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一陣風帶來些許清涼,
今天的氣溫也稍微收斂了一點,
終于喜迎處暑的我們,
似乎還想用最後一點儀式感,
與這個漫長的炎夏說再見。
武漢老牌阿裡山蜜豆冰“離開”的日子裡,
每天都在苦尋那個難忘的味道,
好在我們在武漢街頭,
找到了這兩家地道的外地“吃冰”小店,
帶你穿越閩南海邊,感受海南惬意......
迫不及待再來降個溫!
酷熱難耐的夏天,身體和味蕾總有一個要在清涼地。
江漢路的這家廈門阿姨開的“四果湯”小店,是炙熱天走在街頭的“續命神器”。
阿姨姓郭,廈門人,說話自帶溫柔腔,因為兒子在武漢上學,兩年前,她和老公也從家鄉過來開了這家店。
廈門的四果湯曆史悠久,發源于福建閩南地區,味甜爽口,清涼解毒,是幾代人的記憶。
每至炎夏,在廈門的街邊小攤或老字号店鋪,他們總是喜歡适時地叫上一碗四果湯,消卻炎炎夏日的悶熱。
郭阿姨告訴我們,這裡的“四果湯”不是四種水果的意思,而是閩南語裡類似什錦的意思。
店裡面有着豐富的水果,每天現切,還有每天手工現做的阿達子、芋圓等食材,是四果湯不可缺少的打底材料。
旁邊放置着一台來自台灣的“挫冰機”,也有多年曆史了,看着冰打碎鋪了滿滿一碗,夏日裡企盼的冰爽感油然而生。
招牌四果湯裡,有仙草,海石花,紅豆,阿達子,芋圓,西瓜,菠蘿等多種食材,碎冰上面淋了一層蜂蜜,口感更佳。
“吃四果湯最好舀着吃,一半冰一半料,不要攪拌,不然容易化。”郭阿姨在線傳授吃冰秘訣。
另一道海石花綿綿冰也是福建閩南一帶有名的特色小吃,透亮清澈,吃起來有點果凍和冰粉的感覺。
這些都可以免費無限續冰,實現大口吃冰自由。
廈門五香卷也是店裡的必點之一,豆皮被炸得酥酥脆脆,内陷是豬肉和馬蹄,上面有一層細辣椒粉和甜辣醬,底下還配有黃瓜解膩。
雞蛋漢堡圓滾滾一個比較小隻,但裡面的餡也是相當豐富的,滿滿的豬肉沫和一整個雞蛋,吃完會有飽腹感。
店裡的菜單會根據季節變換做調整,比如花生湯就是冬天才能喝到的限定美味哦。
這些可可愛愛的小食,常常出現在廈門的街頭巷陌,它們或許并不起眼,卻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似乎有了這些美味解暑小吃,即使人在武漢,也能感受廈門海風拂面的涼爽。
清補涼是海南的經典小吃之一,遍布全島的各個角落,盤踞在海南的街頭巷尾。
在烈日炎炎的高溫天,來一碗清涼爽口的清補涼,簡直是降溫神器。
在虎泉臻未央美食廣場,有一家椰奶清補涼,據說得到了不少海南人的認證。
老闆姓高,來自海南省東方市,在武漢讀的大學。畢業以後選擇留在武漢,在學校附近的美食廣場開了這家“椰奶清補涼”。
目前這家小店由兄弟倆一起經營,弟弟負責點單和清補涼的出品,哥哥則主要負責後廚。
招牌椰奶清補涼點單率最高,在透明櫥窗裡,老闆動作熟練地将綠豆、紅豆、椰子片、龜苓膏、薏米、西米露、西瓜、芋圓、空心粉等10多種配料盛到碗中,再拿到後廚倒上滿滿一碗椰奶。
豐富的配料水果,伴随着絲滑的椰奶,口感十分豐富,一碗喝掉一整個夏天的酷熱。
為了榨取純正香醇的椰奶,這裡的椰子定期從海南運來,都是椰齡達到1年的老椰子。
将椰肉從中提取,配比榨汁,榨好的椰奶每一滴都香醇無比,奶味很正!
海南人的一天,是從一碗粉開始的。
除了海南粉、抱羅粉、陵水酸粉等“泰鬥”之外,後安粉也占有一席之地,而這裡是武漢唯一一家售賣後安粉的店。
後安粉顧名思義,以萬甯的後安鎮命名。後安粉湯底的制作,多是豬骨、粉腸、大腸、豬内髒等熬成,呈乳白色,很是鮮美。
這裡的粉是從海南運來的河粉,口感順滑,老少皆宜。至于配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有瘦肉、大腸、小腸、豬肚可選,分量也比較實在。
小小的檔口看似不起眼,但生意一直不錯。每天中午12點營業起,來來往往的客人便絡繹不絕。
尤其是剛剛過去的高溫天,打包三五份椰奶清補涼是常有的事。據老闆回憶,有一次一個顧客來打包了二十多份清補涼,是真愛粉了……
全國各地的清涼小吃各具風味、各有特色,當地人将它們帶到武漢,讓武漢人不出省也能品嘗到地道美味。
用清涼小吃撐過難捱高溫,再迎接秋日的涼爽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