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考古人的終極意義

考古人的終極意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7 17:02:14

考古人的終極意義?作者:饒佳榮說起“考古”,最常見的誤會就是把它跟“盜墓”“挖寶”相提并論,要麼就是等同于“古董”“鑒寶”記得我參加高考那個暑假,一個念過大學工科的鄰居大哥得知我填報了“曆史系”,馬上就說,如果學會了鑒定古董,以後肯定能發财最近有一個農村留守女孩考上了北大考古文博學院,一時議論紛纭,沒想到“考古”以這種方式上了熱搜稍早幾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鄭嘉勵先生因為一句“上班就是上墳”,轉瞬成了網紅現在,還不知道疫情何時會結束,我在東京一個靠近雜司谷墓園的地方,靜靜地讀着《考古者說》,開篇即《上班就是上墳》,真是很有意思呢,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考古人的終極意義?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考古人的終極意義(考古人的學問與文章)1

考古人的終極意義

作者:饒佳榮

說起“考古”,最常見的誤會就是把它跟“盜墓”“挖寶”相提并論,要麼就是等同于“古董”“鑒寶”。記得我參加高考那個暑假,一個念過大學工科的鄰居大哥得知我填報了“曆史系”,馬上就說,如果學會了鑒定古董,以後肯定能發财。最近有一個農村留守女孩考上了北大考古文博學院,一時議論紛纭,沒想到“考古”以這種方式上了熱搜。稍早幾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鄭嘉勵先生因為一句“上班就是上墳”,轉瞬成了網紅。現在,還不知道疫情何時會結束,我在東京一個靠近雜司谷墓園的地方,靜靜地讀着《考古者說》,開篇即《上班就是上墳》,真是很有意思呢。

本書篇幅不大,内容卻很實在——這大概跟作者腳踏實地的“考古”作風有着密切的關系,既能跑遍浙江全省“挖坑挖土”,且善于讀書,處事還很幹練,所以書中的文字一點都不“漂浮”,大約說得上“句句有來曆”——有人情世故的閱曆,有字斟句酌的磨砺。難得的是,作者對學問本身亦有清醒的認識,這不僅是指學問的一套工作程序,還包括學問的表現方式——有的人以高頭講章自鳴得意,有的人以期刊論文為無上榮耀,有的人以科普小品為畢生追求。文體本無高下之分,如果都能盡心竭力,發揮一己之長,大概都能留下一些成果。

該書分為四編。“尋墓”編主要是關于浙江宋墓的調查與研究,“是我較有心得的部分”。讀《上班就是上墳》,可以感受作者行文的收放自如。的确,這是将“考古、曆史、讀書、工作經曆、生活體悟和個人情感”冶于一爐的“五味雜陳的文字”。《國寶·重光》是一篇解說詞,介紹湮沒了近800年之久的南宋徐渭禮文書。這件文書的出土在當代宋史研究史上也堪稱濃墨重彩的一筆,值得細細品味。像這樣兼顧學術性和可讀性的,書中還有不少篇什,比如“讀城”編開篇《浙江城市考古漫談》,作者從考古的角度出發,将浙江的城市分為“曠野型城市”“古今重疊型城市”,又說:“古今重疊型城市”的考古工作,總結起來,隻是兩句話:一是平面找布局;二是縱向找沿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無止境的事業。簡明闊達的背後是作者的“真積力久”。“讀城”這一編通讀下來,宛如在兩浙走了一遭,對那片鐘靈毓秀的土地多了一些了解。不過,要真正“吃透”文中的意思,非跟作者一樣騎單車、下田野、問老鄉不可,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第二編“語石”是圍繞古代摩崖碑刻的寫作,在久經風雨的碑刻的字裡行間,作者“有些額外的感慨,不吐不快”,說的東西你我或許都不陌生,卻總能在不經意中刺痛我們麻木已久的神經,不由得也随之長籲短歎。第四編“格物”是考古行旅或日常見聞雜感,生活氣息更加濃厚。和其他篇章一樣實在,而不是淩空蹈虛。比如《鄉土文物漫談》中說,“《澉水志》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鄉鎮志,過去我讀不懂這條材料,自從在長安壩上做過考古調查,終于知道它在說什麼。”

有基于鄉裡的淳樸厚實,但不沉重;有來自泥土的清新芬芳,但不粉飾;有基于田野的經驗之談,卻不故作高深;有來自故紙堆的學識涵養,卻以淺近通俗的筆墨出之。考古人到底是一副什麼模樣,《考古者說》堪作一方明鏡。(饒佳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