老投身水稻育種事業

袁老痛心地說:

“大家吃不飽飯,我親眼見過”

為了讓人民不再經受食不果腹之苦

他開始了漫長的攻堅之路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7

在湖南安江農校做教師的袁隆平,發現了一株鶴立雞群的稻子

1964年

他開始研究雜交水稻

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

實用高産水稻品種“南優2号”

1976年

雜交水稻的成果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

平均增産20%以上

之後的南優2号、超級稻

每公頃的産量

從3噸提高到18噸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

惠及全球40多個國家

他也因此獲得了

我國第一個特等發明獎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8

袁隆平(右一)與助手李必湖(左二)在安江農校試驗田(來源:隆平高科)

1976年,全國糧食總量達到28631萬噸

比1965年增長47.2%

從1976年到1987年

中國的雜交水稻累計增産1億噸以上

每年增産的稻谷可以養活6000多萬人

後來,記者再問袁老:

會不會害怕那樣的場景出現

袁老長舒一口氣回答說:

“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可愛老人

寶藏“梗王”

除了沉迷于水稻研究

袁隆平還喜歡拉小提琴、下象棋

和家裡人共同表演小節目

有空就去打個排球、遊個泳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9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10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11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12

不僅熱愛生活,而且幽默風趣

在同一家理發店理發16年

剪完頭發後還會俏皮地打趣:

“哇,我又年輕了”

還有一次采訪

被問到為何不帶博士生

袁老實名吐槽:

“現在的博士生我不帶了

辛苦得很,麻煩得很呢

那是要死腦細胞的”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13

後來記者又問他團隊中的精英好不好管

袁老又是皺眉

又是撓頭的表情着實是亮了

簡直是個“行走的表情包”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14

還有一次上台領獎

發表獲獎感言

他一本正經地回答:

“我的獎實在太多了

我不在乎這些東西”

網友直呼:原來袁老也會“凡爾賽”!

不僅如此

看到網上的年輕人說自己90後

他也接梗道:“原來自己是‘80後’

現在是‘90後’了”

網友們感慨到:

“擁有這樣的人生态度

我終于明白袁老為什麼能做出這麼大成就”

為人低調

遠離光環

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的初步研究

以1961年為始,一直到1975年

走過了從無到有的階段

人人知他是稻田的守護神

他卻說自己就是個種了一輩子稻的老農民

多年風吹日曬,早出晚歸

曬得皮膚黝黑,個子瘦瘦小小

穿着一件舊襯衣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15

袁隆平在思考時喜歡撓頭(來源:潇湘晨報)

其實,袁老父母都是知識分子

他的祖父曾任海南文昌縣縣長

父親袁興烈畢業于

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中文系

母親華靜自幼在英國教會學校讀書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16

如果沒有把畢生

獻給研究雜交水稻這條道路

他原本可以優渥

清閑地度過這一生

但因目睹人民的饑苦

他毅然選擇在田間地頭忙碌幾十載

這樣一個踏實肯幹的老人

做出過突出貢獻

卻從沒有為自己争取什麼

國家要給他官職,他拒絕了

說自己本不需要

國家要給他獎金

他不是捐給慈善機構,就是分給同事

他身上的襯衫35塊一件

開着10萬元的車

戴着普通的手表

乘飛機也隻坐普通艙

十幾年都住在簡單樸素的大院子裡

剪發也十年如一日在同一家小店

為了照顧店主生意

袁隆平理應20元的普通男發

每次都塞給店主100元

店主不收還會假意威脅:

“你不收,我就不來了”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17

國家為他在青島市李滄區

準備了一棟獨立院落

他把它拿來搞科研

客廳變成公共辦公室和會議廳

房間裡都是科研器械

完全沒有住宅氣息

在袁老的潛移默化下

他的家人也很低調

他有3個特别珍愛的孫女

記者采訪他們時

她們梳着娃娃頭

打扮樸素、落落大方

說話親和質樸

有爺爺做榜樣,她們也會用功學習

努力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18

袁隆平的三個孫女:袁友晴、袁友清、袁友明

2021年3月10日

袁隆平在三亞雜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

引發身體不适

4月7日,轉到長沙醫院治療

5月,正是水稻郁郁蔥蔥

散發淡淡香甜味的季節

22日剛過午飯時間

這位老人安靜地睡去了

離開了這個世界

有網友感人評論:

“我中午把飯乖乖吃完了

中午之後

人們都吃飽飯後,他才舍得離開”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19

最後

我們一起回顧這位老人功勳的一生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20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21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22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23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24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25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26

水稻的分布和生長習性(2.2米2.2米今年的水稻長得好高)27

他是拯救世間最多生命的神農

也是默默守護人民的勇士

不朽功勳

镌刻國家發展史冊

光輝榜樣

照亮民族複興征程

今天是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雜交水稻專家

袁隆平誕辰92周年

讓我們一起緬懷袁隆平院士!

來源:共青團中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