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張飛形象)
陳壽的《三國志》雖說對張飛的容貌沒有進行描寫,但是對張飛的評價卻是“勇而有義”、“萬人之敵”,張飛長坂坡上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從這可以看出,張飛确實是一員猛将,這一點不假。可能羅貫中才據此發揮想象,認為有如此魄力和膽識的張飛肯定是一個莽撞、勇武的莽夫形象。随着《三國演義》的暢銷和流傳,大家對張飛的這種印象也被羅貫中所帶偏。
人們也基本接受了張飛這一莽夫長相。然而,2004年文物部門在四川簡陽張飛營山上發現的一個石人頭像,使一些專家學者對三國名将張飛的外貌,産生了新的看法,并且是颠覆性的看法。這個石像大約高四米,寬三米多。據考證,這個石像建成于唐代,是用來紀念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将張飛而修建。這個石像的面容是慈眉善目,耳長唇厚,臉上竟沒有一根胡須。這與大家心目中的張飛形象相去甚遠。要知道,唐代還沒有《三國演義》,那個時期的人們對張飛的形象更接近于真實的張飛形象。
(張飛石像)
那麼,張飛的形象究竟如何。專家們也是一頭霧水。唯一能了解張飛形象的也基本僅限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了。那到底誰的才最準确的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陳壽的《三國志》中,如果一個人物長相比較有特色,基本上都會帶上一筆,如管辂,“容貌粗陋,無威儀而嗜酒,飲食言戲,不擇非類,故人多愛之而不敬也”;關羽“美髯公”、“相貌堂堂”;張松“人短小,放蕩不治節操”;劉備“大耳垂肩,雙手過膝”等。而對張飛,陳壽卻是隻字未提,說明張飛的形象确實是沒啥特色,隻能說是中規中矩,不算很奇怪也不算很俊俏。
另外,張飛在出道前,其實家境是非常不錯的,也算小富一方的土豪人家,家中不僅有着大量的田地,而且還有數間肉鋪。在這樣的家境下,張飛基本很難長成“豹頭環眼,燕颔虎須”那樣的粗人。而且張飛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後主劉禅,并且先後都成為蜀國皇後。張飛兩個女兒都能被劉禅看中,說明張飛的兩個女兒長相至少都是精緻的。有人會說可能張飛兩個女兒遺傳自她們的母親夏侯氏的呢?但是根據現在基因學來看,一般“女生像父,男生像母”。以遺傳幾率來算,張飛的女兒同時遺傳自母親的幾率是很小的,基本上接近于零了。唯有一種解釋,張飛長相确實也不賴。
(張飛的夫人夏侯氏)
根據一些古書記載,張飛還在書法和繪畫上很有造詣。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秋,張飛大敗魏軍大将張郃,一時興起,以石代紙以矛作筆,在八蒙山石壁上,刺鑿下《立馬銘》,以示紀功勉士并兼羞曹軍。《立馬銘》筆畫豐滿遒勁,氣勢剛健凝重,結體渾樸敦實,沒有深厚的書法造詣是不可能寫出這樣的字的。明代的《丹鉛總錄》中,也有一條關于張飛書法的記載:“涪陵有張飛刁鬥銘。其文字甚工,飛所書也。”而同時代的《畫髓元诠》則載“張飛……喜畫美人,善草書”,說張飛不僅擅長草書,而且能畫仕女圖。
(張飛《立馬銘》)
雖說張飛的真實形象存疑,但是也絕對不是《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樣,曆史上的真實的張飛不僅骁勇善戰,勇武忠義,而且在藝術上也有一定的成就。這樣的人怎麼就可能是一個五大三粗的形象呢!這太反常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