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作為離地球最近的星體和地球唯一的衛星,一直受到極大的關注,關于月球的贊美更是不計其數。這個對地球生命繁衍有着重要作用的天體起源一直是個謎。
關于月球的起源目前有好幾種假說,但是這些假說都是各有不合理的地方所以目前科學界關于月球的起源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不過不少人根據美國上個世紀“阿波羅登月計劃”得到的一系列月球數據和近百年來對月球的研究,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月球是個空心球,是遠古文明或者外星高級文明的“造物”,而史前文明或外星文明曾經在那裡生活過。
這個說法其實并不是無中生有的,因為“阿波羅計劃”的時候發現月球的密度很小,再加上當時科學家在月球放了一個地震儀,通過地震儀檢測到月球也有“地震”,地震時間甚至長達數個小時。
因此不少科學家也開始懷疑月球實際上是空心的,比如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哈羅德·尤裡博士就曾表示,月球之所以密度這麼低其原因就可能是因為月球是空心的,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卡爾·薩根則認為,如果一個天體是自然生成的,那麼就不可能是空心的,所以他懷疑月球很可能是個“造物”。
當然,目前主流學說研究并未承認這個假說。不過,最近刊登在《地球物理學研究雜志:行星 》上,來自美國羅德島布朗大學的一項研究可能給這個假說提供了一些證明。
羅德島布朗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撞擊月表的小行星,不論大小,其撞擊産生的撞擊坑深度至多在2萬米左右,也就是20公裡左右。
而之前的研究表明,月球的地殼因為數十億年的隕石撞擊早已變得千瘡百孔,甚至可以說整個月球的地殼已經是完全碎裂的了,那為什麼撞擊最多才能産生20公裡的坑呢?這是不是意味着月球地殼下20公裡左右真的有一曾堅硬的金屬呢?
該小組用計算機模拟出了單個隕石撞擊月表的情景。模拟結果表明,不論撞擊物的大小和撞擊速度是多少,都可以把月球的地殼撞成“米”級碎片,并使百公裡範圍内的地殼碎裂。
模拟顯示,如果有一個1公裡大小的隕石撞擊月表,會将月表以下20公裡深的地殼撞碎,碎裂範圍在40公裡左右,而10公裡大小的隕石撞擊月表時,産生的撞擊深度和1公裡隕石撞擊的深度一樣,都是20公裡左右,但是碎裂範圍會大幅度上升,達到300公裡。
因為這個實驗結果太過于驚人,所以研究人員也懷疑月球的地殼由于長期被大大小小的隕石不間斷的撞擊,已經完全破碎,所以月球的岩石孔隙度會比較大,地殼的密度會比較小。
雖然地殼已經成碎片,但是這些碎片依然互相連在一起,也就意味着月球月表以下,20公裡以上的這部分區域已經分成了三個層次,第一層為“米”級,是細碎的風化層,中間則是抛射層,是由大大小小的隕石撞擊抛射物組成,最下面的那層最厚,組成物大多為隕石撞擊後沒有抛射出去的隕石碎片。
如果羅德島布朗大學研究小組的實驗結果沒有問題的話,那月球地殼下面20公裡處是否真的如部分人猜測的那樣有個厚厚的金屬層呢?
如果金屬層真的存在,那麼人類也許就該重新審視這顆我們每天都能看到的天體了,并且還會推翻人們的許多認知,比如外星文明是否存在。
或許随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月球隐藏的秘密終究會被我們完全揭開,而這一天相信可能并不遙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