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
現在很多人受到“原生家庭”這個概念的負面影響很大。
最主要的影響來自于,所謂的小時候受家庭傷害,所謂原生家庭所産生的若幹案例,通過添油加醋的被公布到網上,由此産生了一個共有的記憶池。
然後每一個個體都從這個公共記憶池裡面去抽取,然後替換自己的原有記憶,對外宣稱自己小時候被家庭傷害。
大家記住,記憶永遠都是可以被替換,被操縱,被虛構的,記憶從來都不是真相。
關于家庭中的影響,一個人要樹立一個正确科學的認識觀。簡單的說,這個科學認識觀應該包含以下幾個層面:
這種本能反應是嵌刻在基因裡面的,不同的物種有差異。
有些物種使用數量優勢,所以根本不存在父愛母愛。
有些物種為了提高成活率,所以被迫使用父愛母愛來作為一種生存策略。
人類是一種複雜的動物,這兩種生存策略人類都會使用。
這種是天賦的權力,原因很簡單,任何人都會依據自己對外界環境的評估,來決定如何對待自己的子女。
如果外界環境友好,他們就會使用友好的策略。
如果外界環境殘酷,他們就會使用殘酷的策略。
不管是兔子還是狗,在生育子女之後都會把最弱小的子女吃掉,這就是基于動物的本能對生存環境的一種評估的結果。
這一點基于父母對于外界環境的評估。如果父母覺得外界環境不友好,非常糟糕,父母同樣會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他的孩子。
因為某種意義上講,所謂的家庭教養就是提前适應社會的一個實驗室。
至于父母想給這個實驗室安排什麼樣的實驗條件,完全取決于父母如何理解社會的危險程度。
所以某種程度上講,不管你的兄弟姐妹跟你之間是鬥争還是友好,不管你的父母跟你之間是鬥争還是友好,其實都是社會鬥争程度在家庭中的一種反映。
如果說得極端一些,你可以認為,如果你一個小孩都無法承受父母對待你的态度,無法承受兄弟姐妹對待你的态度,那麼你在社會生活中同樣無法承受那些壞人對待你的态度。
這一點即使在有錢人的家庭也同樣如此:
有錢人的家庭教養分為兩種方式。一種就是他認為家族财富不可延續,所以要給孩子創造非常殘酷的生存環境,為了讓孩子得到鍛煉,能夠有更大的概率繼承家族财富而不被别人騙走。
另外一種認為家庭财富可以延續,所以父母就讓孩子在完全傻瓜式的家庭教育中成長。
以上就是整個所謂的原生家庭内容的真相。
再補充一個例子,以前我父親單位有一個人,他說他出生的時候家裡太窮,再加上他出生的時候身體很弱小,他的父親就說把小孩扔到柴火裡面燒了吧。但是在燒的時候他母親突然不願意了,然後硬是把這個小孩一口一口喂大了。
結果沒想到這個小孩,反而是他們兄弟姐妹幾個裡面後來最成才的,雖然也不是成什麼大才,但至少能夠有一份正經工作養家糊口。
但是你反過來想,難道他父親就做錯了嗎?
他的父親同樣是為了其他幾個子女能夠有更好的條件,因為家庭的總資源就這麼多,多養一個小孩其他兄弟姐妹的條件就會下降,這些都是非常殘酷的。
所以那些抱怨原生家庭對他們不好的人,本質上講還是在找理由找借口,為自己的人生失敗找一個背鍋俠。
如果再說得極端點,父母把你生下來,沒把你放到茶壺裡燒了,能讓你有一口吃的,長大到18歲就算是完成了基本義務。而18歲之後,至于你能活成什麼樣,那就是看你自己本事的時候了。子女真的沒有任何權利可以去責怪父母,因為你的父母也沒有權利去責怪他的父母。
所以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其實這就是家庭撫養的真相。
如何理解文明是一種僞裝呢?
