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西遊記》,是一場師徒四人打怪升級的遊戲;在這場遊戲裡,豬八戒和孫悟空之間的互動,占據了很大的戲份。
有意思的是,豬八戒經常在背地裡罵孫悟空為“弼馬溫”。
在《西遊記》第85回中,孫悟空騙豬八戒去巡山,導緻豬八戒被一群妖怪抓住。豬八戒心中害怕,罵起了孫悟空:“這個弼馬溫,其實憊懶!他哄我說是這村裡齋僧,這裡那得村莊人家,那裡齋甚麼僧,卻原來是此妖精!”
不僅背地裡罵,當面也罵。
在《西遊記》第76回裡,豬八戒被妖精抓去,泡在水裡。孫悟空變成閻王派來的勾司人向豬八戒勒索财物,被豬八戒聽出聲音。豬八戒在水裡大罵:“天殺的弼馬溫!到這門苦處,還來打詐财物哩!”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沙和尚從來不罵孫悟空,總是畢恭畢敬地尊稱“哥哥”“大師兄”等。
這裡面有什麼蹊跷嗎?
一方面,是因為孫悟空與豬八戒、沙和尚之間的關系不一樣。
在師徒四人打怪升級的小團隊裡,豬八戒是在高老莊加入,沙和尚是在流沙河加入,豬八戒更早成為孫悟空的“小夥伴”。不管是在黃風嶺遭遇黃毛貂鼠妖怪,還是在流沙河收複沙和尚一役,孫悟空還與豬八戒并肩作戰,盡顯“革命友誼”。
如果以現代職場來看,唐僧是董事長,孫悟空與豬八戒算得上是“創業元老”。他們共同組成最初的創業團隊“鐵三角”,自然有不同尋常的友誼。沙和尚加入這個團隊時,已經屬于“後來者”了。
因此,孫悟空與豬八戒的關系更親密。孫悟空要安排任務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必然是豬八戒,而非沙和尚。孫悟空外出打妖怪,需要有人幫忙時,往往将豬八戒帶在身邊,而非沙和尚。
親密的關系,帶來了親密的稱呼。豬八戒稱孫悟空為“弼馬溫”,從表面上來看,這是在罵他,揭他的短。其實,是在表示兩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同樣,孫悟空也會親熱地罵豬八戒為“呆子”“八戒”。
至于孫悟空和沙和尚,由于關系比較遠,因此彼此之間的稱呼就會顯得很正式。沙和尚尊稱孫悟空為“哥哥”“大師兄”,孫悟空也會尊稱他為“沙師弟”。
另一方面,是因為孫悟空與豬八戒、沙和尚的性格不一樣。
孫悟空與豬八戒都是屬于外向型的性格,“調皮搗蛋”是他們共同的标簽。
當年,孫悟空在天宮負責管理蟠桃園時,因為喝醉了酒,攪亂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還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将天宮搞得雞犬不甯。
豬八戒也不含糊。作為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帥,豬八戒本來屬于天宮的體制内人物,有正式編制,比孫悟空那種臨時工還高一個檔次。可是,豬八戒竟然也因為喝醉了酒,調戲了霓裳仙子,偷吃了靈芝仙草,從而被玉皇大帝打下人間。
這樣看來,孫悟空與豬八戒還真是“臭味相投”。
外向型的性格有一個特點,就是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節。豬八戒罵孫悟空一句“弼馬溫”,孫悟空不會往心裡去;孫悟空罵豬八戒一句“呆子”,豬八戒也不會翻臉。
可是,沙和尚就不同了。沙和尚性格内向,憨厚耿直,不苟言語。這樣的人不管是做事,還是說話,都一本正經。在沙和尚面前,孫悟空還真不敢“嬉笑怒罵”;反過來講,沙和尚也不會像豬八戒那樣,稱孫悟空“弼馬溫”。
小小一個“弼馬溫”,折射出如此複雜的關系,吳承恩真是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