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北方燥熱難耐,剛從河西走廊自駕回來,還沒老實呆上幾天,便有了再去旅行一次的沖動。原因現在想起來挺幼稚,隻是為了彌補這次沒去甘南的遺憾。都說人生需要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其實直到現在為止我也不明白為什麼需要,想必是沖動之下更容易獲得滿足感吧。
由于假期時間限制,此時已經來不及做什麼功課了,粗略看了幾眼,預訂了兩天住宿,便興沖沖踏上了旅途。至于後幾天怎麼辦,涼拌吧,到時候再說~
第一天先到了山西介休,600多公裡路程不算遠,但還是下午5點多才到,原因是井陉大貨車太多,那一段高速開不快。選擇住在介休一是因為正好路過,二是因為這地方吃住相對周邊要便宜,可以将這裡做為定點,以後去往西南方向,就住介休了。
第二天從介休到甘肅平涼,700多公裡開了一整天,到達平涼已是傍晚。臨近名山景區的城市并沒有想象中那樣物價偏高,倒比介休還要實惠一些,一百多就住得挺不錯,晚餐連吃帶喝也沒超過80。
轉過天一大早,便去了此行第一個目的地:崆峒山。崆峒山距離平涼市區大約10多公裡,正門在彈筝湖一帶,可導航卻偏偏把我們帶到了位于胭脂河畔的北門。不過也好,這裡人少清靜,停車方便。付了10元停車費,買了單價120元的門票,便從後山開始攀爬。
但據我了解,國内叫崆峒山的地方有好幾個,其中天津薊州區府君山以前就叫崆峒山。且從明代以來,多有史學家經研究之後,判定府君山才是真正的黃帝問道之處。
我不是史學家,也不搞這方面研究,但我認為府君山是黃帝問道之處的可能性很大。道理很簡單:當時都城在河北涿鹿,以那時的交通條件,黃帝活動範圍不可能太大。去一次200公裡外的府君山少說也要半個多月,更何況是1000多公裡外的平涼,中間翻山越嶺,還不知道要幾個月才能到。因此,舍近求遠的可能性真心不大。
至于甘肅平涼崆峒山為什麼會被多數人所認可,這源于《爾雅》中的“北戴鬥極為崆峒”,意思是說:北鬥星和北極星下面的一片區域。而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秦始皇西巡經過,指出了崆峒在平涼,再加上漢武帝為了穩固政權、神化自己,也認同這個說法,久而久之便讓後世人認定了崆峒在平涼。
其實《爾雅》中的原文不隻有那一句,而且兩千多年前也沒有标點符号,自統一文字之後,王朝都城就一直在關中,種種曆史原因摻雜在一起,造成了崆峒在平涼的固有事實。那麼《爾雅》原文是怎麼說的呢?原文是“距齊州,以南,戴日為丹穴;北,戴鬥極為空桐;東,至日所出,為太平;西,至日所入,為太蒙。”
并且《爾雅》中的文字素材,是收錄自全國各地,不是一個人所寫,成書年代也在戰國至西漢初期。這就好理解了,文中的齊州指的是現在的濟南,說明是以濟南為中心,通過觀測天象而勘定方位,同時也說明了這句話的原作者很有可能是齊國人。
不過現代人都知道,這片區域在哪,取決于觀測位置,但古人并沒有地球概念,所以這也是國内東南西北都有崆峒山的原因。再有秦漢時期,都城設在鹹陽或長安,認定崆峒在平涼,理由不言而喻;如果當時都城在河北或山東,那崆峒很有可能就是薊州府君山了。
因此,崆峒指的是方位,而不是具體地點,且随着社會發展,人們對崆峒的理解也不太一樣。平涼崆峒山能發展成為“中華道教第一山”自有其獨特魅力與文化底蘊,也是運氣使然。至于是否黃帝問道之處就不重要了,因為到底有沒有發生過這件事都說不準,畢竟當時還沒發明文字,更談不上記錄。而我來平涼崆峒山,主要是為了見識一下金庸先生筆下那個崆峒派的發源地是什麼樣子。
金庸先生的小說,可以說是幾代人的記憶,也伴随着我度過了青春時代。書中描述的崆峒派七傷拳,本來是一種威力超強的絕世武學,可惜卻被後人理解錯誤,并且練錯了好幾代,不得不令人扼腕歎息。盡管情節都是虛構,可我也願意去想象,不為别的,隻為圓了少年時代那個純真的武俠夢。
心裡想着七傷拳,回憶着書中情節,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中台,此時時間剛過去一個多小時。中台,顧名思義,就是位于崆峒山中心地帶的區域,此處距離山頂已經非常近了。這裡人來人往、遊客很多,如果從山下乘坐景區車上山,中台就是最後一站。
從中台再向上走不遠,可到達崆峒山巅,道教建築群大多也聚集在附近。相傳興盛時期,山上曾有八台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不過現在已經看不到那麼多古迹了,很多都是重建。
最驚險的是一座鐵索橋,它連接兩處山峰,要走過去相當于淩空飛渡,還需要有一定膽量才行。不知在古代,這座橋會是什麼樣子,想必更為驚險吧,那時山上的道人來往此間,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膽量啊。
此次崆峒之行,從上山到下山一共用了4個多小時。我發現崆峒山其實很适合看日出,看清晨雲霧缭繞下的仙宮盛景,大中午确實沒那麼好的感覺。等下次再來時,便住在山下,一早去看日出肯定會很美。
此處,感謝各位讀者能看完我的文章。我是一名自駕遊愛好者,熱衷于旅遊,喜歡分享旅途見聞、講述真實經曆。如果您喜歡旅遊,歡迎關注:侶行自駕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