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時代的日本,曾經很多象征身份的妝容、發型,在如今的人們看來,簡直就是一個個“辣眼睛”般的存在。
那些剃掉原生眉毛、一臉死白和一副黑牙的“日本傳統美女”,這裡就不多贅述了。據說,19世紀中期的時候,可是把打開日本國門後,正準備逍遙一番的美國大兵們給吓得不輕——“美女”們臉抹得恨不得邊走邊掉粉,笑起來更“迷人”——慘白的大臉配着小紅嘴,露出一口大黑牙。
在後人眼中的“驚吓”,放在當年,屬于妥妥的“驚豔”
而且,這種“美”,還并非所有日本女性都能享受到的。隻有皇親國戚和貴族家的金枝玉葉們才能擁有這種染黑牙的資格,普通老百姓可沒有這個權利。直到幕府後期,管控漸漸放寬,一些富裕家庭的女性和藝妓們才開始同樣“時尚”,小戶人家的平民女孩,仍然隻有眼巴巴地羨慕的份。
而同期日本“有身份”的男人們,那套妝容和審美,更是相當的辣眼睛——凡是有點身份的,竟然不論老少,一律都很驕傲的剃成“地中海”。
這就是日本男性傳統的“月代頭”。
“通用型”的月代頭,一般是要将頂部的頭發去掉,僅僅保留側面、後面的頭發,攏到後腦勺,再挽個小揪揪,用梳頭油固定住(下圖這樣的)。開始屬于武士“專享款”,之後,逐漸普及到了大多數日本男性群體之中,成了古代日本的“國民發型”。
而且,根據不同時代和不同群體的“審美需求”,月代頭還衍生出了各種子版本。
比如下圖這個是最不好打理的“金魚本多”,講究的是發髻與發髷呈直角狀,需要塗抹大量的梳頭油。此發型在町人階級(市民階層裡的富商)中很受歡迎,富人家裡的貴公子們非常喜歡這個發型。
還有“辰松風”,講究的是發髻綁的位置要高。據說是有個叫辰松八兵衛的日本“藝術家”,在表演中梳了這個發型,大家看了以後,都覺得好帥,于是紛紛效仿,風靡全國男子頭頂。
最常見的是鯔背銀杏,此款較多的出現在古裝題材的日本影視劇中,屬于普通武士階層的标配,是江戶時代後期非常流行的男性發式。
日劇中的鯔背銀杏發式
此外還有浪人髷~正常的月代樣式,因為生活條件的限制,疏于打理而使得中剃部分頭發亂長,就形成了浪人髷。
所謂的日本浪人指的是脫離籓籍,沒有主家到處流浪居無定所的日本武士。
他們可能因為主家為戰争所滅、領地被沒收,或者與主家政見不和、犯了過錯等等,不得不離開主家自謀生路。但迫于武士的身份,又不可以務農經商的途徑謀生,隻得到處流浪,做保镖、當海盜等等。比如侵擾大明沿海的倭寇,主力就是日本浪人。
如果往老早之前追溯,飛鳥,奈良,平安時代的日本人(基本等同于咱們的唐宋時期)他們無論男女妝容服飾,在當今人們的眼中,還算是很正常的。比如流傳下來的大量有關遣唐使的古代畫作,基本都是大唐衣冠,成年男子留着中式發髻,戴烏帽,跟咱們古代漢族的裝束很相似。
上海世博會日本館,日本青年複原的“遣唐使”隊伍
下圖左二為遣唐使同時代,為古代的中日友好做出過突出貢獻的著名女天皇——阿倍内親王。可以看出,當時日本人的衣冠服飾,尤其是女裝,跟後來的“和服”差距明顯,更具中華風采。
日本電影《大佛開眼》中奈良時代日本皇家貴族們的服飾,基本就是簡化版的漢服
奈良時代的日本男性發式,同中國無異。
《大佛開眼》劇照
大概在咱們中國元朝到明代初期的這段時間,日本境内一直不太平。連綿的征伐,讓武士階層迅速崛起,再加上蒙古人的影響,日本人民的發型畫風就開始走歪了。
到了日本戰國時代(1467—1615前後,同期咱們中國正是大明王朝),月代頭成了日本武士的标準發型,并上升為了一種值得自豪的身份的象征。
冷兵器打仗,多為近身戰,所以武士們上戰場, 必然要戴頭盔。
日式頭盔整體上由腰巻、吹返、铔、眉庇、立物大大小小五六樣物什兒組成,料子分銅鐵革,少說也有七八斤重。
于是,為了做點緩沖,防止硌得慌,武士們會先裹個寬幅白布,再扣上頭盔。
日本江戶時代,一套完整的武士铠甲重量超過30公斤
實戰中,武士們互相搏殺的時候,經常有發髻沒捆結實,擋在了眼前,影響視線而導緻戰敗甚至身亡的慘劇。
