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上與你暢聊的人,朋友圈早就屏蔽了你。圖/unsplash
朋友圈三天可見、分組推送、不讓某好友看……微信屏蔽功能層出不窮,越來越“人性化”。有這些功能,意味着有需求,而且還有很多人希望功能繼續細化。
由此可見,朋友圈屏蔽是普遍現象,上一秒加好友、下一秒屏蔽已成趨勢。
新加微信好友,立刻設置“不讓他(她)查看朋友圈”——互聯網社交法則的第一條。
朋友圈屏蔽,即不讓微信好友看朋友圈,可以面向全員屏蔽,也可以指定好友屏蔽。
屏蔽行動要自然、一氣呵成,不能流露出絲毫心虛,讓對方知道:這是一個家常便飯的行為,跟你每天要喝八杯水一樣,不要問原因,問了一樣屏蔽。
朋友圈屏蔽行為指南
所謂“三人同行、兩人在攀比”,咱們可不能學習滅霸,打個響指屏蔽一片好友,但可以通過個性化的屏蔽方式,讓被屏蔽的好友仍感覺到被優待,這才是正道。
允許朋友查看朋友圈範圍,可選擇最近半年、一個月和三天,這是面向全體好友的無差别屏蔽,适用于有大量往事、不堪回首的人。
比如很多人,即便跟前任再無瓜葛,也不會删除關于他們的照片,因為這是一段回憶,代表了一個時期的成長。
看着前任的臉,看到的是自己,怎麼能狠心删除這些記憶?此時,設置朋友圈三天或半年可見,其實是對現任的保護——照片一旦被發現,不管真愛有多真,這段感情都将面臨考驗。
遇到敢與你共享朋友圈的人,就嫁了吧。圖/《都挺好》劇照
不看或不讓他(她)看朋友圈,雙方心裡都舒坦。在領導和長輩面前,我們都是一副十分靠譜的樣子,朋友圈裡當然也要繼續保持形象。
什麼?全是吃喝玩樂的動态?那針對性屏蔽、不讓他們看我的朋友圈吧!如此一來,對方依然覺得我靠譜,我也繼續玩得開心。
同理,不讓讨厭的人看朋友圈,既壓制了自己舉報的沖動,又不用揣摩他的點贊是真心還是假意,皆大歡喜。
分組屏蔽讓我們有了“定制化發布”的權利,可以指定單獨一條朋友圈不給某些人看,也可以隻給某些人看,比如不能讓父母發現我在喝酒,但又想曬一把“嗨,加班的朋友,看我又有飯局啦”!
再比如公司的企業宣傳硬廣,可以選擇隻讓領導看到,既保住了朋友圈的質量,又表現出一名優質社畜的覺悟。
每個好友都有被屏蔽的理由,每個時刻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當屏蔽成了主流、成了習慣,很難想象過去那種沒有朋友圈毫無屏障的“裸奔時代”。
我們沒有停止分享身邊的趣事,隻是不讓你看到。圖/unsplash
屏蔽被揭穿,曾是一件尴尬的事
朋友圈2012年剛上線的時候,定位是“熟人社交”。當時微博正面臨關系鍊泛化,有意往媒體之路轉型。
有人說,朋友圈讓用戶有機會找回所有熟人。起初确實如此。大家熱衷于把生活分享到朋友圈,大到結婚生子,小到喝了一杯新口味的奶茶,更别提那些失眠夜裡的傷春悲秋了。
當初的朋友圈能有這片“祥和”的景象,隻是基于好友人數不多而且交情真實。
朋友圈上線三天可見、半年可見等功能的時候,我們開始思考:是否每一條動态,都适合給所有人看。
那時,“屏蔽”這個功能隻是一團燃不起的小火苗,屏蔽需要偷偷摸摸,被發現了會很尴尬,可能會受到對方的指責,說不定還會成為旁人飯後的談資。
2014年,青島新聞網做過一個調查,探讨屏蔽朋友圈的意義,證明這種行為在當時存在争議。
朋友圈屏蔽的理由,如今看來很平常。/青島新聞網截圖
随着網絡社交越來越流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三姑六婆,甚至隔壁的王叔叔都紛紛要求加好友,審閱我們朋友圈裡的“真實生活”。
微博話題#當朋友圈沒有屏蔽父母時#一度登上過熱搜,網友叫苦連連:因為父母關心過度,自己壓力山大。
飯圈少女的日常秀,收到來自外公的“撮合”:
廣東地區,外婆、外公被稱為婆婆、公公。/新浪微博截圖
發出一句英文,覺得自己好有文化,結果卻被“老實人”媽媽評論:
新浪微博截圖
今天走日式頹廢風,覺得自己是大街上最潮的仔,卻被親戚一針見血地指出潮流核心:
新浪微博截圖
還常常收到來自爸爸的雞湯:
新浪微博截圖
曾經,我們喜歡把工作上受的委屈發洩到朋友圈,也喜歡抖機靈說兩句梗、用表情包替代說話;如今,我們在朋友圈變得小心翼翼,生怕因說錯一句話而被“特殊關懷”。
親人畢竟是親人,雖然唠叨聲很煩人,但飽含愛意,屏蔽功能真正的使用對象不該是他們,而是更多“陌生的好友”。
微信之父張小龍曾就屏蔽功能表示,設置三天可見,是希望用戶“能夠勇敢地發布自己的動态,而不用擔心朋友在以後能夠翻看”。
我們最真實、私密的一面,并不适合向全部人公開。
你看到的我,隻是單面鏡裡的我。圖/pexels
熟與不熟,相處都該留點空間
加好友前我們不是很熟,加了好友後也沒必要把我的生活全盤托出。
朋友圈是一個小社會,屏蔽隻是因為圈子不對。若要細究原因,大緻分為三種:
朋友本來就有遠近親疏之分。現實裡大家隻是點頭之交,你不知我的私生活,我也不了解你的内心世界,互不幹擾,也不感興趣。
朋友圈不是微博,不以吸引新粉絲為運營目标,我們何必自作多情,向不關心我的人展示自己?
