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都市錦江區出台穩增長45條

成都市錦江區出台穩增長45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8:10:30

每經編輯:楊歡

成都市錦江區出台穩增長45條(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1

成都高新區夜景 圖片來源:成都高新區供圖

随着我國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商事制度改革和創業創新效應的進一步顯現,全國市場主體數量出現井噴式增長,如何按照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建立一套更為完善高效的新型監管機制,破解“人少事多”矛盾已成當務之急。

今年8月,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上線“醫療器械智慧監管雲平台”(以下簡稱“雲平台”)小程序,實現部分窗口職能辦事項目平移線上,減少企業跑腿。

無獨有偶,成都高新獨立開發的“智慧食安”APP(客戶端)也于近期上線,其中涵蓋食品生産、流通、餐飲三大環節的監管系統,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形成集信息化、移動化、網格化、靶向化、智能化為一體的監管方式。

2020年以來,成都高新區經濟活力持續上升,截至2020年8月底,今年新增市場主體39262家,較去年同期增長22.58%,總數已達到214213家。面對數量龐大的市場主體,而市場監管指标又是國際化營商環境考核的重要一級指标,成都高新區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實現“智慧監管”,目前已建立“執法人員庫”和“監管對象庫”,實現了檢查事項全覆蓋。

讓企業少跑路

“辦事窗口”部分功能實現線上辦理

成都市錦江區出台穩增長45條(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2

成都高新區打造更優良的營商環境 圖片來源:成都高新區供圖

醫療器械的生産、使用是關系廣大百姓生命安全的大事,國家一直有着嚴格的監管要求。近年來,随着醫療美容行業快速發展以及年初新冠疫情帶來對醫療器械需求增加等多重影響,整個醫療器械産業呈蓬勃發展态勢。

如何保證在質量可控、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又能為醫療器械企業“減負”,快速“奔跑起來”?

“‘雲平台’上線不僅加強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精确掌握醫療器械經營企業信息,更增設了‘企業管理’窗口,以往需要醫療器械企業上門報送的紙質監管材料,現在都可以通過手機端上的‘雲平台’解決,實現了職能部門‘智慧監管’。”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雲平台”上線使用後,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路,部分“辦事窗口”職能線上辦理的目标。

今年8月份“雲平台”上線後,已受到不少辦事企業的“點贊”。

四川高芯數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芯數康)是一家綜合醫療服務的企業,業務包括體外診斷試劑供應鍊服務等,開展業務過程中,相關的資質和産品資料、手續等都需要定期或不定期送監管部門檢查、備案。“我們8月下旬就登記注冊了這個雲平台,不僅方便,還有很多有用的信息。”高芯數康質量負責人江永生介紹,今後企業要進行信息變更、産品新增時,隻需要在雲平台上進行修改,不需到現場提交資料,節省了不少時間。

助力産業發展

為企業解決難題 政府實現“智慧監管”

“雲平台”上設置了監管端和企業端的雙向管理端口,設置企業管理、監督檢查、信用等級、風險防控、冷鍊管理等6個服務闆塊,以及網格化管理、企業分布地圖兩個菜單,整個區域内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分布情況一目了然。

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雲平台”是行業監管中重要載體,實現智能化、數據化監管,“醫療器械企業每年都要向監管部門遞交自查報告,以往都是企業用紙質材料自行報送到部門,現在實現了電子化報送。”相關負責人又舉例說,每年都會對行業企業進行政策培訓,現在也轉移到“雲平台”上,并改為“線上考試”,保證培訓效果。

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在對醫療器械企業現場檢查後,不合格的會提出整改要求,整改後需向主管部門遞交整改報告,“現在也改為線上報送、後台審核。”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包括“冷鍊設施質量驗收報告”等在内的6項辦事項目已全部移到“雲平台”。

“雲平台”不僅有“辦事窗口”的功能,對産業發展也有助力——“反饋問題”功能裡,企業可以将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反應到“雲平台”上,政府部門會根據實際情況幫助企業纾困。

“雲平台”還可以展示企業産品和業務,成各企業之間橋梁,幫企業“找”到合作業務。“另外,我們通過建立企業管理檔案,所有醫療器械企業基礎信息都一目了然,也為産業部門發展相關産業提供了基礎數據,進一步促進區域内産業鍊條的完善和發展。”相關負責人稱。

據悉,在成都高新區肖家河街道辦試行一個多月後,從10月開始,“雲平台”監管範圍将覆蓋整個高新區800多家醫療器械企業。

提能教育環境

打造校園食堂AI監控系統

一個區域的營商環境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對人才的吸引,教育環境是不少人才選擇落戶的标尺。

近日,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所有公辦學校食堂創新使用“互聯網 明廚亮竈”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台,提升學校食品安全監管效能。

據介紹,基于人工智能與圖像識别技術,形成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視頻監控網,“比如後廚人員未戴口罩、抽煙、陌生人進入等,都将通過視頻遠程監控自動識别抓拍并分類分級别預警通知學校或相關部門。”相關負責人稱,同時通過“校餐衛士”小程序,由學校食堂負責老師填報每日基礎信息提高學校食品管理能力。

通過監管平台,可實現對轄區内公立學校食堂的基礎管理活動監督,采集賬單信息、索證索票等基礎數據,并對人員健康證明、食材保質期等進行預警。

除了提高學校食品安全能級,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區開展了食品安全監督檢查标準化信息化建設——開發了“智慧食安”APP(客戶端),涵蓋食品生産、流通、餐飲三大環節的監管系統,系統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形成集信息化、移動化、網格化、靶向化、智能化為一體的監管方式。

“市場監管工作人少、事多、任務重,如果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環節都靠人盯人、都靠人來嚴防死守,是不行的。”在9月4日召開的全國市場監管工作座談會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主要負責人提出,要善于運用先進技術,不僅要在改善營商環境上讓企業少跑腿、讓信息多走路,而且要在監管上更加精準。

成都高新區政務服務和網絡理政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成都高新區不斷提升國際化營商環境,已形成了圍繞企業發展需求,各個層面解決企業難題,“醫療器械行業智慧監管和食品安全監督檢查标準化信息化建設都是很好案例。”

文/張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