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經濟是城市消費的一張新名片,也是近來一大熱點。
成都青羊區商務局近日組織召開了夜間經濟示範推薦點位座談會,寬窄巷子、文殊坊等23個示範推薦點位負責人參加會議。下一步,該區商務局将梳理示範推薦點位打造計劃,并制定發展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方案。
這也是近來各地積極打造夜間經濟的又一案例。
十大“不夜城”九個在南方
近期以來,多地相繼出台相關政策措施,紛紛點亮“夜間模式”。
根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7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1.5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5%。其中,“夜間經濟”成為新亮點。遊客夜間消費金額占全天比重逾三成。
百姓的“夜生活”是城市活力的象征,日益繁榮的“夜經濟”也成為城市“軟實力”的體現。從城市來看,哪些地方的夜間經濟更火熱呢?
高德地圖日前公布的2019十一“全民出行節”成績單顯示,“十一”期間,廣州、深圳、成都、東莞、重慶、上海、佛山、北京、杭州、蘇州成為全國十大“不夜城”,它們與廣大出行人群共同見證着中國經濟的新興活力源。從分布上看,除了北京以外,其他城市都來自南方,這也說明南方城市的夜間消費普遍要比北方城市更為活躍。
夜間經濟同時亦影響了城市消費增速。第一财經記者梳理40個主要城市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相關數據發現,消費增速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南方。
為何南方城市的夜間消費更為活躍?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财經分析,冬天北方氣候比較冷,這固然是影響夜間消費一大因素。但在氣候因素之外,消費文化、經濟結構、消費者年齡結構等差異也十分關鍵。尤其是,相比氣候因素,經濟、收入因素更為重要。
圖為烏魯木齊大巴紮夜市 攝影/林小昭
丁長發說,南方城市民營經濟發達,市場化程度更高,經商群體更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更高,有錢了自然更願意去消費。尤其是南方城市體制外的人多,上班時間自由,夜生活更為豐富。
相比之下,北方城市居民在體制内的比例更高,很多非壟斷國企的待遇并不高,由于民營經濟相對不發達,市場化程度不高,也影響了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從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來看,南方整體高于北方,且差距有略微擴大的趨勢。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指出,産業結構的“南輕北重”和近年來國家産業政策的調整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北方重工業、傳統工業和資源型産業比重顯著高于南方,相比之下,近年來新增高技術産業則呈現南方活躍、北方相對滞後的态勢。
從消費者群體的構成來看,由于南方市場化程度更高,經濟更為活躍,就業機會更多,收入更高,創新創業氛圍更為活躍,年輕人更多流入到南方城市,加上過去華南等地因為各種因素,人口出生率比較高,因此南方城市的“年輕化”程度普遍更高。相比之下,北方城市中,除了北京等少數大城市、中心城市外,其他地區面臨着年輕人外流的局面,年齡結構普遍要高于南方城市。
丁長發說,南方城市經濟發達,年輕人有就業的環境。深圳等南方城市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大中專學生更多,年輕人是創新創業的主體,也是夜間消費的主體。“年輕人白天要工作,要打拼,晚上要出去社交,要消費。”
北京市統計局此前9月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夜間消費對40歲以下被訪者的吸引力較強。00後被訪者的次均消費金額和月均消費頻次均為最高,分别為239.3元/次和5.2次/月;其次為90後,分别為228.6元/次和5.1次/月;次均消費金額最少的是50後,為145元/次,月均消費頻次最低的為70後,為4.3次/月。
“我現在除了網購,其他消費大多是在晚上。跟朋友吃飯、看電影啥的也基本都在晚上。”家住廣州天河、今年28歲的李小姐說,廣州天河夜間十分繁華,交通也很方便,夜班車很多,所以聚會到比較晚都可以。
丁長發說,受地形等因素影響,南方城市如廣深等地的城市比較緊湊,人口密度比較高,公共交通發達,由于夜間人流量大,包括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運行都比較晚,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相比之下,很多北方城市城市面積更大,公共交通發揮的作用不高,坐的人少,收班就更早。
各地紛紛發力夜間經濟
近幾年,我國在擴大内需的過程中,城市的消費功能越來越被重視,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也日益突出。這其中擴大夜間經濟,又成為擴大消費的重要着力點。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先後發布了多個促進夜間消費的舉措。
今年8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要求,要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遊、休閑等緊密結合,适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飲街區。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打造夜間消費場景和集聚區,完善夜間交通、安全、環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間消費便利度和活躍度。
在地方,今年以來,已有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以及天津、成都、重慶和濟南等城市先後出台相關政策舉措,謀求激發夜間經濟新動能。
近日,成都市出台的《關于發展全市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提出,要精心打造100個夜間經濟示範點位,塑造出一批夜間旅遊、視聽、文鑒、親子、醫美、樂動、學習、購物、餐飲和風情街區的消費場景。
《實施意見》為成都謀劃了一批夜間消費的場景和業态,包括十個夜間旅遊景區、十處夜間視聽劇苑、十處夜間文鑒藝廊、十處夜間親子樂園、十處夜間醫美空間、十處夜間樂動場館、十處夜間學習時點、十處夜間購物潮地、十處夜間晚味去處、十處夜間風情街區。
今年8月6日,廣州市商務局也發布了《廣州夜間消費地圖》,涵蓋全市各區的商場、食肆,北京路步行街、天河路商圈、珠江琶醍等15個消費集聚區成為“夜廣州”消費地标。市商務局表示,鼓勵集聚區内購物、餐飲等企業提供夜間延時服務,力争到2021年,打造形成“廣州之夜”品牌,力争形成10大國内知名商圈,全市夜間經濟集聚區達到30個,重點集聚區新增經營收入總量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5%左右。
今年7月,《北京市關于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頒布,推出13項措施“點亮夜京城”,包括優化夜間公共交通服務、點亮夜間消費場景、推出 10條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提倡商業場所延長營業時間、開展晚間促銷活動等一系列舉措。
更早之前的4月,上海出台《關于上海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将建立“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制度。“夜間區長”由各區分管區長擔任,負責統籌協調夜間經濟發展,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制度則鼓勵各區公開招聘具有夜間經濟相關行業管理經驗的人員擔任,協助“夜間區長”工作。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财經分析,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一個重要的體現是,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對經濟的帶動作用越來越重要,我國經濟正在逐漸轉向以消費拉動為主。而在消費中,有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因此,各地對夜間消費也日益重視。
彭澎說,除了消費的拉動外,對各大城市來說,通過打造夜間經濟,也有助于打造新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名片,進一步吸引年輕人和資金等,進而提升整個城市的競争力。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對第一财經分析,夜間經濟是擴大消費的好途徑,也是促進人們交流的重要選擇。促進夜間消費需要相關部門做好配套,比如地鐵要遲點收班,大商場晚一點打烊,晚間燈光和社會管理也都要加強。
彭澎也認為,擴大夜間消費,必須要做好公共配套,比如公共交通服務能否跟上。另外夜間的治安管理要加強,一些文化場所如博物館等晚上要開的話,就需要增加人手,增加就業崗位。通過公共配套的完善,帶來人流量,帶動更多的消費。
而對很多北方城市來說,要擴大夜間經濟,很重要的一點還是要加快産業結構轉型,加快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這是擴大消費的基礎和根本。
丁長發說,一方面,各地需要做好基礎性公共服務産品的配套,如教育、醫療等,免除人們的後顧之憂,讓人們敢于消費。另一方面,還是要加快城市經濟發展,加快産業結構轉型,提高收入水平,讓年輕人能夠進得來,留得住,因為年輕人是夜間消費的主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