陌生的好友,很難赢取信任。普通朋友和同事,雖然三天兩頭見一次,偶爾也一起吃個飯,但隻是表面熟絡,事實上哪句話該說、哪句不該說,背後都經過權衡與考量。
老人家教導我們:話說三分,說太多讓人多心。到了朋友圈也一樣,我的多面人生,抱歉隻能對信任的人展示一面。
面對陌生人的唯一好處,就是直接漠視也沒人會在意。/圖蟲創意
身份不同,大家沒必要做朋友。此處沒有歧視之意,隻是好友列表裡的不少人,與我們的生活少有交集。
比如勤勞的快遞小哥、打過一次交道的微商、買過演唱會門票的黃牛……大家連對方姓甚名誰都不知道,更沒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不如主動屏蔽朋友圈,防止個人信息流出。
況且,天天“強迫”對方觀看我們的瘋癫日常,也怪不好意思的。
對你屏蔽朋友圈,我求個防窺視的安心,你圖得個清淨,相互留點空間,世界變得更美好。
那麼疑問來了,這種空間會不會越留越大,發展到社交失衡的地步?
下班與同事去撸串,聊天範圍也僅局限于羊肉和孜然。圖/pexels
屏蔽朋友圈,就是一代比一代冷漠?
老一輩的人,對誰都很熱情,跟誰都能聊一塊去。在他們眼裡,如今的年輕人過于冷漠、不願意分享,活得一點都不坦蕩。
就連生日結婚這類喜事,也要設置分組屏蔽。什麼前任、領導、樓下的小賣部阿姨都不準看,生生把朋友圈折騰成“屏蔽圈”。
發一張普通的自拍,也得屏蔽部分人。圖/unsplash
但其實,大家情況完全不同啊!爸爸媽媽們,每天遇見的人來來去去就是對門鄰居、賣菜阿姨、門衛大叔、一起下棋的老伯……
我們呢,一天起碼要在微信上和幾十個人談項目、談策劃、談愛豆、談最新潮流、談旅行、談隔壁辦公室新來的小哥哥。
還要扮演幾十種不同的角色,一會兒是知心的大姐姐,一會兒是理性的策劃者,一會兒是滿眼星星的小迷妹。
有時,我們會面對好友列表裡幾百個、上千個名字發呆,陷入迷茫:他們到底是誰?他們都是好人嗎?他們了解我多少?他們悄悄看了我多少私生活?
陌生的微信好友,其實與馬路上的行人無異。圖/unsplash
東野圭吾說過,世界上,唯有太陽和人心不可直視。連對方都不了解,真的很難做到毫無防備、敞開心扉。
我能做的,隻有屏蔽朋友圈,把他們統統隔絕在我的生活之外。
互聯網越來越發達,社交越來越方便,“好友”基數越來越大,能分予社交、維護人際關系的精力卻沒有增加,隻能通過屏蔽的方式,保護自己。
我們不是冷漠,隻是有點驚慌。
朋友圈還是檢驗好友的唯一标準嗎?
朋友圈并不是檢驗好友的唯一标準,互贊不能證明我們是好友,屏蔽也不能證明友誼不再。
朋友圈隻是一個社交載體,沒必要上綱上線。畢竟,真不想做朋友,拉黑就完事了。
大多數屏蔽不會傷害别人,隻是一具自我保護的盔甲罷了,不必指着對方大罵:“他不裸露自己的肉身,就是不把我當朋友!”,你身上沒有可以割傷皮膚的刀子,不代表四周的灌木叢中沒有冷箭射出。
況且,大多情況下我的私生活與你毫無關聯,用道德掰開我的盔甲,不過是為了滿足熊熊的八卦之魂。
八卦被傳多了,我也就怕了。圖/圖蟲創意
若想省去屏蔽這個繁瑣的步驟,要麼狠,要麼忍。
狠心删除毫無交集的好友,同時,給自己制定添加好友的門檻,對所有不達标的申請一律拒絕;忍住強烈的分享欲,降低發朋友圈的頻率,或者直接到把好友的優待延續到線下。
學會做“交際減法“,或許能回到那個對所有人公開、展現真實自己的朋友圈。
朋友圈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帶來生活被窺探的煩惱。
從分享生活的雀躍,到事事遮掩的驚慌,屏蔽朋友圈這項功能,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用起來,它當然有正向的保護作用,但不可否認,你的社交變質了。
既然我們無法拒絕某些人的添加好友申請,那我們可以選擇隐藏真實的自己,從根源上消除煩惱、屏蔽你看我的朋友圈,将更多精力放到現實社交中。
屏蔽朋友圈,是社交的“護城河”,也是提高社交質量的重要一步,對你無害,對我卻有莫大的好處。
走吧,别發朋友圈了,咱們喝酒去。
參考資料:
【1】有一種正能量,叫做屏蔽力 十點讀書
【2】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把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原因正式被确認! 數碼說生活
【3】網絡時代你學會“屏蔽”了嗎? 《法制與經濟》期刊
【4】對不起,我屏蔽了你的朋友圈 Spenser
✎作者 | 穎寶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