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秋節到底為啥吃月餅

中秋節到底為啥吃月餅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9:26:18

中秋節到底為啥吃月餅(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1

文 | 河 西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到啦。小編在這裡祝大家花好月圓吃嘛嘛香。

說到吃,吃貨們最惦記的就是月餅了。說老實話,小時候看到月餅我是又愛又恨,月餅看上去很好吃的樣子,可是呢,隻可遠觀不可亵玩,一口咬下去,又甜又膩,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月餅極品:五仁月餅君!

中秋節到底為啥吃月餅(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2

真不愛吃,瓜子仁不多,冬瓜糖一咬一大塊,膩歪。就是廣式那層皮還挺誘人的,于是,最後,你猜怎麼着?月餅皮給我舔光了,就剩下裡面的餡,因此沒少給父母數落,說你這個小朋友怎麼這麼挑食,窮苦人家的孩子想吃都吃不到雲雲。一頓數落。

中秋節到底為啥吃月餅(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3

不聽不聽,父母的牢騷話小朋友怎麼聽得進去嘛。年紀大了以後,才越來越懂得父母的愛,對于月餅,也就沒那麼排斥,買冰皮月餅不買五仁,這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人為什麼要吃月餅呢?

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曆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你知道饅頭嗎?北方人叫包子。饅頭是諸葛亮伐孟獲時,祭河神的祭品。孟獲,蠻族也。蠻夷之地,用人頭祭祀河神,諸葛亮想,我泱泱大國文明之邦,豈能如此野蠻?就用面食做成人頭的樣子,糊弄河神,最初名曰:蠻頭。所以理論上,最初的饅頭有人頭那麼大。後來進入商業領域之後,這麼大隻既不雅觀也不好賣,慢慢就小了,到了台灣,發展成為一種風味小食:旺仔小饅頭;到了宋代,就成了武大郎賣的炊餅。在宋代,不帶餡叫炊餅,帶餡的是孫二娘賣的人肉饅頭。

中秋節到底為啥吃月餅(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4

▲武大郎賣的炊餅長這樣

月餅的起源和饅頭是一樣一樣的,最初是祭祀的祭品,逐漸成為一種小吃名點。北宋時,月餅在宮廷内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還不叫月餅,俗稱“小餅”和“月團”。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第一次提到月餅這個名字。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則第一次記載了八月十五賞月吃月餅:“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中國人,都是大吃貨。月餅落到中國人手上還有個好?所謂食不厭精脍不厭細嘛。月餅到了各種能工巧匠的手上,玩出各種花樣,廣式、蘇式、京式、潮式,滇式等等等等,各地都有各地的月餅,裡面的餡料也是五花八門。清袁枚《随園食單》就記述了月餅裡的多種餡料:“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

這大概就是早期的五仁月餅。現在生活好了,不需要這麼高糖高熱量,對于“三高”人群,這樣的月餅也不适宜多吃。所以就發展出了許多新的月餅品種,什麼冰皮、蓮蓉、鹹蛋黃、巧克力月餅,必有一款适合您。

大家絞盡腦汁,想把月餅做出新面貌,有時不免用力過猛。

2013年9月17日,一款帶有“嫦娥奔月”圖案,重達1200斤的巨型月餅亮相長春一家商場内,吸引大量市民參觀。這款巨型月餅是純手工制作而成的,直徑達3米,總厚度15厘米。月餅為果仁豆沙餡,餡料總重840斤,另外還使用了360斤的面粉、糖和油。

中秋節到底為啥吃月餅(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5

不知道味道怎樣,也不知道這月餅展出了多久給吃了沒?1200斤,一斤一隻,可以做1200隻,二兩一隻,可以做6000隻月餅。不吃可浪費啊。

還有名聞遐迩令人聞風喪膽的大學黑料理:西紅柿炒月餅!

2016年9月13日,杭州市蕭山區第二中等職業學校的食堂推出一道2元/份的中秋特餐“西紅柿炒月餅”。不到5分鐘,180份“西紅柿炒月餅”被學生搶購一空。

中秋節到底為啥吃月餅(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6

5分鐘就賣光?這是有多饑餓?看來杭州的學生比較能接受新鮮事物,像我看到這個圖就食欲全無。算了,我還是去吃我的鮮肉月餅吧,沈大成的鮮肉月餅,剛剛出爐,味道還不錯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