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韓國電影的影迷,大部分是喜歡《辯護人》這樣的現實題材電影。
直面曆史,抨擊政府是這類電影的一大主題,《辯護人》更是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辯護人》中宋康昊所飾演的稅務律師宋佑碩原型就是年輕時候的盧武铉,盧武铉後來成為了韓國總統。導演楊宇碩很早就知道了這個故事,但為了擺脫拍馬屁的嫌疑,直到盧武铉去世才開始籌劃拍這部電影。
電影的故事來自于著名的“釜林事件”,1981年,韓國政府以違反《國家安全法》為由逮捕了多名釜山地區的大學生和活動家,并進行嚴刑拷打、刑訊逼供。這一事件震驚了整個韓國,史稱“釜林事件”。
當時盧武铉還隻是一個平凡到塵埃的稅務律師,随着對事件的了解和對事件相關人物的接觸,盧武铉的内心受到了極大震動,并暗下決心要成為一名人權律師。
電影做了藝術化處理,把作為稅務律師的宋佑碩表現的鐵石心腸,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但随着劇情推進,他看到了學生所遭遇到的一切非人待遇,開始慢慢轉變,到最後成了一位義無反顧,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人權律師。
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這是電影如此震撼的一個主要原因。
電影最精彩的部分是宋康昊的法庭戲,一人對抗一個團體,而那個團體後面站的是整個強權。唇槍舌戰看的人心潮澎湃,仔細想想,對宋佑碩來說,這是何等悲壯的行為。
要說對韓國電影的影響,《辯護人》上映于2013年,2013年是新世界韓國電影的一個頂峰,自2013年開始,韓國電影慢慢在走下坡路。
《辯護人》對韓國電影最直接的影響是,之後的很多電影,無論是犯罪片、動作片,還是家庭片等等,都喜歡加一些黑政府的劇情。
這樣的設計起初看來還是比較新鮮的,很符合我國人民的口味,但用的過多過濫之後,反而拖累了韓國電影的發展和創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