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很熱門的詞彙叫做“普信男”或者是“普信女”,意思是指一個男人或女人很普通,但是卻有一種迷之自信,自信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是不切實際的話,就會是一種不自知。
從廣泛的角度來說,出現“普信男”、“普信女”這樣的現象,最根本的原因是一個人對自我認知的不全面性以及不準确性。
他們就像是古希臘神話當中那株孤芳自賞的水仙花,隻看到了自己微不足道的優點,然後就無視自己的缺點。
而這樣的情況又是一種自作多情的體現,明明和自己無關,卻延伸出了不切實際的感情,這樣一來,自作多情的人本身就會覺得尴尬,而對别人來說又會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所以,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要避免自己成為一個自作多情的人。
女人過40歲以後,不要自作多情
電視劇《如懿傳》裡面的阿箬是如懿的陪嫁丫鬟,進宮之後,她的父親平定戰亂有功,得到了皇帝的嘉獎,所以阿箬也因着這層緣故,變得趾高氣昂起來,竟也生出了當妃子的想法。
人一旦有了不該有的念頭之後,就會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很多明明和自己沒有關系的事,也會牽扯進來。
例如皇帝疼愛如懿,愛屋及烏也就連帶着對如懿身邊的侍女也和顔悅色起來,這本來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但是落在阿箬眼裡,就覺得這是皇帝對自己有意思,于是愈的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起來。
後來,皇帝告訴她自己從來都沒有喜歡過她,一切都是她自己在自作多情,大庭廣衆之下,阿箬的自尊就被這樣撕碎,扔在了地上。
其實,皇帝本身沒有做錯什麼,隻是阿箬自作多情,産生了不切實際的念頭,才釀成了最後的悲劇。
而女人在四十歲之後,人生就開始了一個新的起點,思維方式更加成熟,看待問題更加理智清醒,所以,我們也就更應該站在一個與實際相符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這樣才不會演出自作多情的悲劇,也才不會淪為别人的笑柄。
避免自作多情的關鍵就在于一個正确的自我認知
自作多情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一個人對自我認知不夠全面,不夠正确,就像是心理學當中的暈輪效應。
隻看到了自己好的一面,然後在好的一面這層暈輪之下,那些缺點就會被掩蓋,就不會被引起重視,久而久之,人們就會變得迷之自信,而看不到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的。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中年女性就會萌生不該有的念頭,例如覺得自己是家庭最重要的核心人物。
于是開始控制丈夫的生活,控制孩子的生活,結果卻發現日子在自己超強的控制欲之下,變得杯盤狼藉;
例如:她們覺得婚姻之外的那個男人一定是對自己一見鐘情,自己風采依舊,可是結果卻發現那不過是對方為了消遣自己的寂寞罷了,隻不過自己當真了而已,平白無故地破壞自己原本擁有的幸福。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可以去體會美好的事情,也可以對自己有自信,但是這份自信一定是需要建立在一個了解自己,全面認識自己的基礎上的,這樣我們在進行某一個行動的時候,才不會有失偏頗。
作家周桂伊在《認知差》這本書中寫過這樣一句話:“好的一生,是不斷去掉被害者和弱者思維,處理好“我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關系的一生。所以,本質上,所有人生赢家終身隻做一件事—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
人唯有提升自己的認知,才能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夠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夠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四十歲以後的人生,應該這麼過
有的女人,哪怕是四十歲以後,也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經營得風生水起,也可以給人一種越來越美麗的感覺;
有的女人,她的人生在四十歲之後,就已經是倒退的模式了,日子一眼就可以望到底,但是一天比一天過得糟糕。
最根本的區别就在于一個人懂得把時間浪費在有意義的事情上,而一個人隻知道關注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于是,人生就開始有了分岔路口,就開始有了兩種不同的境地。
四十歲之後的人生,與其自作多情,倒不如充實自己的内心,去讀書,去旅遊,去做所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等我們的精神世界變得富有的時候,自然就不會産生亂七八糟的想法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