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重慶山火”大家都關注了嗎?
連日的川渝高溫,最終以最兇猛也最慘烈的陣勢走進了大衆的視線。
圖源:網絡
最近這段時間,川渝地區的情況一直不怎麼好。
幹旱、停電、熱射病,以及最近的山火……
一幕幕因高溫而導緻的災害慘狀沖擊着我們的眼球與神經。
但其中夾雜的一些熱搜卻讓人迷惑不已。
不是對災情客觀且嚴肅的讨論,而是一些莫名的俏皮話。
#川渝人民要哭了#
#川渝好像有高溫結界#
圖源:新浪微博
高溫引發的災害已經如此嚴重了,川渝人民的生活更是難以為繼了。
出現在大衆視野中的相關話題,卻是這種輕飄飄的網絡流行語。
高溫引起的災害有哪些?人民受到的影響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看不到。
隻有一些娛樂之詞。
但這是可以娛樂的嗎?
更何況,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對,娛樂。
由于近些年群體性災害越來越多,互聯網上逐漸出現一種名為“災難娛樂化”的現象。
什麼是災難?
即,自然或人為給生命帶來的重大傷害。
什麼是娛樂?
通過表現自己的喜怒哀樂或某些特殊技能,來帶給觀看者喜悅、放松的感覺。
很明顯,一個嚴肅,一個輕松,絕對的對立。
所以,當強行将二者結合時,勢必會讓人感到不适。
就比如開頭提到的兩條熱搜。
明明都是極其嚴肅的天災,卻以如此娛樂化的詞條進入網友視野,自然也讓人覺得是對災難的輕視。
而回首一看,近些年來每當有這種議題出現,這類#災難娛樂化#的表達比比皆是。
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稱呼的低齡化。
比如,疫情之初。
每個城市本來的名字不香了,用“美食”來指代城市一時成了大勢。
“熱幹面快點好起來”“胡辣湯挺住”“火鍋給熱幹面加油”……
圖源:網絡
魔幻的來了,有形的城市可以拟人化,無形的病毒也未嘗不可。
于是,一些人讓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停擺的新冠病毒有了新的名字,“阿冠”。
接着,有同人文經驗的粉絲,帶頭嗑起了霸道阿冠X傻白甜小武漢的CP。
圖源:網絡
如果說最初用“熱幹面”來形容武漢,大家還覺有趣,尚可接受,那麼把“新冠病毒”稱為“阿冠”,就預示着一切似乎已然跑偏。
有名字不好好說,非要改個稱呼的行為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離譜。
還記得曾經的“挖掘機天團”嗎?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在建造時被放到網上全程直播。
本來隻是想讓大家關注建造進度,但網友的取名癖又犯了。
他們開始給畫面中的每輛車、每個工具、設施都起了一個新的名字。
圖源:網絡
這樣的改名看似對事物多了一層關懷,但其實呢?
稱呼一換,原本一些中性的名詞自然而然就帶上了情緒。
名字一有了,網友對他們的情感也就不一樣了——
沒有生命的車輛,有了個站、超話和後援會……
打榜是日常。
圖源:新浪微博
有唯粉打call,就有黑粉作妖。
于是,一些損害正主形象的操作出現,粉絲和工作室也不能坐視不管。
謠言要辟,發帶紅章聲明的操作也不能落下。
圖源:網絡
無數的網友沉浸在這種飯圈氛圍中用特殊代号開着玩笑,争着C位。
既然氣氛被烘托到這兒了,走向也越來越迷惑。
以至于,在屏幕前打榜、反黑的“粉絲們”都逐漸忘了,在場工作的不是一個個被他們愛稱為“叉醬”或“鏟醬”的機器。
而是一群加班加點辛苦工作的普通工人。
不信?
看看這條新聞——
#官方通報火神山醫院沖突#。
圖源:新浪微博
沖突的原因,是現場工人由于協調不當,彼此間造成了一些誤會。
在高負荷強壓力的工作下,出現情緒和沖突,可以說完全是合理的。
但,這原本是正常的一切,在沉迷飯圈用語的網友眼中,成了什麼樣呢?
圖源:新浪微博
一句“你們在全國人面前丢人”,讓高壓下工作的工人遁了形,也給他們的正常的行為扣了一頂天大的帽子。
這真的是在關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造嗎?
不是的。
說到底,這更像一種表演。
他們沉迷在自己取的名字,以及一群人營造的飯圈氛圍中。
而背後真正需要關注的人、需要讨論的議題,都被這麼一個看似可愛的、拟人的稱呼,消解掉了。
有人或許要說,這不過是一時的飯圈操作,是有限定人群和時效的。
真的嗎?
