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戰争等因素加劇全球供應鍊危機,全球約1/5——1826艘集裝箱船陷入擁堵;5月1日起,多家船公司将征收GRI,跨太航線又要漲價了!
全球1/5-1826艘集裝箱船陷入擁堵随着疫情管控影響到中國主要港口的船舶流動,再加上俄烏沖突對全球航運、貿易的影響,海上擁堵正在蔓延至全球其他港口。
海事人工智能公司Windward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約五分之一的集裝箱船都陷入了港口擁堵,其中 27.7% 滞留在中國。
越來越多承運人報告稱,集裝箱船正在從上海改道,由于數量增加,甯波-舟山等中國其他港口的延誤更加嚴重,承運人被迫取消航次。
德魯裡發布的每周航行追蹤數據顯示,在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亞洲-北歐和亞洲-地中海等主要航線上,在第16周至第20周期間,725個預定航次中有72個航次被取消。其中58%的空白航行将發生在跨太平洋東行貿易航線中,主要前往美西。
Windward 稱:“4月19日在中國港口外等待的集裝箱船數量比2月份高出195%。”
下圖分别顯示了2、3、4 月中國港口外等候的集裝箱船“48 小時快照”,4月全球最大集裝箱港所在地上海進入封鎖狀态,3月深圳港進入封鎖狀态,2月無封鎖。
“趨勢很明顯,在4月和3月的快照中,分别有506艘和470艘船隻擁堵在中國港口。在2月份,這個數字隻有260艘。從本質上講,封鎖使中國港口的擁堵情況幾乎翻了一番。” Windward表示。
盡管看起來有如此多艘集裝箱船滞留在中國沿海,全球其他港口的擁堵情況可能會得到緩解,但情況似乎正好相反,許多主要航線的船期也被打亂。
南加州海運交易所的數據顯示,集裝箱船的數量再次上升。4月4日共有33艘船駛向洛杉矶和長灘,4月19日南加州積壓的集裝箱船已躍升至51艘。
“全球來看,在2022年4月12-13日之間,全世界有1826艘集裝箱船在港口外等待,”Windward表示:“占比全球所有集裝箱船數量的1/5!”
Windward數據顯示,有506艘集裝箱船在中國港口外等待,這占全球所有港口外等待船隻的27.7%。作為對照,2月份這一占比僅為14.8%。
5月1日起,多家船公司将征收GRI上海封控後,随着上海經信委公布最新企業複工複産指引,業界預估,5月份海運的貨量會急速增加。近期,多家船公司宣布,5月1日起調漲亞洲至美國跨太平洋航線的“綜合費率附加費”(GRI)。
此次調整價格,以每FEU(40尺标準櫃)為單位,加征1000-2000美元不等的附加費,以運價漲幅概算,約相當于一到兩成。其中包括COSCO、ONE、長榮、陽明、HMM等船公司都在漲價之列。
受到全球疫情和港口擁堵等因素沖擊,最新一期SCFI運價指數連續13周下滑,多數遠洋航線運價回落,較上期下跌0.82%;雖然基本運價不漲,但市場需求基本維持穩定,航運業再傳漲價,不少船公司已宣布從5月1日起再度調漲GRI附加費。
美國加利福尼亞奧克蘭市航标DPI信息平台的新聞快報顯示,幾家服務于跨太平洋航線的領先集裝箱承運人最近更新了各自的運價,包括自2022年4月15日起生效的新的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GRI),其中包括COSCO、Evergreen、ONE和ZIM。(4月15日GRI是2022年東亞至美國貿易航線的第九次調整)
根據資訊,長榮每40尺貨櫃加收1000-2000美元;HMM每40尺櫃調漲1000-2000美元;ONE每40尺櫃調漲1000美元;陽明每40尺櫃加收1000-2000美元;ZIM每40尺櫃調漲1000美元。
具體每FEU(40尺集裝箱)的GRI調整見下表;所有其他尺寸集裝箱的GRI均按公式換算。
注1:COSCO GRI 僅适用于根據服務合同運輸的所有貨物。先前于2022年2月15日生效的GRI被推遲至2022年3月15日生效,随後被推遲至2022年4月15日生效。
注2:Evergreen GRI 的價格為每40尺幹箱1000美元,每個冷藏集裝箱為2000美元。所有其他尺寸的集裝箱的GRI均按公式換算。
還有一些運營商也更新了運價,包括從2022年5月1日起生效的新的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GRI),包括Evergreen、HMM、ONE、陽明和ZIM。
每40尺集裝箱的GRI調整見下表;所有其他尺寸集裝箱的GRI均按公式換算。(5月1日GRI将是2022年東亞至美國貿易航線的第九次調整)
注1:Evergreen GRI的價格為每40尺幹箱1000美元,每個冷藏集裝箱為2000美元。所有其他尺寸的集裝箱的GRI均按公式換算。
注2:HMM GRI對于運往美西USWC、美東USEC、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目的地的貨物為每40尺集裝箱1000美元,對于運往IPI、MLB、RIPI目的地的貨物,每40尺集裝箱為2000美元。所有其他尺寸的集裝箱的GRI均按公式換算。
注3:陽明GRI對于運往美西USWC、美東USEC、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目的地為每40尺集裝箱1000美元,運往IPI、MLB、RIPI目的地的貨物為每40尺集裝箱2000美元。所有其他尺寸的集裝箱的GRI均按公式換算。
盡管運價指數連續13周下跌,全球集運市場第一季度的價格都比市場預期還好,不少船公司第一季營收都創下新高。美線長約在5月1日生效,今年談判順利,運價較去年平均漲幅達一倍,反映長約客戶對于市場看好,可能成為推升第二季度船公司營收、利潤增長的動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