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随後,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後,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天和核心艙艙門,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依次進入天和核心艙。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神舟十四号載人飛行任務有多個特别之處:神舟十四号與空間站在軌運行期間,将迎來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天舟五号貨運飛船、神舟十五号載人飛船的“訪問”;神舟十四号航天員乘組将進駐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親身見證并推動中國人的“太空家園”越建越大。神舟十四号将在太空迎來神舟十五号飛船對接空間站,實現兩艘載人飛船同時在軌。神舟十四号将首次實現航天員乘組在軌輪換。神舟十四号與神舟十五号航天員乘組将首次實現共同在軌駐留,6名中國航天員齊聚太空。
請以“特别”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題目,自主立意;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題目點撥這是一道話題作文題。題目先通過一則新聞材料,非常直觀地呈現了“特别”的含義,即非同一般、與衆不同。
動筆之前,要确定寫作對象。寫作對象既可以是一個特别的人,也可以是一種特别的事物、特别的現象、特别的理念等。
确定寫作對象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先定主旨,然後尋找相應的素材。比如準備贊揚熱心助人的精神品質,就可以去找一個“凡事都替别人着想,總是願意伸出援手”的特别之人;想呼喚創新精神,就去找一個令人腦洞大開的特别設計。
另一種方法是先到自己的素材庫中去尋找特别的人或事物,确定入文素材,然後從素材中提取主題,以此作為文章的主旨進行寫作。比如你有過一次特别的旅行,這次旅行讓你認識到了鍛煉身體的重要性,就可以把這段經曆寫成作文。
确定了寫作對象,明确了寫作方向,然後根據立意及素材精心拟定文題,認真進行構思、寫作即可。
滿分作文一一場穿越時空的辯論
一考生
此刻,我按下時間控制器,眼前出現了一道亮光。原來按下時間控制器上的返回鍵,時光就會倒流。
溫暖的陽光從繁密的枝葉間漏下,在地上留下斑駁的影子。我擡起頭,“白鹿洞書院”五個大字映入眼簾,我竟然穿越到了古代。
“朋友,請問您是來參加今天的辯論賽的嗎?”一個聲音從我身後傳來。我轉身一看,是一位風度翩翩的書生。
“辯論賽?是,是的,我是來參加辯論賽的。” 我附和道,心想正好可以看看古人是如何舉行辯論賽的。
“這邊請。”他沒有絲毫懷疑。
我跟随他來到學堂中。
我剛剛坐定,辯論賽就開始了。辯題“學與思,誰更重要”出自《論語》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正方觀點是“學比思更重要”,反方觀點是“思比學更重要”。
我一向認為,愛學習的人都是書呆子,愛思考的人才是最後的赢家,于是毫不猶豫地加入反方陣營。
“我方認為學更重要,隻有勤奮學習,才能有所成就。像我的偶像青蓮居士,是因為從小就刻苦學習,才能‘詩’如泉湧啊。”正方辯友說。
“我方認為思考更重要,孔聖人說‘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強調要思考。隻學習,不思考,與動物有什麼區别呢?”我方辯友說。
“學習是思考的基礎,沒有學習就沒有思考。由此,我方認為學更重要。請問對方辯友,倘若不學習,怎麼能夠展開思考呢?”正方辯友發起猛烈的攻擊。
“我方承認學習是思考的基礎,但并不意味着學習比思考更重要啊。思考能夠加深對所學内容的理解,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習。沒有思考,學習也不可能得以進行。”我也加入了辯論。
…………
在這激烈的辯論中,我突然明白:之前,我的學習成績總是不能提高,是因為隻注重思考,不注重學習呀。隻有學思結合,才能有所成就。
想到這裡,我按下時間控制器上的快進鍵。瞬間,我回到現實。
那一場穿越時空的辯論賽,我會永遠銘記在心裡。
【與你分享】
在該文中,考生充分發揮想象,寫“我”穿越到白鹿書院參加辯論賽,從而深刻認識到學思結合的道理。從全文看,想象豐富且合理,以辯論賽的形式來結構全文頗為新穎。
(張加龍 薦評)
滿分作文二你追夢的身影真美
陝西西工大附中分校 鄭 好
夏日炎炎,烈日當空,我耷拉着腦袋走在馬路上,整個人仿佛一具行屍走肉。我擡頭望向十字路口的紅綠燈,上面的數字不知疲倦地跳動着,讓人莫名生出幾分煩躁。我盯着紅燈,等它終于變綠時,長出一口氣,擡腳準備過馬路。
突然,後面的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驚歎,我不禁回頭看,原來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爺爺正踩着一個滑闆在馬路上飛馳。及至馬路中央,老人将一隻腳離開滑闆,接着屈膝,落地,猛地一蹬,滑闆又飛了出去。老人的一系列動作毫不拖泥帶水,筆直的身影顯得好帥氣。
我和大家一樣發出驚歎,精神在不知不覺中振奮起來。“老骥伏枥,志在千裡”,老爺爺的身影,給了我極大的震撼。他的勇敢、他的陽光,還有他那藐視年齡限制的心态都讓我自愧弗如。這也讓我想起不久前看過的一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主要講述了一群年輕時曾在同一個摩托車騎行團隊的老爺爺,為圓“青春夢”,重新騎上摩托車駛上公路的故事。出發時,那些曾經意氣風發的青年均已年過花甲。當他們做出重拾“青春夢”這一決定時,并不是不曾猶豫,他們深谙此行的種種艱辛。然而,家人的勸阻、前路的未知未能阻攔他們追夢的步伐,一行人浩浩蕩蕩踏上了追夢之途。此次騎行曆時之久、路途之艱辛我們無法想象,但他們都堅持下來,完成了這一不可思議的壯舉。
不論是年逾古稀的滑滑闆的老爺爺,還是年過花甲仍堅持追夢的騎手們,他們本到了頤養天年的年齡,但他們不滿足于安穩平靜的生活,勤于“折騰”,亦樂于“折騰”。我們講到老年人,很難将他們與“朝氣蓬勃”聯系起來,但是發生在上述老年人身上的事又有力地證明了他們也可以擁有這樣的标簽。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隻要有目标,一切皆有可能!作為一個青少年,我不禁深深地為自己的消極和浮躁感到羞愧。
一陣涼風吹過,站在路口的我擡腳向前走去,不同的是,此時我目光堅定,精神煥發,心中有莫名的喜悅與期待,之前的煩躁也早已煙消雲散。
【與你分享】
該文标題新穎别緻,引人遐思。作者采用欲揚先抑的寫法,從自我消極的心态寫起,然後寫年逾古稀的滑滑闆的老爺爺、年過花甲仍堅持追夢的騎手們,最後寫自己被他們的意氣風發深深震撼,從而精神煥發,勇敢向前走去。文章描寫細膩,反思深刻,筆調昂揚,值得我們寫作時借鑒。
(惠軍明 薦評)
[選自《美文讀寫周刊》中考版(下),第24期,總第787期,責任編輯:李瓊]
附:中國航天精神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