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懷才不遇等不到貴人

懷才不遇等不到貴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1 04:22:48

閑來無事,低頭刷屏,刷到一條家具企業公衆号的推文。看到這類信息,我多數會直接滑走,但是這條信息的題目确實很标新立異。出自廣告人的敏感,我點開它,更意外的是,我居然從頭看到尾。

文筆幽默不失莊重,内容全面不失重點。看完後,有一種立即購買的沖動。高手來自民間,此言果然不虛。抱着求賢的心态,我咨詢好友,想結識一下他企業的這位“才子”員工。好友卻回複:不過爾爾。

事情是這樣的。兩年前,好友通過招聘網站遇到了這位“才子”,簡曆非常誘人:名牌大學畢業,有國企、民企和媒體的工作經曆。可是經過背景調查後發現,這位“才子”真是命途不濟。

懷才不遇等不到貴人(跨過懷才不遇這道坎)1

大學畢業後,直接分配到北京某國企,可就在他入職的那一年,單位取消了北京分房政策。工作三年後,和領導關系不合,又覺留京無望,便辭職去了一家媒體。工作了一段時間,又在選題策劃上經常與副總編起沖突,一怒之下,又辭職進入了一家民企負責企劃。

雖然開始做得不錯,老闆也非常愛惜人才,可是因為一篇宣傳稿和老闆意見不合,“才子”覺得老闆水平太低,不足以共事,又是一紙辭職申請。輾轉了幾家企業,都未能如願做長。恰逢愛人生子,無法工作。因為家庭經濟壓力,不得不去這家家具廠做生産線工人,偶爾兼職做一下企業的公衆号推文。

我吃驚地聽完好友對這位“才子”的介紹,不禁感慨:真是懷才不遇啊。可轉念一想,要是真有才,也不會不遇吧。

懷才不遇,事出有因

人為什麼會懷才不遇?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時運不齊,命途多舛”!他在《滕王閣序》中慨歎:“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但是,站在HR的視角看,懷才不遇絕非“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那麼簡單。

首先看“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根本原因恰恰是自身性格和能力使然。

馮唐遇到漢文帝這樣的明君,還能慨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嗎?有一次,漢文帝和馮唐聊天時說:“如果有廉頗、李牧這樣的将領,我難道還憂慮匈奴嗎?”馮唐說:“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頗、李牧,也不會任用他們。”這是典型的有話不好好說,也就錯過了繼續和漢文帝交心的機會。

漢文帝還真是個有道明君,隔幾天後又一次詢問馮唐:“您怎麼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頗、李牧呢?”馮唐借機進谏,得到了漢文帝的重用。漢景帝即位後,馮唐因性格耿直被罷官。漢景帝去世後,漢武帝即位,匈奴又來侵犯邊疆,漢武帝又廣征賢良,有人推舉馮唐,可是馮唐已經九十多歲了,他心有餘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來任職。

後來,人們就用馮唐易老來形容老來難以得志。君子直道而行,但馮唐作為員工,應該适應不同老闆的風格,而不是讓景帝改變風格适應他。

懷才不遇等不到貴人(跨過懷才不遇這道坎)2

李廣随從漢文帝出行時,文帝曾說:“可惜啊!你沒遇到時機,如果讓你趕上高祖讨伐匈奴的時代,封個萬戶侯那還在話下嗎?”能說文帝不看重他嗎?李廣難封侯,自身的硬傷才是主因。公孫昆邪曾哭着對皇帝說:“李廣才氣,天下無雙,但總是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怕會遭遇不測。”于是皇帝把李廣調到上郡做太守。

莫北之戰時,衛青看到李廣年紀也大了,體力和精力都不足且急于求勝,理智地拒絕了李廣做先鋒的請求。後來李廣因為迷路未完成任務,被衛青責怪幾句後就引刀自刭,死前還不忘慨歎迷路“豈非天哉”!

王勃借“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慨歎自己“時運不齊,命途多舛”,但王勃的懷才不遇“雖曰天命,豈非人事”?

王勃第一次懷才不遇,起因是一篇《檄英王雞》。一次,沛王李賢與英王李顯鬥雞,王勃寫了一篇檄文,讨伐英王的鬥雞,以此為沛王助興。唐高宗讀畢則怒而歎道:“歪才,歪才!二王鬥雞,王勃身為博士,不進行勸誡,反倒作檄文,有意虛構,誇大事态,此人應立即逐出王府。”唐高宗認為王勃是挑撥離間,欽命将他逐出長安。

王勃因《檄英王雞》得罪了唐高宗而被放逐,路經洪州,恰逢重陽節,洪州都督閻伯嶼大宴賓客,吟詩作樂。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為了向大家誇耀女婿孟學士的才學,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