而且,打鬥起來一激動,運動量大,頭頂也容易出汗。所以,前面和頭頂剃幹淨,既可以避免意外,還能散熱。
此外,頭部受傷後,也易于及時發現傷口并進行包紮處理。
可是,為什麼後腦勺和周圍還得留長發再紮起來呢?都剃幹淨,豈不更方便。
其實,還要留幾大撮頭發,也是出于實用的考慮。
剛才說了,戰場上,武士搏殺時,是要佩戴金屬頭盔的,如果上光頭的話,那個作為緩沖的白布條會缺少摩擦力,困不太結實;
而且,白布主要裹的是周邊位置,沒有顧及頭頂,所以頭頂的位置仍舊會感覺硌得慌。
因此,他們還需要周邊和後腦勺一定量的頭發起到加大摩擦力,緩沖頭盔重量的作用。
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淺井長政,在日本曆史上以剛烈出名
以上考量,跟中國曆史上的蒙古、契丹、女真的剃發結辮風俗,以及清兵入關時的“金錢鼠尾”,幾乎如出一轍。
比如,馬背上得天下,将騎射打獵作為日常的後金人。為了讓視野廣闊、便于戰鬥,他們就将頭顱四周毛發剃除,隻留腦後銅錢大一點,結辮下垂,戴頭盔的時候往上一盤,能起到緩沖的作用;平時也便于打理,不容易生虱子,看起來還挺幹淨衛生的。
客觀看,很多高緯度曾經武德充沛的民族,幾乎全有剃頭編發的傳統,東西方都一樣。
好了,咱們再說回日本。
具體操作上,如何安全便捷的剃發,一直困擾着日本的男性們。
月代頭剛開始流行的時候,由于冶金術不夠發達,沒有合适的剃刀,為了“帥”和“體面”,他們竟然會橫下心來,用木頭鑷子一根根将頭發拔掉。
記錄戰國末期到江戶初期人情風俗的《慶長見聞集》描述“拔毛”場面時形容:“黑血流地,駭人之至。”
就這樣,為了帥和身份,武士們常常忍耐着劇痛,一身血污地拔除頭頂的毛發......
講真,不愧是誕生了“切腹文化”的民族,連做個發型都用上了讓人背脊發涼的殘忍“狠勁”。
不過,這種強行拔除頭發的形式,非常容易導緻毛囊炎,搞得士兵們還未上陣,便瘙癢難耐。
後來,随着手工業的發展,出現了改進升級後的專用剃刀,月代頭在日本戰國後期(中國的明末),逐漸開始由鑷子拔除改為定期的剃刀刮除。
到了德川幕府時代(江戶時期),大部分日本男人總算是擺脫了鮮血淋漓的狀态。
因為月代頭屬于一個“戰鬥的發型”,意味“時刻準備為主家而戰”。
要是哪個武士不願意剃發,就說明他是膽怯之人,同僚們會不屑與之為伍,職業生涯和生計基本就斷送了。
所以,大家都這麼搞,讓月代頭備受追捧,最後竟然成了大衆潮款~時間長了,大家不但沒覺得磕碜,反而被看成是勇猛無畏的标志,人人都以之為美。
進入德川幕府時代後,日本境内基本再無征戰。
然而,月代頭早不但沒有被淘汰,還順勢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征,甚至是一個英雄符号,大量非武士階層的平民男子也紛紛效仿,剃發之風氣空前鼎盛。
腦袋頂着月代頭,腰間插着兩把刀——這就是江戶時代,公認的日本男人最“炫酷”的形象。
這時候,即便是那些跟打打殺殺完全沒有交集的文人墨客、商賈、戲子、各色纨绔子弟,也都喜好一副月代頭世人,無論登高飲酒、對月撫琴,還是茶蔬簡食、花前月下的談情說愛、處理日常交易,各種情形下,均毫無違和感。
不過,即便有差不多500年,月代頭屬于日本男性們的主流的發型,但仍有幾個階層是不用月代頭的,它們是分别是天皇、公卿、醫者、僧侶、學者以及賤民。
直到近代,随着明治天皇的一紙《散發令》,強制要求武士散開頭發、解除佩刀,一切效仿西洋生活方式。自此,武士階層和月代頭日薄西山,跟日本女人的大黑牙一樣,這才退出了曆史舞台。
如今,留住這一切的,隻有古裝影視作品。
而且,當今的日本人自己也覺得,這個奇葩發型,實在是醜拒,表示無法理解早前老祖宗們的“謎之審美”。
總之,要看男人帥不帥,來,先剃個月代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