這是今年四五月份傳遍網絡的又一輪取名遊戲——
“羊家”“羊樓”“老羊”……
這些極具侮辱性的詞語,用來指代的,是不幸被确診的患者。
圖源:新浪微博
所以發展到今天,我們還能說,這種用娛樂化的稱呼,去給嚴肅事件、災難事件中的人、事、物定性的趨勢是一時的、限定的嗎?
所以娛樂的是誰呢?
是所有跟事件本身無關的人,是一次次得以幸運地置身事外的人。
而這種娛樂化,也讓本應該嚴肅對待的災難,失去了應有的關注。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殘忍。
一種看似關心,實則毫不關心的殘忍。
回到開頭提到的川渝高溫——
這種殘忍的災難娛樂化的表達,遮蔽掉的真實的東西是什麼呢?
但凡有點社會閱曆的人,應該都有發現這個夏天,可能是曆史上最熱的一個夏天。
“熱射病”三個字從幾個月前第一次上熱搜,到如今人盡皆知。
但當時的我們還以為隻是夏天天氣的緣故,并未放在心上。
直到最近高溫災害在川渝爆發。
為什麼是川渝?
一個當然是天氣。從地圖上看,最紅的地方就是四川盆地。
圖源:網絡
這直接導緻了大量的熱射病案例、動植物的死亡,以及山火的發生。
高溫導緻的熱射病或許還可以緩解,但動植物卻無處可逃。
果農、菜農的農作物在土地裡都直接被曬幹。
圖源:網絡
而養殖場裡的牲畜也直接被曬死。
圖源:網絡
農民一年甚至接下來幾年投入的時間和資金都打了水漂。
而最近熱搜上的山火,就是因為植物被曬死變幹,一燎就燃。
圖源:網絡
哪怕撲滅了,隻要高溫依舊,就會再度複燃。
而這還隻是室外。
躲進室内就萬事大吉了?
并不會。
旱災還會曬幹江河,川渝地區靠水力發電,水沒了,電自然也發不了。
這便是高溫在川渝地區爆發的第二個原因。
因為沒了電,政府隻能停電限電,這也讓本可以躲在室内的人們間接受到高溫影響。
先是公共設施——
城市燈光景觀直接取消。
圖源:網絡
部分車站隻留應急照明燈,有的地鐵車廂還會全部關燈。
圖源:網絡
然後是辦公場所——
電梯停電、車庫停電,一切可以不用光的地方都停電。
圖源:網絡
甚至有的辦公區都會停電,隻能看到電腦在同事臉上的反光。
圖源:網絡
最後是百姓人家——
圖源:網絡
有條件的還能買冰塊,自己降溫。
圖源:網絡
沒條件的,隻能去公共納涼處,去山裡,半夜還在室外吹風。
圖源:網絡
但熱,隻是停電後的一部分影響。
《每日人物》的一篇聊川渝高溫的文章中,有這樣一個細節:
“8月19日,醫生王勇志正在進行一台用時半小時的種植牙手術,鑽孔直徑達到3.6毫米時,診所突然斷電,備洞還沒完成,他隻能迅速消毒止血,助手當即聯系了附近尚未停電的牙科診所,20分鐘内,患者躺在了新手術台上。”
已經習慣有電的我們,還會因為停電回到原始的生活狀态。
單說手機沒電,就意味着無法與外界聯系,無法電子支付,生活中的一部分完全空白。
往淺了說,是人們的生活受到了影響。
往重了說,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停滞甚至倒退。
而這還隻是城市停電後的生活,更多鄉鎮的日子才是真的苦。
因為沒電,還有老人直接被熱死。
稍微在微博上逛逛,就能看到遍地的受災群衆。
圖源:新浪微博
城裡、村莊,室内、室外……
正是這種無差别式受災,才使得川渝成為最受高溫影響的地區。
然而,與這般慘狀對應的,是一個個搞笑段子。
就比如嘉陵江幹了。
圖源:網絡
要知道,此時的嘉陵江本該是汛期。
兩年前的此時,靠江的洪崖洞甚至都被淹到腳邊。
此時嘉陵江幹了,也就說明着其他更小的江河水也幹了,上下遊的水也都幹到差不多了,當地人的日常用水也會随之枯竭。
這都是極端天氣下,當地人不得不面對的劫難。
這是非常需要警惕的,也是需要人類反思的。
但在這種天災之下,我們沒有看到人類的反思,看到的是事不關己的抖機靈——
#嘉陵江變成了嘉陵工#。
圖源:新浪微博
“我幹了,你随意”
“我曬幹了沉默”
“橋:我好尴尬”
圖源:新浪微博
又一個災難娛樂化的典型代表。
當我們目之所及之處,都是這種娛樂化的表達,人們自然不會去關注背後的原因和影響。
于是,不少果農的水果因為高溫都受到了影響。
甚至水分含量最高可達88%的葡萄,也直接在樹上曬成了葡萄幹。
圖源:網絡
但一些網友隻想到了,以葡萄的煩惱反襯自己脆弱敏感憂傷的内心——
#四川的葡萄也有煩惱#。
圖源:新浪微博
但他沒想到的是,自己隻是憂傷,而當地的果農已經賠得連哭都哭不出來了。
再比如在看到停電之後,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受到影響,甚至有人熱死。
一些網友不思恐怖,反而繼續自己的奇思妙想,将其稱之為“天府變地府”。
圖源:網絡
明明都是現實中幾近絕境的場景,每一條都足以讓我們為之警醒。
但一些網友卻像看故事一樣,甚至還是沒有與故事共情的旁觀者。
這便是災難娛樂化的結果。
因為娛樂化,人們已經喪失了對災難的感知度。
在看到任何事物後,第一直覺就是娛樂它,逗樂它。
哪怕看到他人陷入水深火熱中,也隻是将其當作素材,來展現自己的奇思妙想和有梗有趣。
這更像是一種自私。
嘉陵江的“我幹了你随意”,是展現自己的有趣。
“葡萄幹也有煩惱”是展現自己的可愛。
停電後的“天府變地府”是展現自己的有梗。
到最後,沒人再去思考災難究竟意味着什麼。
失去了為人基本的共情能力。
可能有的人會辯解,我這麼說隻是在苦中作樂。
難道所有人都要陪着受災的人一起哭嗎?
