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東陽馬生序①(節選)
宋濂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緻書②以觀,每假借③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④。錄畢,走⑤送之,不敢稍逾約⑥。以是⑦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⑧,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⑨名人與遊,嘗趨⑩百裡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⑪。先達德隆望尊⑫,門人弟子填⑬其室,未嘗稍降辭色⑭。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⑮,俯身傾耳以請⑯;或遇其叱咄⑰,色愈恭,禮愈至⑱,不敢出一言以複⑲;俟⑳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箧曳屣㉑,行深山巨谷中。窮冬㉒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皲裂㉓而不知。至舍㉔,四支僵勁㉕不能動,媵人㉖持湯沃灌㉗,以衾擁覆,久而乃和㉘。寓逆旅,主人日再食㉙,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繡㉚,戴朱纓㉛寶飾之帽,腰㉜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㉝,烨然㉞若神人;餘則缊袍敝衣㉟處其間,略無慕豔㊱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㊲。蓋餘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㊳,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㊴,而承天子之寵光㊵,綴㊶公卿之後,日侍坐備顧問㊷,四海亦謬稱其氏名㊸,況才之過于餘者乎?
------------------
【文下注釋】①選自《宋學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潛溪,浦江(今浙江省義烏縣西北)人。明代文學家。 ②[緻]得到。 ③[假借]借。 ④[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指不放松抄錄書。 ⑤[走]跑。 ⑥[逾約]超過約定日期。 ⑦[以是]因此。 ⑧[既加冠]加冠之後,指已成年。古時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束發戴帽)儀式,表示已經成人。後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⑨[碩師]學問淵博的老師。 ⑩[趨]快步走。 ⑪[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拿着經書向同鄉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叩問,請教。 ⑫[德隆望尊]道德聲望高。 ⑬[填]擠滿。 ⑭[稍降辭色]把言辭和臉色略變得溫和一些。稍,略微。辭色,言辭和臉色。 ⑮[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詢問。 ⑯[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着耳朵來請教。表示專心而恭敬。 ⑰[叱咄]訓斥,呵責。 ⑱[至]周到。 ⑲[複]回答,答複。這裡是辯解的意思。 ⑳[俟]等待。
㉑[負箧曳屣]背着書箱,拖着鞋子。 ㉒[窮冬]深冬,隆冬。窮,極。 ㉓皲裂:皮膚因寒冷幹燥而開裂。 ㉔[舍]這裡指客舍。 ㉕[四支僵勁]四肢僵硬。支,同“肢”。 ㉖[媵人]侍婢。這裡指旅舍中的仆役。 ㉗[持湯沃灌]:拿了熱水來洗濯。湯,熱水。沃,澆。 ㉘[和]暖。 ㉙[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給兩頓飯。逆旅,旅店。食,供養,給……吃。 ㉚[被绮繡]穿着華麗的絲綢衣服。被,同“披”。绮,有花紋或圖案的絲織品。繡,繡花的衣服。 ㉛[纓]系帽的帶子。 ㉜腰:在腰間佩戴。 ㉝容臭:香袋。臭,香氣,這裡指香氣。 ㉞烨然:光彩鮮明的樣子。 ㉟缊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缊,亂麻。敝,破 ㊱[慕豔]羨慕。 ㊲[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内心有值得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口體之奉,指吃穿的供給。 ㊳[耄老]年老。八九十歲的人稱耄。 ㊴[預君子之列]意思是做了官。預,參與。君子,這裡指有官位的人。 ㊵[寵光]恩寵光耀。 ㊶[綴]跟随。 ㊷[日侍坐備顧問]每天在皇帝座位旁邊侍奉,準備接受詢問。 ㊸[謬稱其氏名]錯誤地稱說我的姓名。這是作者自謙之詞。
廣為語文《送東陽馬生序》複習1
廣為語文《送東陽馬生序》複習2
廣為語文《送東陽馬生序》複習3
廣為語文《送東陽馬生序》複習4
廣為語文《送東陽馬生序》複習5
廣為語文《送東陽馬生序》複習6
廣為語文《送東陽馬生序》複習7
(原創整理,轉載或出版私信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