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跟上轉型發展步伐

跟上轉型發展步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21:14:49

來源:學習軍團·中國軍号

夜幕降臨,三十裡營房機務站助理工程師杜錦濤,出神地望着明亮的機房。

畢業時,他被分配在此,後因工作需要調出。去年,在調整改革浪潮中,杜錦濤因轉崗再回老單位。

然而,以“新身份”走入機房時,他感受到一種“陌生”——一次緊急線路調度中,以往積累的業務能力顯得捉襟見肘。

某通信工程營營長劉廣所履新的營隊,由于剛剛組建,缺裝備,缺任務,缺人才。他被大家私下裡稱為“三缺營長”……

對于新疆軍區許多部隊官兵而言,他們正在經曆一場前所未有的轉型重塑。編制一新、結構一新、任務一新,找準乘勢而上的“支點”顯得尤為重要。

這是一場體系性的考題,新疆軍區各級官兵積極适應新編制新結構新任務,自上而下掀起頭腦風暴。

千裡尋故地,舊貌換新顔。随着新疆軍區部隊改革轉型步伐不斷加快,天山南北座座軍營煥發出勃勃生機。

記者調查

轉型:找準乘勢而上的“支點”

■解放軍報記者 李蕾 通訊員 郭建軍 鄧炜健 蒲傑鴻

跟上轉型發展步伐(找準乘勢而上的)1

★新疆軍區某團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開展新裝備實彈射擊演練。劉永 攝

1

身處轉型坐标系中,每個人都要重新找準自己的定位

随着部隊調整改革,新疆軍區某團轉型為合成團,編制表上出現了許多新崗位,電子對抗、無人機等新型作戰力量進入建制序列。

二級上士王穎鑫剛調整到電子對抗專業,頗不适應——操課訓練時,各專業人員分别帶開,王穎鑫環視一周,想想電子對抗專業就自己一根獨苗,一種迷茫油然而生。

面對這個陌生的專業領域,王穎鑫越來越體會到“孤軍奮戰”的難處:一個人學習理論,一個人實裝操作,一個人考核評估……

王穎鑫的困難,不止于此。沒有專業教材,他隻能從一本電子對抗專業基礎書籍上學習概念性知識;操作說明書上僅有裝備的相應操作步驟,實戰中怎麼用、什麼時候用、如何用好?王穎鑫一頭霧水。

無獨有偶。某旅一級上士雷康康調整到新設立的通信工程專業時,連可操作的裝備都沒配發。

同一個營院裡,傳統通信專業的戰友們,幾乎天天都要執行通信保障任務。看着忙碌的戰友,再看看自己的“閑置”狀态,雷康康心裡萌生退意:“這樣的兵當着沒什麼意思。”

有時,雷康康也會試着和新崗位戰友訴一訴苦衷,發現“大家其實都一樣”。一樣的從零開始,一樣的“無為”處境。

困惑的不隻是轉崗人員。某合成團三級軍士長張傑作為單位的修理骨幹,在新裝備面前頻頻遭遇尴尬——

新裝備第一次高原實彈射擊,爬坡、越障、沖擊、發射,動作一氣呵成。

“一車命中!二車命中!”三号車組卻遲遲沒有動靜。負責修理保障的張傑暗道不好。

果然,電台裡面傳來車長的報告聲:“三号車輸彈機出現故障。”考慮到新裝備首次高原射擊,指揮員當即命令退出射擊地線,随即通知保障組前出排除。

張傑帶着2名修理工奔向三号車組,檢查火控系統、測量電路電流……忙活了半天,終于找到了故障點所在。

“怎麼排除?”新裝備的性能大家沒有完全摸透,你看我、我看你,最終都盯住了張傑。

時間一秒一秒過去,張傑硬着頭皮又檢查了幾遍,還是無從下手。“故障未排除,申請廠家技術人員協助。”張傑紅着臉向指揮員報告。

“訓練場上丢了人還有挽回的餘地,上了戰場誰給你彌補的機會?”當晚,張傑在日記本上寫下8個字:不進則退,慢進亦退。

“一切都變新了,似乎隻有我是舊的……”一名老班長道出内心的困擾和焦慮。這份困擾和焦慮,随着轉型的風向,飄浮在不少官兵心中。

身處轉型坐标系中,每個人都要重新找準自己的定位。為了幫助官兵在轉型中順利起步、建立信心,新疆軍區機關主動作為,引導官兵展開轉型大讨論,多措并舉打造轉型人才培育工程。

