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滿字說明了什麼意思

滿字說明了什麼意思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1 12:57:17

滿字說明了什麼意思(滿字含義演變及來源)1

漢字“滿”的含義,第7版《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如下——

作為形容詞:全部充實;達到容量極點。

作為動詞:使滿。

作為副詞:完全。

另外還有:滿足;驕傲;姓;民族等等含義。

滿字說明了什麼意思(滿字含義演變及來源)2

“滿”是形聲字。

《說文》曰:“滿,盈溢也。從水,㒼聲(man)。”

“盈”,就是“全部充實”或曰“達到容量極點”。“溢”,其實未必。

《左傳·哀公九年》:“如川之滿,不可遊也。”若說“如川之溢”,就不是可不可遊的事情了,而是發洪水了。

僞孔傳《古文尚書·大禹谟》:“不自滿假”。《傳》:“滿謂盈實。”《正義》:“滿以器喻,故為盈實。”

可知,“滿”的本義,是“水滿”即“水之盈實”。

滿字說明了什麼意思(滿字含義演變及來源)3

統而言之,凡“以器喻”而“盈實”者,皆可曰“滿”。

所以,《管子·霸言篇》雲:“地大而不為,命曰土滿;人衆而不理,命曰人滿;兵威而不止,命曰武滿。”

管子說,明君若想稱霸,就必須善于治理,土地雖多而不耕種,可以叫“土滿”;人多而不治理,就是“人滿”;兵有威而不正,叫做“兵滿”。

“人滿為患”一詞,可溯源至此。

不過,假設“滿”可為“患”,又的确有了“盈溢”之義,即所謂“滿招損,謙受益”了。

這是“滿”字的引申義。

滿字說明了什麼意思(滿字含義演變及來源)4

篆體“㒼”

前面說到,“滿”是形聲字,“從水,㒼聲”。

“㒼”,隻在“滿”字中起了“聲旁”作用嗎?

非也。

古人提出過“右文說”,就是說,很多漢字的字義,其實來自“右側”的“聲旁”。

“滿”字即是。

“㒼”,《說文》曰:“平也。從廿,五行之數,二十分為一辰。從㒳(liang),㒳,平也。”

“滿”字的“盈實”之義,其實就是來自“㒼”字的“平也”之義。

滿字說明了什麼意思(滿字含義演變及來源)5

許慎所說“㒼”字,“從廿,五行之數,二十分為一辰。”可以不去管他,其實他可能也沒搞明白。反正段玉裁在“注”《說文解字》的時候,也搞不懂老許在說什麼。

其實,瑞典漢文字學家高本漢的《漢文典》對“㒼”字的注解,倒不妨作為參考。

他說,漢代書證中,“㒼”是平均之義,“可能是天平的象形(?)。”他還說,西周金文中,“㒼”用作人名。

滿字說明了什麼意思(滿字含義演變及來源)6

還可以作為參考的,是“兩”字。

《說文》:“兩,二十四铢為兩。從一、㒳。㒳,平分也。”

段玉裁對此有比較詳細的注解。他說:“十二粟為一分。十二分為一铢。《律曆志》曰:衡權本起于黃鐘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兩之為‘兩’,二十四铢為‘兩’。按:‘兩’者,㒳黃鐘之重,故從㒳也。”

班固在《漢書·律曆志》中,有詳細解說,還說到了為何一斤為十六兩,限于篇幅,不詳贅述。

滿字說明了什麼意思(滿字含義演變及來源)7

總之,“六律”,是古人根據觀象授時總結出的一種“術數”規律,度量衡亦根據“六律”來确定。所以,用“黃鐘”之“律管”作為确定重量的“衡器”。

别忘了,古中國,是世界三大農耕文明發源地之一——古遠的觀象授時時間,源于農耕的需要;度量衡,亦與農耕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因此,觀象授時最初的曆法制定,是上古先民的“律管吹灰”,而“律管”又被用來“衡稱”每年的菽粟收獲——一“龠(yue)”,就是一根“黃鐘律管”,可以“滿”裝一千二百黍粒,兩根“滿”裝黍粒的“黃鐘律管”之重量,就叫“兩”。

滿字說明了什麼意思(滿字含義演變及來源)8

“㒳”,是兩根“律管”所裝的黍粒一樣多也一樣重,所以說“平也”。

“兩”,是兩根“律管”合二為一,故“從一”,就是“一兩”的重量。

而“㒳”和“兩”,“以器喻”,均為“平也”,也都有了“滿”的含義。此時,若有“天平”一類的“衡器”,便應該是“㒼”——“一頭”是“兩”,“另一頭”是“權”。

《孟子·梁惠王上》雲:“權,然後知輕重。”

滿字說明了什麼意思(滿字含義演變及來源)9

目前出土的,有楚“權”和秦“權”

能夠“權衡”的這個字,應該就是“㒼”。

進一步說,“滿”,盡管加了“氵”作為“義旁”,但還是承繼了“㒼”和“㒳”所具有的本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