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從字面意義上來理解的話,就是從今天開始,就要開始有冷霜初降了。雖然說是冷霜初降,但這幾天北方有好多地方都開始下雪了。實際上,霜降就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霜降過後,雖然還是秋天,但已經是“千樹掃做一番黃”的暮秋、殘秋、晚秋了。
霜降之所以稱之為霜降,是因為在10月23日前後,晚上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後,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形狀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松。說是霜降,但并不是霜從天而降,而是近地面空中的水汽在地面或地物上直接凝結而成的白色疏松冰晶。
在我們農村,常有“霜降殺百草”的說法,就是在霜降後,很多植物體内的液體會被凍成冰晶,蛋白質沉澱,細胞内的水分外滲,使原生質嚴重脫水而變質。霜和霜凍雖形影不離,但危害莊稼的是“凍”而不是“霜”。所以,霜實際上對農作物是有一定危害的。
雖然霜降會給農作物帶來一定的危害,但是在霜降這個節氣前後,農事活動也相對比較繁忙。這個時候,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即使耐寒的蔥,也不能再長了,因為“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在南方,卻是大忙季節:單季雜交稻、晚稻在收割;種早茬麥,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稭,耕翻整地。收獲以後的莊稼地,要及時把稭稈、根茬收回來,因為那裡潛藏着許多過冬的蟲卵和病菌,以免來年的莊稼遭蟲災。
在果樹的管理上,霜降時節也是很多果樹處于采摘、施基肥、秋剪、防治病蟲等等關鍵時期。尤其是柿子,這個時候有“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的說法,也就是,這個時候是吃柿子的季節了,如果在霜降多吃柿子,冬天就不會感冒、流鼻涕。在農村有“霜降吃了柿,寒冬不流鼻涕”的俗語,實際上,這個時候吃柿子不感冒是有根據的,因為柿子一般在霜降前後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價值高。但是,盡管柿子好吃,也不能多吃,尤其注意不能空腹吃。
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其實對于柿子來說,有很多早熟的柿子品種,在一兩個月前都已經開始采摘上市了。霜降前後采摘的柿子,基本上都屬于晚熟品種,如果在霜降前後不采摘,柿子就可能在樹上變軟,這樣就不利于柿子的貯藏和銷售了。
所以,柿子的采收,需要做到适時采收。那麼怎麼才能做到适時采收呢?适時采收其實主要就是要看我們的用途是什麼,像柿子這種特别容易軟化不耐貯藏的水果,如果不根據用途、貯運和加工條件來确定采收的話,就容易導緻腐爛等問題。
一般來說,如果是用來鮮食的柿子,可以在果實黃色褪去,充分變紅時采收。制柿餅用的則要在果實充分成熟,果皮黃色減退而稍呈紅色時采收,最好在霜降後采收,此時果實含糖量高,尚未軟化,容易削皮,便于加工。柿子屬于漿果,極易碰傷腐爛。采收時要在晴天進行。 盡量避免陰雨天采收。柿的果柄很硬,若需貯藏或運輸。最好邊摘邊剪去果柄,若用于加工柿餅,則要留果柄并帶一小段果枝,以便懸挂晾曬。
能夠影響柿子采收的因素,主要有果實的體積、色澤、可溶性固形物等等。尤其是可溶性固形物,這個直接關系到果實的品質優劣問題。成熟的柿子果肉中所含的糖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蔗糖作為次要的含量成分存在,如果柿子采的過早,可溶性固形物達不到相應的标準,就沒有食用價值。而如果采摘過晚,則會過于成熟從而不利于遠途運輸和貯藏。
因此,柿子做到适時采收非常重要,如果無法從果實的體積、色澤、可溶性固形物等等方面來判斷到底什麼時候采收的話,根據“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這句話,在霜降後采收,一般都沒錯。但是要根據品種來,一些早熟品種在霜降前一個多月就已經開始采收了,如果等到霜降時才采收,那就太晚了。
文|山魈
歡迎點擊關注農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