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推辭不寫,而王勃作為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衆揮筆而書,留下了著名的《滕王閣序》。閻都督請你捧場,不是請你砸場子的。王勃這情商,以後的懷才不遇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嗎?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君子懷才不遇,對天長歎;丈夫有志難酬,望月時嗟。”但對天長歎和望月時嗟解決不了問題,感到懷才不遇時,孔子的藥方很有效。子曰:“君子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意思是說:不愁沒有職位,隻愁沒有足以勝任職務的本領。不愁沒人知道自己,應該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領。

禾豐牧業總裁邱嘉輝曾說:“對管理者而言,

‘所以立’的根本就是有沒有不問順逆始終如一的心态;

‘所以立’的根本就是有沒有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能力;

‘所以立’的根本就是有沒有囊螢映雪、鑿壁借光的勤奮;

‘所以立’的根本就是有沒有九死未悔、永不放棄的堅持;

‘所以立’的根本就是有沒有良禽擇木、賢臣擇主的明智選擇;

‘所以立’的根本就是有沒有虛懷若谷、海納百川的胸懷;

‘所以立’的根本就是有沒有無私無我、心懷天下的服務情懷;

‘所以立’的根本就是有沒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

所以,與其慨歎懷才不遇,不如反思自己有沒有勝任職務的德和才。

懷才不遇等不到貴人(跨過懷才不遇這道坎)3

《論語·公冶長》記載:“子使漆雕開仕。對曰:‘ 吾斯之未能信。’子說。”意思是:孔子叫漆雕開去做官。他回答說:“我對這事還沒有信心。”孔子聽了很高興。孔子為什麼很高興?因為漆雕開覺得自己尚未達到“學而優”的程度,沒有充分的把握,想繼續學禮,晚點去做官。

孔子滿意的是漆雕開這種謙謹的态度,認為他有沉着好學的品行,知道尚須進德修業,而不急着做官,沒有沾染上當時社會中流行的急功近利的作風。比起能否當官,漆雕開想得更多的是自己是否擁有與職務相匹配的德和才。

人得其位、位得其人,人的才德與職務相匹配,才能相得益彰,否則就會如《周易·系辭下》中說的那樣:“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意思是:一個人德行淺薄卻占據高位,智慧有限卻要自作聰明地謀劃大事,能力有限卻要不自量力地承擔重任,這三種情況很少有不達到災禍的。

招聘到德不配位的員工是HR的失職,企業受損失,員工也無法在崗位上長久。紙上談兵的趙括,言過其實的馬谡,都為自己的德不配位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樣的人也會給自己的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患所以立”并不是“隻問耕耘,不問收獲”,而是“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即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能,不到處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這句話也提醒我們,“現上轎現紮耳朵眼兒”來不及,在默默無聞的時候要加強自身修養,等到時機來時,就要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跨過懷才不遇這道坎總共分兩步:藏器于身和待時而動。

首先,藏器于身是待時而動的前提。

趙括和馬谡如果不被重用,大概率會抱怨懷才不遇。他二人都飽讀兵書,以為自己已經是藏器于身了,是對自己認識的偏差。不幸的是,趙王和諸葛亮都不是稱職的HR,趙括和馬谡都是“不懷才而遇”,至少是“才不全而遇”,悲劇也就不可避免了。正确的打開方式是,趙王和諸葛亮看透趙括和馬谡的硬傷,甯可背負“遇賢不識”的罵名。最好的結果是趙括和馬谡“患所以立”,從而德與位相匹配,實現職場逆襲。

其次,待時而動不是被動地等待,人生有的時候也需要一點技巧。

躬耕隴畝是孔明待時而動的方式:主動的待時而動不僅表現為廣交各界名士,提升知名度和結交人脈圈,更表現為未登政治舞台前,就以《隆中對》的方式為劉備描述出一個戰略遠景。

曲中取魚是姜太公待時而動的方式:一個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魚餌的直魚鈎,嘲諷道:“像你這樣釣魚,别說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釣不到一條魚。”姜尚說:“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魚不是大丈夫所為,我甯願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魚鈎不是為了釣魚,而是要釣王與侯。”經過一番作秀,姜子牙果然釣出了一條“王侯大魚”——周文王姬昌。

佛家稱我們所居住的世界為娑婆世界。娑婆漢譯“堪忍”,因此世界的衆生,堪能忍受十惡(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绮語、惡口、兩舌、貪欲、嗔恚、愚癡)及諸煩惱而不肯出離,故名“堪忍世界”。世界是将打将可以忍耐的世界,職場也就不可能十全十美。跨過懷才不遇這道坎,一方面是心裡知道:娑婆職場是最壞的職場,要看得慣一切不完美,知道“聽天命”;跨過懷才不遇這道坎,更是在行動上證明,娑婆職場是最好的職場,哪怕“明知不可而為之”,也要“盡人事”。

“學道須加力索,得道一任天機。”哪有什麼懷才不遇?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人力資源》雜志”立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