“老兵變新手不可怕,怕就怕失了心勁。”讨論中,某部二級上士王鵬飛感觸頗深。他所在連隊中,有不少骨幹由炮兵、通信等專業轉崗到無人機專業,可謂從零開始。

是進是退?老兵們最終戰勝了内心的困擾。王鵬飛說,大家相信隻要找準方向、全力以赴,一定能在新的崗位上有所作為。

2

新觀念并不會和新裝備一起配發,必須跳出頭腦裡的慣性

新型戰車列裝不久,新疆軍區某合成團奔赴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腹地開展實兵演練。

激戰正酣,主攻部隊一路推進,戰車搭載的步兵卻選擇下車徒步展開進攻,使出了傳統步兵戰術。新裝備被當成了新的“代步工具”。

演練結束後,指揮員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新觀念并不會和新裝備一起配發,必須跳出頭腦裡的慣性,升級思維觀念。

面對力量結構、人員編成、裝備編配、要素編組的重塑與跨越,各級指揮員同樣面臨轉型陣痛。

“新裝備能等來,打仗人才卻等不來。”為了破除官兵心中的轉型之惑,新疆軍區一場“轉型怎麼看,個人怎麼幹”的大讨論在天山南北軍營展開,機關各業務處室分工深入基層給官兵分析形勢、加油鼓勁。

不懂就學、不會就練,某合成團合成二營營長闫承明充當起多種角色。

新裝備到了第一個練,直到能當教練員;兵種知識、專業理論、合成指揮的書一本一本地“啃”,直到能給連長、班長講解……

在營長帶動下,全營官兵鼓足了勁,一招一式、一步一動提升合成素養和聯合能力。

分塊組網細訓模塊能力,模塊編組聯訓指揮能力。合成抓建的模式漸成氣候,合成營的作戰威力逐步顯現。

“想把自己的本領從‘過去時’變為‘正當時’,必須勇于自我革命。”在軍區機關組織的裝備保障研訓班,十餘名修理專業高級軍士圍着二級上士王憲斌請教新裝備火控系統故障排除問題。

“上級選派的‘師傅’很多都比我們年輕,但新裝備修理能力非常過硬。”為了當好學生,老班長們紛紛放低身段,主動求學。

三級軍士長楊善武特意準備了一支錄音筆,隻要講解到新技術,他馬上錄下來,生怕漏掉了知識點。

除了向教員請教,楊善武還經常“串門”,和其他骨幹一起交流心得,有時争得面紅耳赤。

“都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轉型的難題大家一塊研究,好過自己‘閉門造車’。”楊善武笑着說。

轉型建設就如摸着石頭過河,肯幹敢幹才能有作為。

在某炮兵旅議訓會上,營連幹部就新型遠程火箭炮修理缺少配套教材的問題如何解決展開讨論,三級軍士長錢玄作為骨幹代表列席了會議。

“我們自己編!”就在争論不下的時候,錢玄站起來打破了僵局。

說幹就幹!錢玄牽頭成立攻關小組,旅裡全力支持,協調院校給予幫助。

編寫提綱、收集資料、編輯圖表,大家按照計劃分工快速運轉起來……那段時間,每天睡三四個小時,大家都熬出了黑眼圈。

從全車工作電路原理圖到全車接線圖,上百根線纜、上千根線芯信号,要一條一條“跑圖走線”測試驗證信号,一個地方出現失誤就要從頭再來。記不清重複了多少遍,參與攻關的三級軍士長李曉亮指着手中新鮮“出爐”的維修教程說,再苦再累也值了!

