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曆史小編給大家帶來清朝服飾的文化和曆史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中國自古以禮儀之邦自居,一言一行中都包含着深厚的禮儀基礎。就拿新年來說,這可是一年之中慶典最多的時候,對于皇帝而言更是如此。
作為一國之君,皇帝們不僅要主持朝會、宴會和各種祭祀活動,還要與後宮妃嫔、大臣一起聽戲、賞燈,一天的行程真可謂是緊鑼密鼓。為了主持新年期間的這些活動,皇帝們需要更換大量的服裝,接下來為你一一揭曉。
明代彩繪本《明宮冠服儀仗圖》中的冕 圖片采自燕山出版社《明宮冠服儀仗圖》
明代彩繪本《明宮冠服儀仗圖》中的玄衣 圖片采自燕山出版社《明宮冠服儀仗圖》
皇帝們在新年時,要穿着哪些服飾呢?包括:便服、吉服、祭服、朝服。其中最重要的服飾就是“元正大朝會”時要穿着的禮服。朝會這項禮儀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秦漢之後大朝會、朔望朝、常朝等多種類型。元正是一年之初,因此在這一天舉行的“元正大朝會”地位最為崇高。
皇帝要在元日當天穿着十二旒冕和十二章衮服,接受百官的朝拜。旒冕有12個旒,衮服則繡着十二章紋,即: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彜、藻、火、粉米、黼、黻。這些紋飾分别象征着一項皇帝的美德。在唐朝畫家閻立本的《曆代帝王圖》中,出現了多位身穿衮冕的君王,他們雖然神态各異,但其服飾都是統一的。
十二章紋 網絡圖片
唐 閻立本《曆代帝王圖》 身衮冕禮服的隋文帝楊堅 波士頓美術館藏
到了清朝,皇帝們的服飾産生了很大的的變化。清朝皇帝的服飾繼承了祭服、衮服、朝服、常服等名目,并根據滿族服飾特點進行了改造,例如将形制改成了袍、褂二件,祭服和朝服被統一稱為禮服等。
清康熙 石青色緞綴四團緝米珠雲龍銀鼠皮衮 故宮博物院藏
清朝的皇帝出席各種禮儀和祭祀時,需要身着吉服,如果需要齋戒、忌日時則需要換成常服。如果皇帝在正月裡需要同時參加多種活動,就需要頻繁地更換服飾。
例如鹹豐四年(1854年)正月十一日,鹹豐皇早上需要在此時去天壇祈穀,需要穿着藍色的朝袍,祭祀完畢後,他換下朝袍,穿上吉服,到關帝廟拈香;随後他又來到弘德殿,更換台冠;到鐘粹宮的孝全成皇後拈香行禮,再返回養心殿辦公。這樣算下來,鹹豐皇帝要在一天隻能更換三四次冠服,這更換頻率,也是沒誰了。
清 明黃色彩雲金龍紋妝花緞上羊皮下銀鼠皮男龍袍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石青緞繡四團五彩雲蝠緝米珠棉龍褂 故宮博物院藏
看完這麼多關于禮服的知識,你是否此有些頭緒了呢?不論是中國最傳統的十二章紋的冕服,還是清朝皇帝改造的禮服,其背後都是中國最古老的禮制文化,你說是不是呢?
免責聲明:以上内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