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經?為父母不易訣》中言:“人從生至老,自緻有子孫,為人父母,亦不容易。”為人父母者要養育好自己的子孫,平時的教育就要注重方法,使其各有所成。
由此,在教育子女方面要講究“七不責”:
一、對衆不責
古人雲“卑幼有過,慎其所以責讓之者”,不要在大庭廣衆之下責備孩子。經常在别人面前訓斥孩子,或将孩子的糗事當笑料反複說給别人聽,讓孩子出醜,不僅會傷害其自尊,更會使其不以為恥,習以為常,在無形中強化其錯誤行為。
二、愧悔不責
當孩子心理有所愧疚和後悔的時候,父母就不應該再批評和責備孩子,否則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負面的影響,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三、暮夜不責
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孩子要睡覺了,如果家長在此時責備他,孩子帶着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要麼夜不成寐,要麼噩夢連連。很有可能事情沒解決好,孩子的健康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四、飲食不責
随着生活節奏加快,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一日三餐,尤其是晚餐,成了一家人碰面的難得的機會。看到或突然想起孩子有什麼問題,便“抓緊時間”教育。
這不僅會影響孩子的食欲,導緻脾胃虛弱,而且邊吃邊哭容易将食物誤吸入氣管裡,引起嗆咳。此外,還會破壞甯靜的家庭時光,讓孩子覺得和父母吃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造成心理壓抑,加深隔閡。
五、高興不責
子女特别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們。人高興時,經脈處于暢通狀态,如果子女突然受到責罵,經脈就會立即憋住,對身體傷害很大。但适當的提醒是應當的,樂極生悲的道理必須要讓子女經常感受到。
六、悲憂不責
不少父母在孩子哭泣時會無奈、不安甚至厭倦、憤怒,其實,哭泣是孩子愈合感情創傷的必要過程。如果父母加以責備,孩子會覺得“雪上加霜”,陷入情緒低谷,變得自卑。
父母要理解孩子對哭的需要。如孩子摔倒哭泣,隻需摟着他,聽他哭。等他哭夠了,重新感到安全和自信時對他說,“你剛才摔倒的地方有水”就足夠了。孩子也能自信地回答:“下次我會小心一點。放心吧!”
七、疾病不責
子女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生病是人最脆弱的時候,子女更需要父母的關心和溫暖,這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