編寫過程中,大家還優化了精度檢測校準流程,将作業步驟由6步縮減為3步,操作員由6人減到2人,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

轉型是考驗更是機遇,趕上了強軍新時代,不能辜負身上的軍裝

“練練練,練為戰……”豪邁的歌聲回響在高原演兵場上空。

某特戰旅三級軍士長汪禮松檢查完隊員收裝的降落傘,又帶領大家複盤剛才的實跳訓練。

這是全旅首次高原傘降實跳。汪禮松作為教練員,不僅要擔負教學任務,他所在的小組還作為“第一跳”率先接受檢驗。

說起汪禮松,戰友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在陸軍傘降教學集訓中,汪禮松通過不懈努力拿到了首批大飛機傘降教練員高級證書。

“有了一個汪禮松還不夠,打仗還需要更多汪禮松不斷湧現。”旅參謀長崔建峰告訴記者,如今在這個旅,越是難度大危險系數高的課目,尖子骨幹越要發揮好“酵母”作用,幫助更多的尖子脫穎而出。

此次高原實訓,全部是老骨幹帶新隊員組成幫教對子,人人都簽了責任書、立了軍令狀。

“高原環境不同于平原地區,面臨很多挑戰,一點不敢馬虎。”汪禮松邊說邊掏出随身攜帶的小本子,把小組隊員的傘降數據都記錄下來,為接下來的多傘型實跳作準備。

為了提升訓練質量,汪禮松主動申請随同氣象引導班提前進場了解高原氣象特征,并組織隊員反複練習糾正空中動作,直到絲毫不差。結果他所帶的小組全部成功着陸到目标圈内,并采集到了近百組高原傘降實跳數據。

“轉型是考驗更是機遇,趕上了強軍新時代,不能辜負身上的軍裝。”汪禮松說。

在某防化團訓練場,來自其他兄弟單位的防化專業骨幹,正緊張地操作着手中的野戰化驗箱。

“3号作業完畢”“5号作業完畢”,場上報告聲陸續響起。

“時間都合格了,但是毒劑種類判定錯誤。”教練員陳琪宣布評定結果,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他。

“毒劑測量,不能隻看特征,必須同步考慮環境中可能存在的化學物質對化驗管的幹擾。”陳琪邊解釋邊拿起一支樣品。

大家恍然大悟,原來陳教頭又“使詐”了。在這名四級軍士長眼裡,檢測是防護的決策依據,一旦失誤将造成戰場上無法挽回的後果。

改革轉型的着力點,就是要向戰鬥力聚焦。陳琪抓訓練毫不客氣,也毫無保留。

在陳班長的精心“調教”下,參訓學員漸漸理解了教練的良苦用心,自我要求也愈加嚴格。

軍區兵員和文職人員處領導告訴記者:“部隊轉型以來,軍區湧現出了許多老骨幹升級為新标兵的成功典型,發揮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頭雁’效應日趨顯現。”

銳視點

感悟“歸零”與“蝶變”的辯證法

■張國文

進入新時代,人民軍隊改革重塑、加速轉型,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目标闊步前行。随着編制體制結構一新、武器裝備更新換代,部隊戰鬥力建設亟需官兵更新理念、升級本領。我們需要堅定轉型“蝶變”的自覺,鼓足鳳凰涅槃的勇氣,主動進入新戰位、迎接新挑戰。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轉型之路,是一段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必須迎難而上、非進不可的征程。絕不能守着“功勞簿”裹足不前,抱着“老經驗”故步自封,要以“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決心意志,保持“善于歸零”的進取心态,踩實行穩緻遠的腳步,抵達更遠的彼岸。

“歸零”是一種勇氣。雞蛋從外部打破是食材,從内部打破是成長。隻有走出舒适區域,直面全新挑戰,才能跨越改革重塑中的種種艱難險阻。隻有瞄準打赢未來戰争,敢于走進風浪、接受考驗,以不破不立的勇氣自我革新、摔打錘煉,才能克服轉型陣痛,實現換羽重生。

“歸零”是一種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無論是攻克新質戰鬥力生成的瓶頸堵點,還是應對随時可能出現的危局險局,都不允許我們患得患失、等待觀望。隻有以時不我待、隻争朝夕的擔當精神,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戰鬥姿态,踔厲奮發、笃行不怠,主動融入戰鬥力建設,才能釋放潛能動能,站穩主位戰位,努力成長為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

“歸零”是一種智慧。應對作戰模式體系化、指揮鍊路扁平化、主戰裝備智能化等時代考題,克服思維理念舊、專業能力弱等現實難題,就要善于打破慣性思維、突破經驗羁絆,在守正創新中經風雨、見世面,在開新圖強中壯筋骨、長才幹,交出不負新時代的合格答卷。

【學習軍團·中國軍号出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