要談這個話題,首先需要我們先跨過道德、社會和一般情感。我們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文明其實是通過各種各樣的虛假詞彙虛造出來的概念,混淆了我們看透世界的本質。所以文明本質上就是一種僞裝。
所謂的孝順或者父愛或者母愛,這些都是人類生造出來的詞彙和概念。這些都是文明的僞裝。從這個角度看,孩子根本就沒有權力去計較父母如何在小時候對他們的人生做出怎麼樣的安排。因為他們的父母的父母也是這樣做的,每一代的父母都是這樣做的。
如果你要抱怨你的父母沒有給予你某一種安排,導緻你現在人生失敗,那麼你的父母也會去抱怨他的父母沒有給予他某種安排,如果一代代這樣追溯下去,永遠沒有盡頭。
至于為什麼别人的父母做得不錯,那你是沒法比較的,因為每一代的父母到底能不能夠精确的計算出怎樣做才對他的孩子更好,這受到他們自身的條件影響,受到他們的智慧影響,受到他們當時所處的各種條件的影響。
為什麼說投胎是個技術活?如果你非要抱怨,隻能抱怨投胎沒投好。
舉例子說明,比如丁俊晖和朗朗的父母。他們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決定讓自己的孩子不上學而去學台球、學鋼琴。
如果成功了,家族榮耀。
如果失敗了,孩子就開始抱怨父母。
但是你要知道成功的在全中國屈指可數,而失敗的你永遠看都看不見,所以父母如何安排自己的孩子,本質上講是一種賭注,連父母都無法決定結果的一種賭注。
隻不過文明永遠是一種僞裝的外衣,文明會給我們創造一些虛幻的東西,讓我們去渴望,當然這也是人類文明的意義所在。
人類文明同時也是通過這些虛幻的希望,來不斷約束每一代的人類,讓人類能夠盡最大可能對他人友好一些。
老鷹每次會生2~3個蛋,在撫養過程中觀察哪一個長得最快,
然後再夥同長得最高最快最大的那個小孩,把其他兩個一起吃掉。資源有限的時候,想把三個孩子都養大,結果可能是全都營養不良,病餓死亡。這時候,舍棄弱的,集中資源在最強的孩子身上,才可能把後代撫養長大。
父母自帶小孩的策略也有兩種極端的。一種是夥同最強大的那個小孩一起欺負最小的,最弱的那個小孩;另外一種恰好相反。
一切都是源于一種生物策略。
所以,投胎是一種技術活。
在動物世界裡面,母牛看着小牛被其他動物吃的時候,它也隻能圍着旁邊叫幾聲,然後最終無奈的走掉。
不僅如此,還包括父母的個人生活條件和生活機遇。比如說過去的農村家庭家庭會死保,讓男孩上學,原因是在舊社會,男孩在社會生活中成功的概率更高。
所以如果家裡有一個男孩成功,對整個家庭也包括對這個女孩都會有幫助。在舊社會一個女性想要在社會生活中獲得成功,能夠贍養整個家庭,你想想概率有多小。
所以,重男輕女本質上講也是一個家庭的生存策略的選擇。
現在社會男女成功概率差不多了,但是如果一個現在的父母仍然重男輕女,本質上講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
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家庭和父母,如果能夠認識生存策略這件事情,他就可以主動的有意識去調整,而不是處于一種無意識的狀态。在有意識調整的時候,他可能就會主動改變了重男輕女的策略。但是如果這一切都是無意識的,那他隻能始終跟着本能走。
實際上,全世界的母親都會在本能上重男輕女。
原因在于男性、女性先天的免疫系統不一樣,全世界的男嬰死亡率都高于女性。
國外的研究同樣證明母親懷抱男嬰的時間要高于女嬰,增加對男嬰的撫養投入,也是為了提高男嬰的生存幾率。
這本來也就是一種正常的生存策略的選擇。
我們再從時代影響的角度看,一個人不可能超越他的時代,總會受到時代的巨大影響。
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早期由于男性的雄性荷爾蒙導緻肌肉粗壯,所以能夠從事更多的生産活動。因此男性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的支配權。而到了互聯網時代,由于電子時代對于肌肉的需求不高,所以女性将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的支配權。
就如同我們不能責怪古人目光短淺一樣。
雖然有些人的父母做的不對,但是他們也有他們時代的局限性。而當你認為這件事情的傷害持續你一輩子,那實際上就是自己在努力讓它傷害你一輩子。
每一代人都必須要盡量超越自己的時代的局限性,作為一個成年人,不能再把一生的失敗與痛苦完全歸結于小時候了。這方面的案例太多了,人們受原生家庭決定論的危害實在太巨大,而人們往往被蒙蔽并不自知,所以破除“原生家庭”的謬論是我們專業心理工作者的責任。
比如,曾有一位朋友留言說:
最早我也覺得原生家庭害了我,我把這個理念告訴我弟以後,我發現我弟幹啥都很消極悲觀,動不動就是原生家庭咋樣。我才覺得就算是原生家庭不好,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拿它當成你失敗的借口。
當事人一旦認定這個因果關系,基本上隻能把心力浪費在仇恨自己父母上了,本來存在困擾的人,力氣就弱,再這麼内耗,你覺得他還能有多少進步?他需要多久才能真正走出來為自己活而不為憤怒仇恨活呢?
我們從生物學角度,從時代背景對人影響的角度了解了這些,才能看清楚所謂“原生家庭”的真相。也才能更好的理解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
由此更懂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别再被那些“家會傷人,父母皆禍害,原生家庭決定一生”的謬論欺騙了。越早把力氣用在自我強大上,你才能越快療愈自我,成就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