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都出發,目的地稻城亞丁。在稻城亞丁的三日裡,我們體驗了雪山的雄偉,冰川湖的美豔,高海拔爬山涉水的艱辛,也充分的全方位感受到了川西絕美的風光。川西的美已經不能用簡單的語言來形容了。她的驚豔的冰川,她的叢生的瀑布,她的五彩斑斓的海子,她的立體垂直的各海拔的綠色植被,她的高天上流雲的萬般氣象,這種探險式的旅遊都是在内地遊覽怎麼也體會不到的,隻有親身來過的人才能真正體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看過文中所刊美景之後,請大家跟随我來緩緩追溯稻城亞丁美景的發現者和追夢人。試想,如果沒有他的執着和艱辛付出,以及利用他當時在國際上的身份而進行的不懈奔走和宣傳,從而讓全世界的人來廣範圍了解到稻城亞丁的前身今世,可以說就沒有今天的香格裡拉和稻城亞丁。這個人,就是約瑟夫·洛克。
說到稻城,就不得不說奧地利探險家洛克。洛克的全名叫約瑟夫·洛克(1884年-1962年),美籍奧地利探險家、植物學家、地理學家和語言學家。
洛克的植物探索旅程從泰國、緬甸和印度阿薩姆地區開始,最初是在找尋大風子樹。從1922年到1949年,“植物獵人”洛克在中國四川、雲南、甘肅東南以及西藏東部度過了漫長的探險考察歲月,對于當地的植物群落,人文風俗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考察,并将多種植物樣本帶回了西方,至今位于波士頓南部的阿諾德植物園保留了許多這一時期采集的植物樣本。
1928年,洛克在尋找貢嘎山的時候,來到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的貢嘎嶺地區,驚訝地發現這裡不僅充滿神秘,更有一種特殊的祥和氣氛,令人心靈震撼,恰似到了佛教的“香巴拉”世界。1931年,他把自己的觀感發表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引起西方人的震驚。
洛克終身未娶,他鐘情于稻城亞丁為中心的這片世外桃源般的神奇土地,以至于他在彌留之際仍“甯願回到香格裡拉的鮮花叢中死去。”這樣一位不平凡的人物在西方社會文人學士必讀的著名刊物《國家地理雜志》上發表的長篇紀實散文把富于異國情調的稻城亞丁民族風情以及雪山冰峰的氣息帶進了讀者的視野。1933年,與約瑟夫·洛克同時代的英國著名作家希爾頓根椐洛克的遊記,創作了《消失的地平線》這本書,将“香巴拉”譯為“香格裡拉”。
《消失的地平線》發表後,旋即獲得霍桑登文學獎。《不列颠文學辭典》稱該書的偉大功績是為英語詞彙創造了“香格裡拉”——“世外桃源”一詞。1937年,美國好萊塢電影将小說搬上銀幕,轟動了西方世界。電影的主題歌《這美麗的香格裡拉》,更脍炙人口,在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硝煙中傳遍了全球,給飽受戰争痛苦的人以心靈的慰藉。“香格裡拉”從此成為現代社會中人們無限向往苦苦追尋的理想家園。
《消失的地平線》仿佛是苦渡江海,終達彼岸。中國改革開放以後,許多西方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西部,尋找消失在“地平線上”的香格裡拉!衆多的中外遊客紛紛湧入中國西部,追随洛克的足迹,尋找心中的香格裡拉。終于,人們形成了一個共識:洛克當年足迹所至橫斷山的康巴地區,就是《消失的地平線》中描述的香格裡拉。
在稻城亞丁的這三日探險旅遊,雖然行色匆匆,路途異常艱辛險阻,但是從成都出發往返稻城亞丁的八日裡,在美麗的318國道上所見到的和所經曆的一切,卻令我記憶猶新,一生難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