但當地人苦中作樂,是樂觀和韌性。
而外地人開着空調刷着微博,拿川渝地區人民的痛苦作為自己的搞笑素材,難道不是麻木不仁嗎?
災難娛樂化隻是其中一環。
更讓人作嘔的還有“災難煽情化”。
還記得之前的MU5735墜機時,不少人有感而發的小作文嗎?
有将不幸遇難的乘客稱為“小淘氣”的——
圖源:新浪微博
有自欺欺人的——
圖源:網絡
更有直接發瘋,拒絕知道真相的——
圖源:網絡
每個人窮盡文筆,表現自己對災難的痛心和難過。
但細想就會明白,這些人同樣是将災難作為素材。
他們通過自己深情,充滿想象力的文字,展現自己善良、柔軟的内心。
但事實上,表達的不過是一些幼稚、愚蠢、自我感動的論調。
既對災害本身毫無幫助,也無法為生者提供力量,甚至還會以其扭捏的表達,讓旁觀者感到不适。
而這種小作文最讓人感到憤怒的是什麼呢?
災難娛樂化隻是跑偏,而災難煽情化完全是拒絕面對災難。
這種旁觀者的拒絕,比起共情,更像是一種侮辱,一種對當事者和家屬的侮辱。
但這還沒完。
如今的互聯網,甚至出現了“災難景觀化”。
不僅不去正視災難,挽救災難,反而歌頌災難,在災難中尋找美感。
因為高溫導緻的缺水,不僅嘉陵江的水幹了,鄱陽湖也幹了。
因此水位走低,水流的脈絡也就随之顯現。
但一些媒體,不加以警示,反而将這種現象稱為“生命之樹”的奇觀。
圖源:新浪微博
不好意思,她姐絲毫看不出“生命”在哪兒?
我看到的,隻有無數魚兒失去了生命。
再比如最近的重慶山火四起,軍民齊心滅火。
就有媒體發出現場照片,展現火災之嚴重,人心之齊力。
圖源:新浪微博
然而就有人發現,這10張照片中有8張都是AI作畫。
圖源:新浪微博
這些呼籲人心齊,山火滅的人是真的在關心川渝地區的人民嗎?
不,他們關心的還是自己。
他人的災難,在他們眼裡不過是博眼球的一個素材而已。
甚至在沒有素材時,還會自己創造素材。
用虛假的素材,來炮制虛假的感動。
沒有人希望災難發生。
但當災難發生了,我們需要的态度,是嚴肅面對、反思和警醒。
痛苦也好,悲傷也好,悔恨也好……
這都是我們需要真實面對的情緒。
但災難娛樂化、災難煽情化、災難景觀化,會解決問題嗎?
不僅讓我們無法正确對待苦難,甚至還會倒逼那些受災的人逐漸失聲,給他們造成二次傷害。
什麼才是正确對待災難的方式呢?
正視它,應對它,改變它,然後吸取教訓,讓災難影響降到最低值。
就像最近重慶的山火,無數軍民奮勇進山,最終戰勝。
圖源:網絡
前期的籌劃,機智的操作,奮勇的決心,赤忱的信念,缺一不可。
這才是改變災難的人與方式。
而不是坐在空調下,電腦前,想幾個有關于“火”的笑話,寫幾篇自我感動的文章,或是用AI做出幾張救火的圖,隻為博得流量幾百。
生而為人,不該如此。
他們不該這麼操作,而我們,也不該懵懂附和。她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