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鼠疫自然疫源地分類

鼠疫自然疫源地分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6 11:36:23

鼠疫自然疫源地分類(出入鼠疫自然疫源地應做特别防護)1

圖/IC photo

甯夏回族自治區日前确診一例原發性鼠疫(腺鼠疫)病例。患者自覺發熱、乏力、意識不清、水樣便腹瀉,前往醫院就診,被确診為鼠疫病例。據中國疾控中心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每年僅有零星鼠疫病例報告,主要集中在我國西北部分省份。什麼是“鼠疫”?如何預防?新京報記者根據各地疾控中心發布的提示整理出一份關于“鼠疫”的小知識。

什麼是鼠疫,有哪些症狀?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氏菌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發病急、病程短、傳播快、病死率高、傳染性強的特點。在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中,鼠疫被列為甲類傳染病。鼠疫的潛伏期較短,一般在1-6天之間,多為2-3天,個别病例可達8至9天。

鼠疫根據不同的感染部位和臨床表現,主要分為腺鼠疫、肺鼠疫、敗血症型鼠疫,還有一些少見類型,如腸鼠疫、腦膜炎鼠疫、眼鼠疫、皮膚鼠疫。

其中,腺鼠疫最常見,治愈率也較高,主要臨床症狀表現為高熱、畏寒、伴惡心嘔吐、頭痛及四肢痛、顔面潮紅、結膜充血、皮膚黏膜出血點等,還伴有腹股溝淋巴結、腋下淋巴結和頸部淋巴結腫大。

肺鼠疫起病急,病情進展快,主要表現為畏寒高熱、頭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發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如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敗血型鼠疫主要表現為高熱寒戰、神志不清、昏迷,進而發生感染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廣泛皮膚出血和壞死等,預後較差,治療不及時會迅速死亡。

鼠類寵物是否會傳播鼠疫?

人類對鼠疫普遍易感,沒有天然免疫力。自然感染鼠疫的動物、鼠疫患者都可成為鼠疫的傳染源。可感染鼠疫的動物包括齧齒動物(鼠類、旱獺等)、野生食肉類動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類動物(黃羊、岩羊、馬鹿等)、家畜(犬、貓、藏系綿羊等),齧齒類動物最常見。

在自然疫源地,跳蚤是傳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染疫動物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後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鼠疫還可通過直接接觸和飛沫傳播。捕獵、宰殺、剝皮及食肉染疫動物可造成感染;肺鼠疫患者或動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形成細菌微粒及氣溶膠,若被他人吸入也可造成感染。

自然條件下,我國帶菌動物主要分布在特殊環境中,不是鼠疫疫源地,自然環境中不存在鼠疫菌,老鼠中也不帶有鼠疫菌,市民沒有通過接觸鼠等動物而感染的機會。鼠類寵物,隻要是從正規渠道購買的,其飲食和居住環境都有衛生安全保障,定期清理居住場所,基本不會感染或攜帶鼠疫,也不會傳染給人。

預防鼠疫的措施有哪些?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合理佩戴口罩、盡量避免去人群擁擠場所等是做好各種傳染病包括鼠疫防護最有效的措施。

此外,甘肅疾控中心提示,在鼠疫疫源地内生産、生活和旅遊時,盡量不要在旱獺洞及草原上坐卧休息,防止被跳蚤叮咬。如果必須在疫源地從事野外勞動時,最好使用市售蚊蟲、節肢動物驅避劑(含有避蚊胺或驅蚊酯)噴灑帳篷、衣物和裸露的皮膚。出入鼠疫自然疫源地後不投喂、不逗玩、不捕捉旱獺,也不要過分主動親昵接觸貓和狗,貓和狗感染鼠疫後,會通過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染給人類,應密切關注疫源地貓和狗是否有動物鼠疫病症,一旦發現有流鼻血、精神不振等情況,要與貓、狗保持适當的距離。在鼠疫疫源地,接觸病死的旱獺、鼠、與疑似鼠疫患者接觸、出現高熱等症狀,應及時報告當地疾控中心并就近就診。

鼠疫是可防可控的傳染病。鼠疫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早期就診規範治療治愈率很高,可疑接觸者也可通過預防性服藥而避免發病。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盧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