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并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同年6月5日整體施行,因原有生态環境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規定無法适應現有的法律規章和生态環境隻發工作的實際需求,廣州出台《廣州市規範适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生态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規定》。
充分貫徹實施新《噪聲法》,在處罰裁量檔次上區分為較輕、一般和較重的不同梯度,充分考慮不同生态環境違法行為的特點及執法人員調查取證過程中的可操作性,充分體現 “以人為本”及“罰過相當”的理念。
部分标準細則截圖
細則涵蓋了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居住、科學研究、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機關團體辦公、社會福利等區域)、社會生活噪聲排放、工業噪聲等領域,基本上涵蓋了所有噪聲發生的重災區,為新《噪聲法》的施行提供了充分的執法可操作性。
其中,在文化教育領域中,細則更多考慮了文化教育區域不能受噪聲擾民的影響。實際上,文化教育領域對外産生的噪聲擾民也不少,比如幼兒園、中小學等。
在問政平台中,平均每個月都有不低于10條關于學校噪聲擾民的投訴,針對此類投訴,相關部門回複:“已聯系學校加強音量監測,盡量調低音量,減少對周圍居民的影響。”學校作為培育祖國的花朵的重要基地,市民的訴求僅僅是希望适當減少音量,盡量将噪聲影響減到最低。
根據《國家環保部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标準》和《聲環境質量标準》,校園邊界音量白天應不超過55分貝,晚上不超過45分貝。上述兩份标準也要求,室外廣播設備盡量不朝向居民區,有條件的學校在室内設置單獨的廣播設備。
據珠江晚報報道,廣州市政協委員沈繼光曾對校園噪音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研。他表示,“很多學校早上中午學生進校時,也使用擴音喇叭,特别是早晨的聲音更是驚醒附近所有的人。很多居民反映,若打了教育局投訴電話,高音喇叭擾民現象會好幾天,但是過幾天又開始出現。
在校園廣播使用我們缺乏使用标準,不管是校方還是居民都無法得知,究竟是怎麼樣的廣播聲量才是兩全之法。
在北京,有幾所學校利用“聲學黑科技”設備,率先解決學校噪聲擾民難題。名為“靜音操場”的解決方案,利用靜境定向音響設備,即使學校與居民距離僅僅隻有一米,定向音響也可以讓聲音隻在操場傳播,控制了聲音傳播的方向與距離,從根本上解決了學校廣播噪聲擾民的問題。
不僅是北京,武漢、深圳等地也開始效仿落地“靜音操場”項目,解決了學校與居民之間因噪聲産生的矛盾。
名詞解釋:
【靜境定向音響】
是一種實現精準聲音投送的新型廣播音響技術。該技術是利用超聲波的超指向性特點和聲激波的非線性壓縮降頻原理,通過國内自主研發的“靜境載波算法”精準控制超聲波的次級諧波逐級釋放,從而讓音頻信号受到超聲波通道的約束,最終在目标區域形成可被人耳聽見的廣播聲音。該技術能讓實現“指哪響哪,區域内有聲,區域外無響”的突破性聲場控制效果,有效的防止廣播聲音外溢形成噪聲污染,是國家先進技術目錄中的控音推廣技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