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君子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君子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8 07:44:46

關于君子和小人的劃分,餘秋雨說:“并不一定出現在不同人群之間,甚至同一個人也潛伏着不少君子和小人的暗鬥”。人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做不到泾渭分明。

周顗(yǐ)字伯仁,少年時便有很高的聲譽。弱冠之年承襲了其父武城侯(一作成武侯)的爵位。周顗和王導是故交。周顗整日醉酒清談,為官不作為,留下了“三日仆射(yè)”的“雅名”,頗具魏晉之風,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君子”。王導在西晉“永嘉之亂,衣冠南渡”事件後,協助司馬睿在南京建立了東晉政權,他胸襟開闊、衷心朝廷也沒有稱為“小人”的理由。王導的親哥王敦,在祖逖(tì,成語“聞雞起舞”、“中流擊楫”的主人公)死後,自恃文韬武略無人能敵,他看到晉元帝寵信劉隗、刁協二人,就打着“清君側”的旗号靖難造反。王導為表忠心跪在皇宮門前,看到周顗進宮,便求他在皇帝面前美言幾句,周顗視而不見。其實周顗見到皇帝就為王導求情,已經得到寬恕了。喝醉酒的周顗出宮後,聽到王導叫他,又裝作沒聽見的樣子還口說要斬殺叛軍賊子。周顗到家後又寫奏折,求皇帝開恩。王導不知道(周顗)救自己,便懷恨于心。後來王敦總攬朝政,詢問王導對周顗的處置,王導的“小人之腹”占了上風,全程沉默,于是王敦斬殺周顗。後來王導在整理文件時,發現周顗的奏章。想到自己不負責的沉默,他說出了這句千古名言:“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再看真正的君子——明朝的于謙。雖然表面上看于謙是死于明英宗朱祁鎮之手,其實他也是死于“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這個小人就是石亨。石亨是一位武将,他土木堡之變中僥幸逃脫回到了北京。于謙看他是個人才便重用他,果然石亨在北京保衛戰中戴罪立功。為回報于謙的知遇之恩,石亨引薦于謙的兒子做官。可是于謙竟然在朝堂上大罵石亨。石亨反戈,記恨在心。在朱祁钰得病時,石亨、徐有貞等鼓動朱祁鎮複位,成功發動“奪門之變”。石亨向朱祁鎮進讒言,朱祁鎮一方面給自己的奪門一個理由,結合其他因素,雖然心有不忍地說:“謙是忠臣”,但還是以“意欲”謀反的罪名處死了于謙。

這兩人的遭遇都可以歸咎于情商低,但還是因為對于“小人之腹”的認識不足。唐代吳兢在《貞觀政要•教戒太子諸王》中說:“君子、小人本無常。行善事則為君子,行惡事則為小人。”所以君子、小人的區分在于一念之差,這也符合薩特的“由選擇決定人的本質”的哲學理論。

君子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1

君子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