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被人侵權怎麼維護?商标成功注冊是确權,然而确權隻是開始,用權與維權也是至關重要的,下文給大家講解一下商标如何維權,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商标被人侵權怎麼維護?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商标成功注冊是确權,然而确權隻是開始,用權與維權也是至關重要的,下文給大家講解一下商标如何維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标法
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标專用權:
(一)未經商标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經商标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導緻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标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僞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标标識或者銷售僞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标标識的;
(五)未經商标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标并将該更換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标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标專用權行為的;
(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标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第六十條 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标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标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僞造注冊商标标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内實施兩次以上商标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标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對侵犯商标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争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十一條 對侵犯注冊商标專用權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查處;涉嫌犯罪的,應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六十二條 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違法嫌疑證據或者舉報,對涉嫌侵犯他人注冊商标專用權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侵犯他人注冊商标專用權有關的情況;
(二)查閱、複制當事人與侵權活動有關的合同、發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三)對當事人涉嫌從事侵犯他人注冊商标專用權活動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四)檢查與侵權活動有關的物品;對有證據證明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标專用權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使前款規定的職權時,當事人應當予以協助、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在查處商标侵權案件過程中,對商标權屬存在争議或者權利人同時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權訴訟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中止案件的查處。中止原因消除後,應當恢複或者終結案件查處程序。
第六十三條 侵犯商标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确定;實際損失難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确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确定的,參照該商标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确定。對惡意侵犯商标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人民法院為确定賠償數額,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侵權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賬簿、資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參考權利人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判定賠償數額。
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注冊商标許可使用費難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人民法院審理商标糾紛案件,應權利人請求,對屬于假冒注冊商标的商品,除特殊情況外,責令銷毀;對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冊商标的商品的材料、工具,責令銷毀,且不予補償;或者在特殊情況下,責令禁止前述材料、工具進入商業渠道,且不予補償。
假冒注冊商标的商品不得在僅去除假冒注冊商标後進入商業渠道。
第六十四條 注冊商标專用權人請求賠償,被控侵權人以注冊商标專用權人未使用注冊商标提出抗辯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冊商标專用權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實際使用該注冊商标的證據。注冊商标專用權人不能證明此前三年内實際使用過該注冊商标,也不能證明因侵權行為受到其他損失的,被控侵權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标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五條 商标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将實施侵犯其注冊商标專用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将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依法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财産保全的措施。
第六十六條 為制止侵權行為,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商标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依法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第六十七條 未經商标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标相同的商标,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僞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标标識或者銷售僞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标标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标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維權手段1.根據侵權發生場所不同可以分為向海關投訴(侵權方産品出口),向線上平台投訴(侵權方在平台銷售),向侵權方銷售地所在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侵權方在線下銷售)。
2.也可向商标所有人所在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甚至向法院提出訴訟。
3.根據是否商标所有人獨自處理可以分為自行與侵權方溝通私下解決,讓律師協助出具律師信或者起訴對方,讓市場監督管理局幫忙搜集證據責令侵權方整改與對其罰款,在法院訴訟提出賠償要求。
注意事項1.首先要判斷對方是否實質侵權,包括對方是否有注冊類似商标,使用的産品與服務是否與自己類似,侵權方是否有得到授權許可,産品銷售地在國内還是國外,是代工生産還是自己擁有工廠,銷售主體是個人還是公司,具體的名稱是什麼。
2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證據收集,自行收集的侵權證據不一定具有法律效應,最後要把證據做公證,另外除了市場監督管理局有可能會幫忙稽查侵權證據,一般都需要起訴方與投訴方提供證據。
3.在确定賠償額的時候還要搜集侵權方的違法所得的賬本與收入明細,雖然現在也有部分法院判決讓侵權方提供的案例,但大部分還是需要起訴方搜集,在搜集相關證據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困難。
4.選擇哪種維權途徑一般看證據收集的難度以及被侵權一方願意耗費多少時間來進行維權,也要看侵權的金額大小以及品牌的價值高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