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貧暖人心砥砺前行共成長?近年來,我市在認真落實國家和省關于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就學“兩助三免(補)”精準資助政策的基礎上,出台了《銅仁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兜底資助實施方案》,建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立體式多元化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行資助政策疊加,實現各個學段、公辦民辦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三個全覆蓋”,确保建檔立卡家庭學生都能獲得資助,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教育扶貧暖人心砥砺前行共成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近年來,我市在認真落實國家和省關于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就學“兩助三免(補)”精準資助政策的基礎上,出台了《銅仁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兜底資助實施方案》,建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立體式多元化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行資助政策疊加,實現各個學段、公辦民辦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三個全覆蓋”,确保建檔立卡家庭學生都能獲得資助。
目前,我市已建立起從學前到大學的資助體系,實現了資助學段全覆蓋。近五年來共資助學生221.9萬人,資金29.6億元。做到了應助盡助,“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莊嚴承諾。
碧江:保障移民搬遷學子有學可上
“教育扶貧,解了困難家庭的燃眉之急,圓了孩子的求學之夢。”這是碧江區響塘龍安置小區家長們的心聲。該小區來自松桃、沿河的160多戶搬遷群衆子女,目前已全部實現在城區就讀。
近年來,碧江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瞄準教育最薄弱領域和貧困群體,精準發力教育扶貧,抓實學生資助、教育資源擴增、基層教師培訓等工作,做到教育幫扶全覆蓋,全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着力打赢教育脫貧攻堅戰。
該轄區就讀高中和中職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中,實行入學“綠色通道”,結合教育兜底措施,及時、足額撥付學生資助資金,解決困難學生入學問題。據了解,近年來,碧江區發放教育資助資金1.16億元,實現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全覆蓋。
與此同時,還按照“精準資助、應助盡助”原則,建立“從小到大”的貧困學生資助體系,全面落實普通高中、中職“兩助三免”和高校“兩助一免”資助政策,全區實現因貧辍學“零發生”。
2017年以來,碧江區啟動易地扶貧安置點配套中小學建設計劃。新增小學3所,中學1所,實現開設班級160餘個,接納中小學生7300餘人。啟動對城區公辦教育資源擴容提質計劃,對城區學校進行提質改造。着重提高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增強基層師資力量,進一步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和教育管理水平。目前,碧江區已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驗收。
萬山:實現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唐宇是銅仁八中學生,父親因為視力嚴重受損無法外出務工,隻能靠做農活來維持生計,每年的學費是這個家庭巨大的負擔。
了解到唐宇的家庭情況後,萬山區相關部門按照教育扶貧的相關政策規定,将她家列為建檔立卡精準貧困戶,唐宇因此獲得3000元的教育資助,讓她上學讀書有了保障,圓了她的求學夢。
近年來,萬山區紮實開展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兜底資助工作,切實加大教育扶貧力度,強化資金管理,嚴格發放程序,落實好普通高中“兩助三免(補)”、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助)”等資助政策,發起教育扶貧精準攻勢,解決好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就讀期間的費用負擔,确保教育扶貧“精準資助,應助盡助”,确保每一個貧困家庭學生不因學返貧,不因貧失學。
據了解,2017至2018學年,萬山區教育兜底資助共申請審核通過5857人,發放資金730萬餘元,圓了數千困境學子的求學夢。
沿河:實現教育系統結對幫扶全覆蓋
9月7日,由江蘇張家港教育精準扶貧的沿河自治縣215名學生陸續來到張家港市沙洲職業工學院報到。未來幾年,他們将在計算機、機械制造、機電一體化、現代紡織技術等11個熱門專業學習,提升自身技術素養。
據悉,在沙洲職業工學院學習的這批沿河籍大學生,除了可以享有國家以及江蘇省和貴州省的相關政策,優先獲得學院提供的各類補助和校企合作培養機會,張家港市還專門設立150萬元的專項資助金,給予137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每年1萬元的資助。
據了解,張家港市教育局與沿河自治縣教育局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沿河自治縣12所縣直學校與張家港市11所直屬學校結對,沿河22個鄉鎮(街道)63所中心園校與張家港10個鄉鎮51所學校組成“一對一”幫扶學校,在全國縣域教育系統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率先實現了各個鄉鎮、各類學校、各個學段“三個全覆蓋”的“一對一”幫扶機制,有力助推沿河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
思南:打通教育扶貧“最後一公裡”
黃家寶是思南特殊教育學校2018年春季招錄的一名新生。家住思南縣青杠坡鎮侯家坡村的他,原本有一個還算溫馨的家,2016年父親在廣東務工時出車禍意外死亡,家庭斷了經濟來源。深知家庭的困境,黃家寶初中畢業後放棄了求學夢外出打工,但由于語言溝通不便,被很多用人單位拒絕。2017年,在思南縣教育局幫扶聯系人楊再龍的幫助下,黃家寶如願走進思南特殊教育學校學習,特校減免了他的一切費用。
像黃家寶這樣的建檔立卡貧困生,思南有24643人,為了讓所有孩子享受良好教育,該縣教育局出實招、動真格,打通教育精準扶貧“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思南縣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教育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優先任務,着力改變教育觀念和教育環境,“軟”“硬”兩手抓,努力通過教育提升貧困村和貧困家庭的自我發展能力,推進教育事業内涵發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促進教育公平,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2017年,思南縣發放各級各類資助資金22596.339萬元,受益學生290844人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按照“4 1”标準開餐,發放資金2649.4萬元,受益學生66235人。
玉屏:愛心資助圓貧困學子大學夢
8月25日,玉屏自治縣舉行“同心助學•共圓大學夢”助學活動,得到21家愛心企業的大力支持,總金額達44萬元,108名學生受助。
“同心助學•共圓大學夢”助學活動資助對象包括2018年參加高考并被二本及以上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錄取的該縣大學新生,凡玉屏戶籍的在讀二本及以上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大二、大三年級學生。資助條件是,家庭貧困且勤奮上進、品學兼優的學生 。
據統計,自2012年活動啟動以來,該助學活動累計資助貧困大學生400多人,資金達160萬元,已成為該縣助學活動的一大品牌。
9月11日,該縣舉行“金秋助學”項目資金發放儀式,對46名貧困家庭的大學生進行資助,圓貧困學子大學夢。
馮箫是玉屏民族中學的一名學生,由于體弱多病需要長期用藥,父親也因常年生病不能長時間工作,家裡的重擔便落在了母親一個人身上。得知自己被銅仁學院錄取時,馮箫心中的喜悅被殘酷的現實壓了下來,她甚至想放棄上大學。通過“金秋助學”的幫助,她如願以償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據了解,今年是“金秋助學”項目啟動的第9個年頭,前8年該縣已為655位貧困大學生發放助學金215.5萬元。
為全面落實好教育扶貧政策,遏制因學返貧,阻止貧困代際傳遞,近年來,玉屏自治縣整合各方資源,紮實推進教育領域脫貧攻堅,多措并舉做好大學生資助工作,助貧困學子圓大學夢。(銅仁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豔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